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年保玉則社區生態保護項目”正式起航

環境保護

導讀2011年10月25日,一場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宣言而發起的“共同的責任 生態的立方---青海年保玉則社區生態保護項目”起航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博雅國際酒店隆重舉行。作為項目合作者,統管普利司通在華輪胎事業的普利司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見證了這一溫馨時刻的到來。在位於四川與青海的接壤之處、青藏高原的邊緣支脈,有一個名為� ...


2011年10月25日,一場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宣言而發起的“共同的責任 生態的立方---青海年保玉則社區生態保護項目”起航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博雅國際酒店隆重舉行。作為項目合作者,統管普利司通在華輪胎事業的普利司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見證了這一溫馨時刻的到來。
在位於四川與青海的接壤之處、青藏高原的邊緣支脈,有一個名為年保玉則的區域。在這塊廣袤的高原濕地生態環境中,棲息著以藏鹀、雪豹和水獺等為代表的多種瀕危物種。政府一直對該地區的保護工作給予高度重視,但是由於其幅員廣闊,保護區的力量相對有限;因此以社區為基礎的保護行動,成為在這片生態極其重要而又美麗脆弱的地區開展低成本高效率保護的重要途徑。

此次普利司通(中國)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合作的首期三年的“青海年保玉則生態保護項目”,將各自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理念和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通過支持當地社區制定科學和系統的保護計劃和措施,支持他們對項目組織管理、宣傳和自我造血能力的逐步提升,最終實現在年保玉則生態區形成政府授權的、長效的、可持續的社區保護行動能力的目標。同時,該項目在啟動伊始就提出了“生態新立方”的概念,以綜合的方法來應對錯綜復雜的生物多樣性挑戰,在社會公眾中倡導完整的棲息地和生態系統的保護理念;政府、NGO、學術、企業跨界合作,共同支持以社區為基礎的行動的保護理念;實現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和經濟發展三者良性循環的保護理念。
發布會通過開場視頻,瞬間將人們的目光帶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果洛山腳下仙女湖畔。由於人類的社會行為對動物棲息地和生態環境的侵蝕、生存環境的惡化、食物來源的缺失,越來越多的物種瀕臨滅絕。人類如何與自然共生?我們的子孫是否還能夠擁有這神山聖水?……大自然已向人類社會畫出了無數問號!面對視頻中呈現的生態現狀,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執行主任孫姍對這些問題進一一剖析,並詳細介紹了本次與普利司通合作,與當地政府的保護工作互補互動,支持以年保玉則環境保護協會為代表的當地社區開展生態保護項目的實施計劃:一方面,將瀕臨滅絕的藏鹀、雪豹、水獺及其棲息地選為專項保護的對像,展開科學系統的“生物專項保護”行動。自7月份項目啟動至今,經過初期的調研,配備了高科技監測設備的3個物種監測小組已投入工作,而用於設立藏鹀保護小區、水獺濕地保護小區的小額贈款等項目業已啟動;另一方面,在全國高等院校挑選出一批有志於長期投身生態研究的青年科學家,建立“青年科學家實踐基地”,通過外部科學家與社區本土科學家、本地智慧的結合,開展每期長達1年的駐地調查以及針對性的課題研究,希望從物種保護、草場管理和氣候變化這三個方面對年保玉則的生態改善提出建設性意見。發布會上,首位赴當地的青年科學家通過視頻表達了對“共建多彩年保玉則”的美好願景。同時,支持當地居民關注環境與文化變遷,為他們提供攝影器材和專業培訓的“鄉村攝影培訓站”的首批學員已在報名組織中。相信不久的將來,一批以當地社區居民的獨特視角、發出他們自己對生態保護聲音的紀錄片將給世人帶來新的震撼。
發布會最後,普利司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大田康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執行主任孫姍女士共同啟動了“生態新立方”的項目圖標。圖標外圍采用深藍色的環形設計,寓意藍色的地球、全方位;而內部畫面呈現出青山綠水的氛圍,湖面倒影則是三角立方的設計,突出生態立方的概念。藍色的地球中鑲嵌綠色山水的設計,寄托了“實現多彩生態環境”的項目願景。雙方同時希望以此為契機,呼吁更多人投身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列中,為自然界及人類社會的持久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精選文章: 環境保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