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60年:曾擊傷俘獲敵艦400余艘

歷史

導讀六十年乘風破浪,人民海軍從長江岸邊的白馬廟出發,駛向我國蔚藍的海岸線,駛向深藍色的大海,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大幅提高。六十年風雨兼程,人民海軍從僅擁有雜舊艦船到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核潛艇,從半機械化、機械化到信息化,裝備科技水平日新月異。六十年崢嶸歲月,人民海軍已經歷1200余次作戰,以落後的裝備創造了無數經典戰例,綜合 ...


六十年乘風破浪,人民海軍從長江岸邊的白馬廟出發,駛向我國蔚藍的海岸線,駛向深藍色的大海,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大幅提高。六十年風雨兼程,人民海軍從僅擁有雜舊艦船到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核潛艇,從半機械化、機械化到信息化,裝備科技水平日新月異。六十年崢嶸歲月,人民海軍已經歷1200余次作戰,以落後的裝備創造了無數經典戰例,綜合作戰能力全面提升。誕生於1949年4月23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直到今天已駛過了60年的航程。60年來,從近海走向遠海,從蔚藍走向深藍,人民海軍夜以繼日地保衛著祖國的領海主權,維護著祖國的海洋權益。如今,人民海軍已經建設發展成為一支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航空兵部隊、岸防部隊和陸戰部隊五大兵種組成的戰略性、綜合性、國際性軍種,成為一支有效履行捍衛國家主權、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海上鋼鐵長城。人民海軍今非昔比從創建之初以雜舊艦船、商船為主,到如今有了現代化驅逐艦和具有戰略威懾力的核潛艇,中國海軍今非昔比。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鄉第三野戰軍東路渡江作戰指揮部駐地宣告成立,人民海軍從此誕生。不久之後,人民海軍相繼成立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和北海艦隊。人民海軍在戰火中誕生,在戰鬥中成長。自組建以來,人民海軍在與國內外敵人的1200余次作戰中,共擊沉、擊傷和俘獲敵艦艇400余艘,擊落、擊傷敵機500余架,創造了“小艇打大艦”“近戰、夜戰”和“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等多項經典戰例,而這一切都是在當時落後的裝備下實現的。據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介紹,人民海軍創造初期的武器裝備,主要是接收來自國民黨海軍的各種艦船。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中,人民海軍從國外引進購買了一大批戰鬥艦艇、作戰飛機以及岸炮裝備。在這批裝備中,包括第一支驅逐艦部隊的“鞍山”“撫順”等驅逐艦,第一支潛艇部隊的“新中國11號”等潛艇,第一支魚雷快艇部隊的多艘魚雷快艇。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人民海軍又花巨資從國外引進技術、材料,組裝了多艘當時世界上先進的護衛艦,進一步壯大了人民海軍力量。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