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對地球上的風速是否變慢持懷疑態度。但是風能大國美國的首個相關研究表明,自1973年以來,該國的平均風速和最大風速都出現了顯著下降,在美國中西部和東部地區風速下降的趨勢尤為明顯。風速和有風天數減少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尤金·塔克爾是美國愛荷華州大學大氣學的教授,他說:“這將有很大的影響。”他介紹說,在美國中西部的某些地區,風速在10年當中減緩超過10%,而當地的平均風速為每小時10~12英裡(16~19公裡)。第一作者、印第安納大學的大氣學家莎拉·普雷爾表示,除了風速下降,中西部無風或者微風的天數也驟然上升。普雷爾6月10日告訴記者說:“五大湖周邊 ...
科技訊6月15日消息 據英國媒體報道,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院研究人員表示,台風能夠觸發在地面上無法覺察的慢地震。這些科學家在發表於《自然》雜志上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了這一研究成果。 在位於台灣的一個地震活躍區,台風引起的氣壓變化最終松開了斷層這匹“野馬”的韁繩。這種溫和釋放引發的地震其能量會在幾小時而不是幾秒鐘內消耗殆盡,因此不會潛在地產生破壞性影響。研究人員認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一地區發生大地震的次數相對較少。研究過程中,卡內基科學研究院的艾倫·林德(Alan Linde)博士及其同事對台灣東部兩個相互碰撞的構造板塊進行了監測。他們使用的監測工具是3個鑽 ...
6月8日,環衛人員在北師大實驗中學考點的入口處清掃路面積水。當日,北京考生在雨中迎來高考第二天。新華社記者 高學余攝6月8日,考生冒雨趕到北師大實驗中學考點。當日北京考生在雨中迎來高考第二天。新華社記者 高學余 攝6月8日,考生冒雨趕到北師大實驗中學考點。當日北京考生在雨中迎來高考第二天。新華社記者 高學余 攝 ...
5月4日,巴西聖保羅上空黑雲密布,一場暴風雨似乎即將襲來。 ...
美國全國大氣研究中心研究人員4月21日公布研究報告稱,受全球變暖影響,地球上部分人口稠密地區的江河近幾十年來出現流量下降的情況,如果長此以往,這些地區的食物和水源供應將受到嚴重影響。這項研究由美國全國大氣研究中心華人科學家戴愛國領導,相關研究論文將刊登在美國氣像學會5月15日出版的《氣候雜志》上。研究人員通過實地測量與計算機模型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地球上925條河流的流量變化,這些河流的流量約占地球河流總流量的73%。結果發現,1948年至2004年間,全球三分之一的主要河流流量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其中流量減少的河流數目是增多者的2.5倍。中國北部的黃河、印 ...
全球變暖與野火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答案或許讓人感覺沮喪。伴隨氣候變化,氣溫的不斷升高和雨季規律轉換將會使某些地方容易發生野火。不過,問題並不是太壞。令人欣慰的是,借助於衛星收集的熱紅外數據,來自加利福利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特克薩斯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已經識別出了現今全球野火活動的共同特征,而這一共同特征則可以用於預測未來全球野火發生的熱點地帶。“當我們觀察全球野火活動時,我們不禁在想是否可以找出共同點,進而控制這一自然活動。”德州工學院地球科學系的大氣專家、副教授凱薩琳·海霍(Katharine Hayhoe)這樣談起研究初衷,“事實上是我們已經 ...
全球變暖的警報再次拉響,最新科學考察表明:連接南極洲與其最大的威爾金斯冰架(Wilkins ice shelf)之間最後一條冰橋出現新的斷裂,成為全球暖化加劇的最新證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警告各國領導人,正在加速的南極冰架崩塌與全球氣候行動的遲緩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全球領導必須加快氣候拯救行動的步伐。“這次冰架的斷裂與國際間裹足不前的氣候會談形成明顯的對比,各國政府應該立刻停止把時間花在是誰對誰錯的鬥嘴游戲,立刻采取對地球負責任的實際行動。”正在德國波恩參加今年首輪氣候談判的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李雁表示。目前,聯合國波恩氣候會談已經進入第二個星期 ...
世界自然基金會研究發現,因為氣候變化,喜馬拉雅山的蝴蝶越飛越高,在過去15年,它們的棲息環境在海拔上提高了500米。據尼泊爾《喜馬拉雅時報》4月9日報道,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北部和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朗塘地區對阿波羅絹蝶和鼠兔進行了研究,這些動物對環境敏感,是全球變暖的預言者。結果發現,由於氣候變化,昆蟲和哺乳類動物在過去15年間都在向更高海拔移居。世界自然基金會調研小組成員、尼泊爾自然歷史博物館蝴蝶專家拜亞·卡納爾說,“通常情況下,阿波羅絹蝶是在海拔3000米的地區出現,但在過去15年間,它已向上移了500米,而鼠兔則向上移居了100米。”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