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可觸發隱秘慢地震

氣候

導讀科技訊6月15日消息 據英國媒體報道,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院研究人員表示,台風能夠觸發在地面上無法覺察的慢地震。這些科學家在發表於《自然》雜志上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了這一研究成果。 在位於台灣的一個地震活躍區,台風引起的氣壓變化最終松開了斷層這匹“野馬”的韁繩。這種溫和釋放引發的地震其能量會在幾小時而不是幾秒鐘內消耗殆盡,因此不會潛在地產生破壞 ...

科技訊
6月15日消息 據英國媒體報道,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院研究人員表示,台風能夠觸發在地面上無法覺察的慢地震。這些科學家在發表於《自然》雜志上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了這一研究成果。




在位於台灣的一個地震活躍區,台風引起的氣壓變化最終松開了斷層這匹“野馬”的韁繩。這種溫和釋放引發的地震其能量會在幾小時而不是幾秒鐘內消耗殆盡,因此不會潛在地產生破壞性影響。研究人員認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一地區發生大地震的次數相對較少。

研究過程中,卡內基科學研究院的艾倫·林德(Alan Linde)博士及其同事對台灣東部兩個相互碰撞的構造板塊進行了監測。他們使用的監測工具是3個鑽孔應變計——一種可鑽入地下深處的高敏度測量儀器。研究報告聯合執筆人、同樣工作於卡內基科學研究院的塞爾溫·薩克斯(Selwyn Sacks)表示:“應變計探測到無法覺察的岩石移動和變形。”

據悉,3個鑽孔應變計共探測到20次慢地震,持續時間較短的只有幾個小時,較長的可超過一天。在這些慢地震中,其中有11次與台風同時發生。研究人員表示地震與台風同時發生的可能性“極低”。林德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說:“發現具有相當決定性事物的機會非常罕見,尤其是新事物。”

林德等人的發現能夠為解釋這一地區發生大地震次數相對較少的原因提供線索。在這一地區,兩個相互撞擊的板塊迅速移動,由它們形成的山脈每年以近4毫米的速度“增高”。林德表示,這些山脈幾乎就像是一個個“正在生長的蘑菇”。“但令人感到吃驚的是,這一地區並沒有發生過超大地震,大地震發生次數也相對較少。相比之下,日本西南部的南開海槽板塊彙聚速度為每年4釐米左右,導致所在地區每100至150年就會發生一次8級地震。”

林德稱:“台灣南部地區出現的地震活動由同樣兩個板塊彙聚導致,這裡的指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彙聚速度是南開海槽的兩倍。當地斷層或多或少地受到恆應變及壓力增大影響。”根據他的描述,斷層從東海岸附近地區向西驟然下沉,因此位於陸地以下,受到恆應變影響的向陸面則向上運動。

當台風在陸地上穿過時,陸上氣壓降低。氣壓的微小變化最終觸發斷層活動,允許它發生移動。林德說:“但這種變化非常校由於台風扮演了一個觸發器角色,斷層一定處於接近破裂的不穩定狀態。”但在地面上,我們“完全察覺不到”這種方式頻繁引發的慢地震。林德認為,他們有理由得出這樣一種推測,慢地震的頻繁發生可能降低了級別更高、破壞性更大的地震發生頻率。但要證明這一點卻面臨極高難度,他說:“你如何證明一些不曾發生的事情呢?”(任秋凌)


精選文章: 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