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國家地理近日發布本周的精選圖集。入選的內容包括近期引發廣泛關注的“泛星”彗星,伊拉克不斷加劇的水庫干涸,以及芬蘭境內極光下的冰凍樹林等等。

伴隨一輪殘月西下,拍攝於3月12日傍晚的這張照片上可以看到泛星(PanSTARRS,左上角)首次出現在北半球的天空之中。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位於美國加州帕爾馬的威廉·赫歇爾望遠鏡台址。這顆彗星數月來一直在南半球的天空閃耀,用肉眼便可以看到,其亮度超過了近年來出現的所有其他彗星。

3月5日,兩顆彗星——泛星(PanSTARRS)和列蒙(Lemmon)共同閃耀南半球的天空。拍攝地點是智利阿塔卡瑪沙漠帕拉那天文台。照片中可以看到在地平線附近的泛星彗星(PanSTARR),這顆彗星的塵埃彗尾在陽光下反射陽光,顯得較為明亮。而在圖像中山坡的右側上方可以看到列蒙彗星更顯暗淡的離子彗尾。彗星的彗尾永遠背離太陽方向。
另外,當拍攝這張照片時,恰好一顆流星劃過這兩顆彗星所在位置之間,這是太空物質在大氣中燃燒產生的發光現像。

這張照片是2006年由美國陸地衛星-5號拍攝的,顯示伊拉克境內幼發拉底河上的奎迪斯拉水庫內儲水量正面臨匱乏的境地。
此後三年,當衛星再次對這一水庫進行成像時,這裡的水位已經進一步下降,這是過度開采地下水引起的後果。全部這兩張間隔3年的照片均於本周由美國宇航局公布。
研究顯示在2003年至2009年之間,伊拉克的兩大河流:幼發拉底河以及底格裡斯河流域盆地一共損失了超過1.17億英畝英尺(注:灌溉水量單位,相當於1英畝地1英尺深的水量,約合1233.5立方米),這一水量大約和死海的總水量相當。在這一減損量中僅有大約1/5是由於自然原因導致的,如積雪量的下降以及土壤的干燥度加劇,尤其是2007年中東地區大旱期間。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傑伊·法米萊提(Jay Famiglietti)表示:“這樣大的水量足以滿足這一地區每年數千萬乃至數億人的用水需求,這取決於這一地區的用水標准。”

歐洲南方天文台,天文學家尤裡·貝萊特斯基(Yuri Beletsky)抓拍到了一幕異常色彩斑斕的氣輝景像。氣輝是一種大氣發光現像,這是由於大氣中不同的原子和分子在受太陽紫外輻射激發之後引起的發光現像。和只出現於高緯度地區的極光現像不同,氣輝現像全球各地都可以見到,其一般出現於地平線之上10~15度。
盡管氣輝現像本身發出的色彩十分色彩斑斕,但是一般來說肉眼所看到的顏色主要是綠色和黃色,這是因為其所產生的其它色彩都處於人類肉眼的識別範圍之外。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月球上Lassell Massiff地區發現的一個不對稱隕石坑,科學家們相信這一地點含有大量火山碎屑岩物質堆積,這些物質將有助於揭開月球的火山歷史。

這裡是加拿大和格陵蘭島之間的拉布拉多海戴維斯海峽上空的雲街現像。所謂雲街現像是指雲帶幾乎按照與氣流方向平行排列分布的情況。當北極的冷空氣在戴維斯海峽開闊而相對溫暖的海面上運行時,上升的暖濕氣流以及兩者之間的溫差導致了這種雲街現像的出現。

這裡是芬蘭境內的裡斯圖納裡國家公園(Riisitunturi National Park),在絢麗的極光之下,冰凍的樹木矗立。這裡被積雪覆蓋的樹木景觀尤其有名,當藍色月光灑在雪原上,這裡幾乎有一種超自然的景致。在芬蘭最北端拉普蘭地區的冬季,積雪的深度可以達到60~90釐米。(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