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西北一隅,團泉村和黃坎村之間,山水倒影之間有著一片花間美景,遠離都市的燈紅酒綠,這休閑自在的月牙灣,就是如此一般的所在。其名字來源於在山巔處觀之如月牙,又以花聞名,人曰懷柔花海,確實是一座休閑佳境和風光田園。
也是聽聞朋友道來這一處風景,之前原是做婚紗攝影取景地的,也對外開放,便約幾個朋友一同攜來。出了京畿之地,一路向北,到達懷柔,過了黃坎村,路上南側小徑通幽之處,幾處峰回路轉後,便得見月牙灣遙遙如處子般靜安綠野。縱是天公不美,連著幾日都是深沉的灰著臉兒,卻也不誤不了這賞花欣喜,且不燥熱,也不擔心留戀花間會熱得不行。沿著門徑而入,視野裡盡是一片花海美景,姹紫嫣紅,生機盎然。人道是,紫陌尋春去,紅塵拂面來。初夏時節,步入這滿目琳琅,綠意徜徉之間恣意怒放的花海,怎不讓人心情為之歡暢,生出一身的輕松自在呢。回頭看一個平日子裡不苟言笑甚是老夫子狀的朋友,也是不約而同地相視莞爾,想來也是從心裡覺得不虛此行,妙處難與君說。

漫步在薰衣草花田
賞花最好不過於返璞歸真,這也是此間區別於植物園那類的園子最大的不同,驅車大老遠的來到這,並非這裡的花種更全,甚是說花開得更好,種的更專業,而是這兒遠離都市的紛擾。農家樂也好,自家莊園也罷,全然得益於這懷柔的好山水,於是青山之下與花間燦爛相得益彰,彰顯的便純粹是郊游出行的真正樂趣。且說月牙灣,它大體上分了三四個區域,紅粉斑斕的格桑花,東方神聖小清新的薰衣草,熱烈澄黃一片的葵花無不相映成趣,浩蕩連成花海汪洋,兀自讓人沉醉其間。

格桑花海 作者:默沫的行走
格桑花的花語是憐取眼前人,這一疊疊,一層層的格桑花自然組成了充滿意味的風景。我看見三三兩兩的新人在花間微笑相擁,人們用相機留下唯美的一瞬,饒是造物鐘情,也不能比上這許多花語的祝福之美。幾個孩童,又追逐嬉戲在葵花海裡,金黃的花承載著天真爛漫的笑臉,而我仿佛感覺接近了孩童眼眸中沒有污染的美麗,自在純美,無憂無慮。再遠的地方還有幾灣池水,碧柳之下尚有些垂釣者,竟也是自得其樂,不理會身後的花間美景和我等目光,其實有什麼呢,我們還有其他來這兒的游人,那些孩子,那幾對新人,還有垂釣者不都找到了這月牙灣賦予我們生活的樂趣和享受,莫不都是花間的生靈,山山水水中縱情一番。
游覽的時候恰好趕上莊園花主約來兩位吉他樂手在做宣傳,我不知這樣是有多麼的小清新,依稀記得陳綺貞一首《吉他手》,細細聽來木吉他聲,原也是漫漫的中國特色的民謠風格,一個樂手長得跟張震岳似的,聽其緩緩而歌,映了花景,又自是一處妙意。夕有趙崇祚編有《花間集》,好像極其自然的想了起來,我自己是極愛韋莊和孫光憲的詞的,近代以來,都是一片虛好豪放粗曠,卻遠了詞之本宗,那婉約間的真性情莫不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到想到接觸到的麼,喜憂都需要一番陳情,於是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最美的一段歌。

有愛的吉他手 作者:布衣足行
晉人有言,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就著花香,品著美食,這裡的菜肴都是地方特色,真真顯示出來鄉野的風味,就著風景下飯,聽著遠遠游蕩的民謠旋律,由著思緒神游,此情此景,身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放縱,一瞬間我身竟不知今夕何夕。
末了引用韋莊的一首詞來做結語,月牙灣前,以饗風月。
菩薩蠻
韋莊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