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陵考古再添三塊墓志佐證

考古

導讀 《龍驤將軍杜達墓志銘》 □首席記者 張志立 實習生 宋昆 文圖 龍年新春佳節,曹操高陵考古又現新證。近日,在曹操高陵所在地——安陽縣安豐鄉附近一帶的古墓群中,出土的兩塊北齊墓志和一塊唐朝墓志,其記載內容再次為曹操墓地的真實性提供了實物佐證。 北齊唐朝三塊墓志出土 在三塊有關曹操墓記載的墓志中,一塊是北齊《龍驤將軍杜達墓志銘》,其記載:杜 ...

《龍驤將軍杜達墓志銘》

□首席記者 張志立 實習生 宋昆 文圖

龍年新春佳節,曹操高陵考古又現新證。近日,在曹操高陵所在地——安陽縣安豐鄉附近一帶的古墓群中,出土的兩塊北齊墓志和一塊唐朝墓志,其記載內容再次為曹操墓地的真實性提供了實物佐證。

北齊唐朝三塊墓志出土

在三塊有關曹操墓記載的墓志中,一塊是北齊《龍驤將軍杜達墓志銘》,其記載:杜達“以大齊天保十年(公元559年)三月廿二日,春秋八十有六,薨於鄴城之西,鄉閭動惋,聞者懍懍。即其年四月三日,窆於豹寺西四五裡,其地葬塏,四望坦蕩,高陵崇栢。”

第二塊北齊河清元年(公元562年)十一月十八日《王敬妃墓志》記載:此人 “魏延昌四年卒,便以余歲月□遷居,宅兆窀穸,唯永與其夫具史君合葬鄴城西北,窆於漳水之陽。東眺銅爵,睹宮觀之佳蔑;西瞰高陵,見青松之簫瑟。”王敬妃於北魏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去世,到北齊時與其夫合葬在鄴城的西北。

第三塊是唐代天寶五年(公元746年)《鄴郡鄴縣故人柏君(道)墓志銘並序》(簡稱《柏道墓志》)載:“君諱道字元一,魏郡人也……粵以其載(天寶五年)歲次景戌四月癸未朔壬寅卅日(與其夫人孫氏)合葬於鄴縣西南五十裡平原禮也,左魏武陵,右天宮寺;前蒼忙城,後衡漳水”的記文。

國內最早在專著中提出曹操墓在安陽的專家之一、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甲骨學與殷商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安陽師院馬愛民教授說,曹操墓被稱為高陵,又稱魏武陵,魏武帝陵,魏太祖陵、西陵等。馬愛民研究發現,前兩塊北齊墓志中,有對曹操“高陵”的記載,這是繼後趙《魯潛墓志》發現後又一重要發現。而唐代墓志中“左魏武陵,右天宮寺”也指明了曹操墓地的位置。北齊人杜達,字伯進,志載其為龍驤將軍,他去世時間與曹操去世時間,兩人相隔為339年。北齊人王敬妃,志載其是一位將軍的夫人,她與其夫合葬的時間與曹操去世時間,相距342年。唐代魏郡(今安陽)人柏道,字元一,埋葬時間和曹操去世時間,相隔有426年。

“古人有個風俗,為標明墓主的位置,往往以墓葬附近的名人墓及名建築物為標志,寫入墓志銘中,來記載死者墓葬的位置。以上三塊墓志及《魯潛墓志》所標明曹操墓地的位置,便是如此。”馬愛民說。

曹操高陵考古再添佐證

“這是個重要發現。”省文物局曹操高陵考古隊隊長潘偉斌說,這些墓志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尤其是《柏道墓志》“左魏武陵,右天宮寺;前蒼忙城,後衡漳水。”的記載,更是說出了曹操墓地的具體位置。這說明在唐代以前,魏武帝陵在地面的記載很清楚。

潘偉斌說,關於天宮寺一說,他進行過專門調查,確實有該寺,目前地面上仍有一殘塔。“後衡漳水”即後面的漳河水。而《柏道墓志》“鄴縣西南五十裡”的說法,也證明現在的安陽西高穴曹操高陵在此範圍之內。

潘偉斌認為,這些墓志位置的記載均為曹操墓的確認提供了准確的信息。

“北齊和唐代墓志的發現進一步佐證了曹操高陵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的史實。”曹操高陵管委會主任賈振林說。


精選文章: 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