生態學是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資本主義第二次產業革命開始形成的。我國古代自然不可能有科學界定的生態學,也沒有一部生態學專著。但生態意識的某些因素在我國兩三千年前就產生了。在《周禮》、《國語》、《易經》、《中庸》、《孟子》、《荀子》、《管子》、《淮南子》、《呂氏春秋》以及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沈括的《夢溪筆談》等著作中,都有生態意識方面的記述。《國語·魯語·裡革斷罟匡君》就比較集中明確地反映了生態意識。尤其是裡革匡君的一番說辭,嚴肅地提出了“以時禁發”的保護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平衡的重大問題。
我國古代生態意識的基本思想是使“萬物 ...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報道,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已經開始對鳥類尋求配偶產生影響了,最終可能會對鳥類的生殖繁衍帶來威脅。
美國康奈爾大學生態學家迪·利昂教授和她的研究小組近日公布了一份研究報告。
這份報告主要研究了多氯聯苯等化學物質對鳥類可能會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多氯聯苯會影響鳥類的發聲系統。因為鳥類主要是靠聲音來吸引異性進行交配的,這個影響可能會進一步擴展到鳥類的生殖繁衍。
迪·利昂教授和她的研究小組主要以紐約哈得孫河畔通用電氣公司的一家發電廠為研究對像,這家發電廠從1907年起就開始使用由多氯聯苯材料制成的絕緣體,一直到上個世 ...
基本上每一種氣候變化對健康都可能有負面影響,氣候變化是全球問題,而其健康影響因地而異。
“由於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自1980年以來,哮喘病患者在美國增長2到3倍。”日前,在由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綜合中心、中科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綜合研究中心、中科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的中國生態大講堂上,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環境控制與衛生部統計與信息局局長趙光博士作上述表示。“過去十年間出現或重新出現的傳染病很多與氣候變化有關,諸如霍亂、瘧疾、西尼羅病毒等。一種很小的病毒,就可能拖垮一個國家的經濟1趙光說。與此相關的大背景是,氣候變化正 ...
正在加納首都阿克拉參加新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代表指出,尼日利亞和南非是非洲最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兩國的排放量約占非洲的90%,但與工業化國家相比依然微不足道。德國綠色環保組織“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駐尼日利亞負責人斯特凡·克拉梅爾說,石油公司每年在尼日利亞尼日爾河三角洲地區燃燒石油伴生氣約200億立方米,占全球13%,僅次於俄羅斯,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占非洲排放總量的45%,南非的溫室氣體主要來自工業生產,排放量與尼日利亞相當。克拉梅爾說,盡管尼日利亞和南非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看上去很大,但“與工業化國家相比絕對不是一個量級”。世界自然基金會 ...
對於有些人而言,植物園就是一個公園,一個休閑的場所;對於另外一些人,植物園則可能是科學研究的場所或者植物資源收集的場所。圖為廈門萬石植物園。
在植物園界有一個很激烈的爭論:植物園能夠在植物多樣性方面發揮多大作用?植物園究竟是植物保護的天堂還是別的什麼?有種聲音是,植物園單單在非常有限的空間裡保存了幾個或者一兩個個體,對於這個物種的保護終究意義不大。但也有部分專家認為,遷地保護對野生植物保護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還是不容置疑的。植物園的作用說起植物園,可能大多數人或多或少了解一點,但是對於植物園本身擁有的功能以及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究竟 ...
西班牙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日前在最新一期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雜志上報告說,氣候變化可能會增加某些魚類的雄性比例。研究人員確認,有些魚類的性別是由溫度決定,而不是遺傳因素。研究人員預測,氣候變暖將導致有些魚類的雄性比例增加到73%至98%,而理想比例為50%。研究人員預測,溫度哪怕是發生1攝氏度至2攝氏度的微小變化也可能會將一些魚類的雄雌比例從1:1改變成3:1。最嚴重的情況下,某些魚類可能只剩下2%的雌性,這將嚴重威脅到物種的延續。 ...
在四月的一個雨天,四個鼓手、三個吉他手、一個風笛手、兩個迪吉裡杜管演奏者和其他186人,在英國鄉下的賽倫塞斯特鎮聚集,討論將其附近地區變成一個對環境影響小的社區,圍著農嘗工藝品和草藥而建。
經過集體思考和幾輪演說之後,在場的人分成若干小組,討論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從無油運輸到讓本地政治家參與實現“過渡城鎮”運動的既定目標:減少他們的碳足跡,以此作為碳氫化合物儲備減少和全球變暖擔憂的回應。討論能源的小組氣氛低沉。一位前土木工程師預言,電燈泡將在十年內消失,並嘲笑市場力量和人類智慧可以拯救地球的想法,對這種“魔杖”理論置之一笑。
多年來 ...
現在,國際社會把全球變暖視為一個主要威脅,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是當務之急。印度駐聯合國大使的一個談話,表達了南方國家(即發展中國家,與之相對的是北方國家,即發達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的一個普遍觀點。該大使告訴發達國家,緩解氣候變化的主要責任“在於它們”,而將溫室氣體減排義務強加給發展中國家的行為“只會負面影響”其發展前景。如果南方國家現在開始大規模展開減緩行動,真的就會毀掉它們的發展前景嗎?還是會因為顯著減緩全球變暖對南方國家自身的影響而改善這個前景呢?
這些問題還有很多懸而未決,因此那個共識的經驗性驗證就顯得缺乏依據。是否所有的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