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盲文圖書館設典藏借閱區、盲人閱覽區等;畢淑敏、洪紹光十一後在此舉行講座
最大盲文圖書館虛位以待視障者
9月28日,中國盲文圖書館的盲人閱覽區內,兩名視障者正在閱讀。
觸摸博物館裡擺放著獅身人面像、長城等各國文明古跡的模型,讓盲人讀者觸摸。
為便於盲童閱讀,盲文圖書館在普通圖書上貼上了盲碼。
一名工作人員在用盲人專用鍵盤校對。
西城南緯路太平街路東,一棟米黃色的嶄新建築裡,最近總有一些視力障礙人士進進出出。這裡就是落成不久的、全國最大的盲文圖書館中國盲文圖書館。
6日下午,家住西直門的視障人士李爽和母親慕名前來,“搬到這裡比在盧溝橋方便多了。”李爽一進門就感慨道。
中國盲文圖書館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內設典藏借閱區、盲人閱覽區、文化研究區等。按照視障人士的年齡、視障程度等,閱覽區又分為盲文社科與文藝閱覽區、有聲讀物閱覽區等8個閱覽區。
老盲文圖書館設在盧溝橋,受場地小的限制,圖書館根本沒有供人現場閱讀和參與各類文化活動的場地,“借閱書籍要麼郵遞給盲人讀者,要麼由讀者到圖書館借走拿回家。”李爽回憶,由於盲文書字大,一本《天龍八部》做成盲文書共有17本,而一個盲文借書證一次最多只能借4本。為了看得過癮,她曾經辦了兩個借書證,“這樣一次就能多借幾本。”
盲文書比較重厚,這裡每張桌子下面專門設置了拖書盤,拖書盤大小正好與一本盲文書大小匹配。盲人閱讀時將手平放在上面摸讀文字,時間長也不會很累。每張桌子邊上還有一個小凹槽,用於放置盲杖。
這裡在增加閱覽區的基礎上,原有的借閱和郵寄服務仍保持不變。在老盲文圖書館辦的借閱證,在新館可以繼續使用。
亮點
閱覽區內電腦能“讀書”
與一般的圖書館不同,盲文圖書館的閱覽區內,每隔幾個書架就會設置上網區域,每台電腦上都配有陽光語音讀屏軟件。
盲人可以依靠這個軟件,讓電腦讀出屏幕上顯示的文字,進而進行各種電腦操作。盲人可以在電腦上檢索圖書、下載館內的電子資源。
為便於盲人使用,這裡的電腦在配有普通鍵盤之外,還配有盲人專用的盲文點顯器。點顯器能夠將計算機上的信息用盲文同步顯示,便於摸讀。通過與讀屏軟件配合使用,能將讀屏軟件讀出的文字通過盲文顯示到點顯器上,點顯器上的盲文按點會自動地凸起,盲人通過觸覺來感受文字。
李爽說:“過去我求人給我讀書,還要看家裡人心情好不好。有了電腦的讀書功能,我就能自己讀書了。”
據了解,依靠語音軟件,每分鐘可以閱讀130字至140字;熟練使用盲文的盲人在閱讀盲文書籍時,其閱讀速度與正常人用眼閱讀的速度相類似。
觸摸博物館裡的“觸摸世界”
第一次到盲文圖書館的李爽自然不能錯過“觸摸博物館”,這裡的展品都能摸。盲人進館都要戴上一個無障礙智能導航終端,每走到一個展品前,導覽器就會自動介紹該展品,視障人士可邊聽邊摸。
觸摸博物館裡有中國地形圖,有可以拆卸的火箭模型,李爽最喜歡的是其中的編鐘,她還用編鐘敲出了“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曲調。最令她激動的是第一次摸到了國徽的形狀,“過去只是想像,現在終於摸到5顆星在哪裡了。”
工作人員告訴李爽,盲文圖書館除了可以看書、參觀之外,還有不少培訓課程和文化講座,此前已邀請周國平等名家舉行講座,國慶之後還將邀請畢淑敏、洪紹光等作家和養生專家進行講座。
追訪
“吁周邊配套多考慮盲人”
李爽的母親艾米是一個健全人,她曾是老盲文圖書館的常客,“這裡的條件比過去改善太多了,工作人員都很熱情,只要孩子進了圖書館的門我就不擔心了。”
作為視障孩子的母親,艾米現在惟一不放心的就是孩子從家到圖書館的路途。雖說比過去跑盧溝橋近了很多,但她還是希望圖書館周邊的盲道設施、紅綠燈能更為盲人考慮。這樣,孩子即便沒有自己陪伴,也能經常來這活動了。
盲文圖書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圖書館也與有關部門合作,征集志願者到圖書館幫助視障人士。特別是組織一些集體文化講座活動時,力爭能有志願者到附近的車站接送視障人士。
另外,圖書館內部正在開發一套盲人無障礙智能導航服務系統,觸摸博物館中的導航終端就是基於這個系統工作的,視障人士只要佩戴這個裝置,通過樓道、電梯等方位時都有語音提示,力爭使視障人士在無人陪同的情況下,也能實現在盲文圖書館內暢通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