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冰的夏季將會讓北極熊失去捕獵的天然場所,進而會導致北極熊物種的滅絕。
科技訊 11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著名海洋專家、劍橋大學教授彼得-維德漢姆近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時聲稱,到2015年夏北極海冰將完全融化,這將對北極熊等生物的天然棲息地造成毀滅性破壞。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彼得-維德漢姆近日表示,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快速地萎縮,最短只需要4年時間就可完全消失。盡管每年冬天海冰還將會重新出現,但是在夏季沒有海冰的日子裡,北極熊等動物將失去天然的捕獵場所,這將嚴重威脅它們的生存,最終可能導致物種的滅絕。
俄羅斯北部、加拿大以及格陵蘭島的冰量 ...
本報訊 (記者王春)復旦大學11月8日發布,最新出版的國際環境學科重要期刊《環境監測》在線發表該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陳建民教授領銜的課題組,以李想博士為第一作者所作的有關霧污染及污染物痕量檢測方面的最新成果。這篇題為《霧—雨事件中多環芳烴的污染特征》的文章同時被選為雜志當期的封面重點推薦論文之一。
濃霧造成的低能見度對交通運輸危害極大。與此同時,在城市高污染條件下發生的霧,污染物溶於霧水中,更加劇了污染程度,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也對當地生態系統和區域氣候變化產生重大影響。至今,有關霧化學及其有機污染貢獻方面,一直缺少定量化的研究方法。
...
中廣網上饒11月7日消息(記者江西台劉劍)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受前期降雨持續偏少和長江來水減少等因素影響,進入10月中旬以來,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多個站點的水位已降至10米以下,部分湖底大面積裸露,並出現裂痕。
湖水減少 當地群眾生產生活受影響
鄱陽湖水位下降,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湖面小了,而且小了不是一點點。截止6號下午4點,鄱陽湖都昌站水位9.1米,較前一日下降0.13米,較歷史同期平均水位偏低3米以上。我在鄱陽湖都昌印山水域采訪時看到,昔日水草豐美的景像已經不復存在,廣袤的洲灘已成了茫茫戈壁,裸露的湖底已經開裂,早些時候壘起的滅釘螺的土堆, ...
中新網11月4日電據共同社報道,美國能源部3日公布的初步統計顯示,20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9年增加了18.8億噸,1年的增加量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日本2010年排放量為11.39億噸,比2009年增長6.8%。
另據美聯社報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勢頭已經超出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所設想的本世紀末平均氣溫比20世紀末上升4度以上的最壞狀況,升溫幅度或將高於預期。
美國能源部下屬的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稱,20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35億噸,比上年增加5.9%。
該中心根據石油公司擁有的石油和燃氣消費等數據計算出排放量。 ...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們使用合成生物學方法,修改了大腸杆菌和一個釀酒酵母的菌株,制造出了沒藥烷的前體物沒藥烯。測試表明,對沒藥烯進行加氫反應生成的沒藥烷是一種“綠色”的生物燃料,有潛力替代D2柴油。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報告稱沒藥烷可替代D2柴油,也是首次報告稱可通過大腸杆菌和釀酒酵母生產出沒藥烷。”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能源部下屬的聯合生物能源研究所(JBEI)代謝工程(通過基因工程方法改變細胞的代謝途徑)項目主管李淳太(音譯)說。
與日俱增的燃料成本以及對燃燒化石燃料會加劇全球變暖趨勢的擔憂等 ...
2011年“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資助行動”交流會10月19日在西安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名歷屆獲資助代表參加了會議,並就自身環保實踐、項目概況、經驗教訓等踊躍發言,對我國環保現狀與未來提出了思考和建議。下午,獲資助代表參觀了第五屆獲資助項目《碧水藍天——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開發》項目現場,觀摩了將秸稈變廢為寶的全過程並親手制作了秸稈畫。
對我國環保現狀及未來的思考
“大型公司對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獲得第五屆特別資助項目——“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調查在行動”的組委會秘書長崔志如在發言中說,“經濟轉型已成為十二五規劃的主旋律,中國近30年來 ...
2011年10月25日,一場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宣言而發起的“共同的責任 生態的立方---青海年保玉則社區生態保護項目”起航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博雅國際酒店隆重舉行。作為項目合作者,統管普利司通在華輪胎事業的普利司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見證了這一溫馨時刻的到來。在位於四川與青海的接壤之處、青藏高原的邊緣支脈,有一個名為年保玉則的區域。在這塊廣袤的高原濕地生態環境中,棲息著以藏鹀、雪豹和水獺等為代表的多種瀕危物種。政府一直對該地區的保護工作給予高度重視,但是由於其幅員廣闊,保護區的力量相對有限;因此以社區為基礎的保護 ...
10月30日,全球130多個國家的代表以及NGO組織將齊聚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進行全球性汞問題文書的政府間第三輪談判。作為參與國,中國代表也將列席。環保部污染防治司相關人士指出,除了這次談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化學品處總共要召開5次會議,直到2013年初制定出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汞文書。汞文書作為國際公約,與涉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生物議定書公約》同為最高級別的國際法,甚至比應對氣候變化的《京都議定書》的級別還高。
針對這項汞國際公約,中國准備好了嗎?近日有專家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作為全球的汞生產和排放大國,中國汞污染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