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鳥類的分布與受脅現狀

生態

導讀 鳥類是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喜愛、並與人類文明發展密切相關的一類動物。它們形態和行為多樣、身姿秀麗、風姿綽約、羽飾絢麗多彩、鳴聲婉轉動聽,不僅為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詩情畫意,而且亦成為文學、藝術、音樂、舞蹈創作靈感的重要源泉和主題。鳥類的行為比較容易確定,人類對其分布、自然史和系統分類等方面有著比較清楚的了解,這使得鳥類成為科學研 ...

鳥類是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喜愛、並與人類文明發展密切相關的一類動物。它們形態和行為多樣、身姿秀麗、風姿綽約、羽飾絢麗多彩、鳴聲婉轉動聽,不僅為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詩情畫意,而且亦成為文學、藝術、音樂、舞蹈創作靈感的重要源泉和主題。鳥類的行為比較容易確定,人類對其分布、自然史和系統分類等方面有著比較清楚的了解,這使得鳥類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動物類群之一。鳥類作為飛行性的動物,其全身的構造都是為了適應飛行而設計的,這又使得鳥類成為人類重要的仿生對像。人類依據鳥類的飛行原理,模仿鳥類的飛行,並設計出了許許多多的航空工具。

鳥類的形態千差萬別,但大部分鳥類的身體結構和適應飛翔生活相關。例如,呈紡錘形、流線形的體形能減少飛行時的空氣阻力;它們體內有發達的與肺氣管相通的氣囊,這不僅使鳥類在呼氣和吸氣時均有新鮮氣體經過肺,而且還起著減輕身體比重、減少飛行時肌肉及內髒間摩擦和調節體溫等方面的作用;它們的大部分骨骼是中空的,以減輕身體的重量;胸部肌肉特別發達,使兩翅能有力地扇動;腿足強健而富彈性,使鳥類的腳能在起飛時用力蹬地和降落時使巨大的衝力得到緩衝;扁平型的尾部猶如舵使鳥類在飛行中保持平衡。

鳥類高而恆定的體溫大大提高了它的新陳代謝水平和快速運動能力,進而減少了對環境的依賴性,不僅增加了它在夜間、寒冷地區生活能力,而且擴大了其生活和分布範圍。因此,鳥類遍布全球,是種類和數量最多的陸生脊椎動物,凡人跡所到之處,鳥類的蹤跡無處不在。

目前全世界已記錄到的鳥類有9900多種,其中90%以上種類的鳥生活於陸地和淡水。根據動植物集中、組成情況,並結合緯度、氣候、地形、地質等因素,動物地理學家們將地球表面的陸地分為6大動物地理區,即古北界、新北界、熱帶界、新熱帶界、東洋界和澳洲界。在每一地理區內都生活著類型和特點不同的鳥類。

中國的疆域遼闊、南北跨度大、地形復雜、氣候多樣,形成了我國獨特的自然景觀,如西部為連綿不斷的山地和高原,東部是一望無垠的平川,北部為荒漠、草原和寒溫帶針葉林,南部卻是熱帶雨林。其鳥類的地理分布以西起橫斷山脈北端,經過川北岷山與陝南的秦嶺,向東達淮河一線為分界線分為古北界的東北區、華北區、蒙新區、青藏區和東洋界的西南區、華中區和華南區等7個鳥類區和16個亞區。各區和亞區的氣候和景觀特征各異,鳥類提供了多種多樣的適宜棲息和繁衍場所,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鳥類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現有鳥類1331種,列世界第五位。

中國鳥類不僅種數眾多,而且組成成分復雜。既有溫帶類型鳥類,又有亞寒帶及亞熱帶、熱帶鳥類;既有海洋性鳥類,又有干旱、荒漠類型鳥類。青藏高原是我國特有的高寒景觀,那裡生活著許多高寒特色的鳥類。同時,中國的是鶴類、雉類和畫眉類亦非常引人關注。

然而,受人口膨脹,棲息地的破壞、喪失與片段化,環境污染,資源的過度利用,外來種入侵和氣候變化等脅迫因素的影響,致使大量鳥類處境危險,許多鳥類正面臨著滅絕的威脅。例如,自1600年以來有確切記載的鳥類滅絕種數已有113種,現在有科學家認為,最近500年中鳥類滅絕的速度應該是每年1種,並且本世紀鳥類滅絕的速度可能超過每年10種,到本世紀末,現存約1萬種鳥中可能會有12%以上滅絕。

根據《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統計,中國有99種受脅物種,由此可以看出,作為鳥類最為豐富國家之一的中國亦是鳥類多樣性受脅極為嚴重的國家。

鳥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最為敏感的指標物種。鳥類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分,使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的穩定,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維持系統。野生鳥類不僅是家禽的來源,而且可直接為人類提供大量的肉、蛋、羽絨和糞肥等。鳥類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是它們間接給人們帶來的益處。據估計鳥類約有一千億只,遍布的多種多樣的環境內,它們在消滅害蟲、害獸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由於人類活動的嚴重干擾,導致大量鳥類的滅絕,不僅會影響到資源的利用,而且還可能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受影響,最終會危及人類的生產與生活。因此,鳥類保護問題愈來愈受到從各國政府首腦到庶民百姓的普遍關注,並成為當前國際公眾輿論的熱點問題。


精選文章: 生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