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沉船南海I號第二次試掘完成

考古

導讀考古專家表示保護古船成難題用封閉式硬探方法挖出來的宋代瓷器。4年過去了,沉箱已經生鐵鏽了,發掘工作還是進展緩慢。昨天,備受關注的“南海I號”南宋古沉船第二次試掘正式對外公布了最新發現。自2007年12月這條南宋古船打撈上岸進入“水晶宮”以後,已經過去了近4年時間,在相對封閉的室內保存,800年古船船體是否依然安然無恙?整船文物是否保護妥當?這些問� ...

考古專家表示保護古船成難題
用封閉式硬探方法挖出來的宋代瓷器。

4年過去了,沉箱已經生鐵鏽了,發掘工作還是進展緩慢。

昨天,備受關注的“南海I號”南宋古沉船第二次試掘正式對外公布了最新發現。自2007年12月這條南宋古船打撈上岸進入“水晶宮”以後,已經過去了近4年時間,在相對封閉的室內保存,800年古船船體是否依然安然無恙?整船文物是否保護妥當?這些問題雪片般飛向考古隊員。

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海I號”試掘領隊劉志遠介紹,此次“南海I號”試掘是繼2009年首次試掘後的第二次試掘,考古專家通過在古沉船甲板面上6個探方,基本確定了“南海I號”的船頭和船尾位置,“南海I號”被確定是一個尖頭船。“此次試掘為接下來的全面發掘積累了經驗。”而相關專家也透露,此次試掘也可能是“南海I號”全面發掘啟動前的一個前奏,正式的考古發掘方案將在此次試掘後形成,上報國家文物局論證、批准,古船的正式發掘如箭在弦。

整體打撈只是第一步,正式發掘才能解開這艘800年古船的謎底。現在,圍繞這條古船的疑問仍撲朔迷離。比如被打撈上岸後放入“水晶宮”裡的南宋木船是否已經朽蝕?打撈古船的巨大鐵制沉箱如何拆除?古船會不會散架?這些問題仍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案。

昨天的發布會結束後,南方日報記者獨家對話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蔔工,他向本報記者吐露了內心的憂慮。

1.木船會否變質?

古船有異味,說明裡頭有微生物

“沉箱裡頭有味道,說明裡頭肯定有微生物,但是超標多少?還要等待中山大學生科院的研究報告出來。這樣的環境下,對於木質船體的保存比較不利。”

南方日報:“南海I號”距離打撈上岸已經整整過去4年時間,很多人擔心古船在這個封閉的相對“死水”環境下,木船已發生變質,會不會這樣?

蔔工:這次試掘,我們已經感到形勢比較嚴峻。這還需要生化、理化的指標才能確認。因為現在有幾種情況比較棘手:

第一是水環境,按當初整體打撈的方案,我們希望在“水晶宮”裡模擬當時“南海I號”沉沒地點的環境,現在顯然難以達到。現在幾乎是死水不動,雖然也循環,但館裡的微生物含量,如PH值,生化、理化的指標到底超標多少?一直是個疑問,所以我們現在請中山大學生物研究所取了200多公斤水和淤泥樣本進行測定。

第二是古船外的鐵沉箱發生了嚴重鏽蝕,沉箱浸泡在水晶宮的相對死水的環境裡肯定是要鏽的,原來的鋼板16毫米厚,現在我們發現沉箱發生了比較嚴重的鏽蝕,有些部分甚至有3至4毫米的剝落。但這還不是准確數字。因為鋼鐵的沉箱放在海水裡要膨脹。這是寧波的專家告訴我們的,他們說沉箱底下鏽蝕得慢,上邊鏽蝕得比較快。而這種鏽蝕還存在污染。

“南海I號”已經上岸放了快4年了,我們希望在這次試掘結束後寫成報告,結合中山大學生科院的報告,推進全面考古發掘,它不能拖延得太久了,這對保護是相當不利的。

南方日報:現在只要我們接近沉箱,就會聞到一股味道,這樣的環境很令人擔心。

蔔工:沉箱裡頭有味道,說明裡頭有微生物,但是超標多少?還要等待中山大學生科院的研究報告出來。這樣的環境下,對於木質船體的保存比較不利。

保存在這個環境下當然是有問題的,因為古船存放的水環境改變了。雖然換水比以前勤了,但“水晶宮”當初設計也有點問題。出水口設計得太小,換完整個館裡的海水要15天,這樣的水環境對古船保護也有諸多不利。

2.為何拖了4年?

裝古船的鐵箱,如何拆掉真難弄

“當時,利用巨大沉箱把古船整體打撈上來,理念很好……但是接下來怎麼辦?這個鐵箱子如何拆掉?現在還沒有明確答案。”

南方日報:為什麼“南海I號”打撈上岸後,正式的考古發掘一直拖了4年?

蔔工:因為考古發掘的方案一直沒能編出來,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木質船體、鐵箱子(指沉箱)如何保護?現在這個鐵箱子真難弄,是一把雙刃劍。當時,利用這個巨大沉箱把古船整體打撈上來,理念很好,我們不是簡單撈文物,而是把它整體打撈出來,別人撈文物,我們撈船,我們的理念確實很好。但是接下來怎麼辦?這個鐵箱子如何拆掉?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南方日報:“南海I號”的正式發掘應該是什麼時候?

蔔工:我認為是越快越好。對於“南海I號”來說,4年其實也是彈指一揮間,它已經在海底沉睡了800年了。但它的現狀存在問題。

主持發掘的是省考古所,但這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歸陽江管,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進行發掘。希望“南海I號”的現狀能引起上級的足夠重視,經過專家們論證後,盡快督促進行正式的考古發掘。

3.如何發掘古船?

或要肢解編號,再拼成一個整體

“原本大家以為是古船整體打撈上來,古船本身就能完整保存下來,現在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南方日報:有專家提出,發掘“南海I號”可以發掘一層,切割一層沉箱,並同時進行古船木質船體加固,最終在保住文物外,還能保住整個古船。你認為這行得通嗎?

蔔工:恐怕我還很難回答。我只能談談自己個人的想法。其實切割沉箱也有問題。因為“水晶宮”裡沒有支撐,在室內切割,很容易弄得烏煙瘴氣。另外,我們論證過,如果對沉箱一圈一圈切割,需要300天時間,而沉箱長期暴露在外頭也是不行的,容易加速鏽蝕。切割的辦法已經形成報告,但行不行得通還是兩說。

南方日報:現在大家很關心,如果一下子拆掉沉箱,木船會不會散架?

蔔工:危險當然存在。沉箱怎麼能隨便打開?原來大家以為是古船整體打撈上來,古船本身就能完整保存下來。現在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既然這些方法都行不通,我們現在能不能用傳統水下考古的辦法呢?把船上的東西都挖出來,把瓷器撈出來,再把船體肢解了編號,拿出來拼接成一個整體,也許這樣一船的東西就好處理了。可是這個鐵箱(沉箱)還很難弄去,也許要把“水晶宮”南面的牆拆了,才能把這個巨大的鐵箱子搬出去。

現在看來,木質船體已經比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顏色深了一些,木頭越來越黑了,發生了變化。古船目前的情況也不能說得很嚴重,但已經不能不引起重視了。我們要在這次試掘完成後迅速形成一份正式考古發掘的報告,給省文化主管部門提出建議,然後反饋回來,盡快督促早日發掘古船。

精選文章: 考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