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得諾獎,詩歌的邊緣處境能否因此改觀?

文化

導讀 “祝賀特蘭斯特勒默獲得諾獎1“諾獎評委這次做了一個偉大正確的決定1 這屆諾貝爾文學獎前晚揭曉,瑞典年屆八旬的著名詩人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獲獎,國內眾多詩人在網上第一時間表達了興奮之情,並一致認為此次評獎實至名歸。 但是,這樣的喜悅卻掩飾不了現實的尷尬。近些年來,詩歌日益趨於邊緣化,很少受到大眾關注。此前諾貝爾文學獎也連續15年未頒給詩� ...

“祝賀特蘭斯特勒默獲得諾獎1“諾獎評委這次做了一個偉大正確的決定1 這屆諾貝爾文學獎前晚揭曉,瑞典年屆八旬的著名詩人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獲獎,國內眾多詩人在網上第一時間表達了興奮之情,並一致認為此次評獎實至名歸。

但是,這樣的喜悅卻掩飾不了現實的尷尬。近些年來,詩歌日益趨於邊緣化,很少受到大眾關注。此前諾貝爾文學獎也連續15年未頒給詩人,此次特蘭斯特勒默獲獎,能否改變一下詩歌寂寞的現狀?國內多位詩人、學者表示,諾獎頒給詩人,是對當下詩歌創作成就的肯定,但要想改變詩歌邊緣化的處境,恐怕不容樂觀。

詩人得諾獎其實不意外

近幾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候選人中,總能看到一批詩人的名字,如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韓國詩人高銀等,特蘭斯特勒默更是多年名列其中。在諾獎的歷史上,詩人也是領獎台上的常客,歷年來的諾獎獲得者中,有近半數都是詩人。然而,自從1996年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獲獎以來,諾獎已有15年沒有光顧詩人,總是小說家屢屢摘得桂冠。難怪此次特蘭斯特勒默獲獎,國內外詩人群體發出一片歡呼聲。

“其實他早就該獲獎了,可能因為他是瑞典人,需要避嫌吧。從十幾年前到現在,他在任何時間獲獎,都不感到意外。”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詩人胡續冬評價說,特蘭斯特勒默的作品數量雖然不多,但每首詩都很有力度,堪稱是當今時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詩歌評論家唐曉渡也認為,托馬斯獲獎有足夠的說服力,雖然他並不高產,沒有創作氣勢磅礡的史詩般作品,但他以簡馭繁的詩歌方法、精湛的詩藝,是當代詩人中做得最好的。

“其實,詩歌才是文學王冠上的明珠,詩人寫的是干貨,小說家往往會摻水。”唐曉渡感嘆,只是讀者更喜歡看小說,而詩歌沒辦法去迎合讀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檸則認為,諾獎近年來對小說家青睞有加,與當下長篇小說的創作狀況有關。“上世紀末以來,長篇小說怎麼寫成為全球性的難題,以往的創作模式走到了盡頭,人們開始從少數族群、邊緣群體中尋找思路,諾獎也因此更多關注了小說家。”

大眾對詩歌認知太滯後

特蘭斯特勒默此次獲獎,能夠讓詩歌重新得到大眾的關注嗎?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清華表示不容樂觀。“外國詩歌對中國詩歌的影響是有限的,不同的語言經過轉譯後,魅力就喪失了。人們很難從語言上感受其原汁原味了。”這一看法得到胡續冬的認同。“上世紀90年代獲得諾獎的詩人,也都沒能帶動詩歌關注度的提升,很多獲了諾獎的小說也不一定能引起太大的轟動。不要指望托馬斯獲獎能夠引起高潮。”

在專家們看來,十幾年前,人們的生活水平可能不如現在,可是還能跟上讀書節奏;但是現在,人們的閱讀惰性卻越來越大,詩歌閱讀在全世界都越發薄弱,國內尤其如此。胡續冬說:“在國外的地鐵和公車上,還能看到人們捧著詩集閱讀,但這在國內是很難想像的。現代詩歌的教育和普及太不給力了。”張檸也感慨,大眾為生計、為工作而奔波,即使有了業余時間也會用於娛樂,畢竟詩歌跟世俗的功利和權力都沒有關系。

相比古典詩歌的教育普及,現代詩歌在大眾眼裡比較陌生。詩人西川近些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文學,據他對學生們的觀察,現在不少人的詩歌閱讀經驗還停留在中學時代,有些成年人最近一次閱讀詩歌的經歷,不過是上學時讀的語文課文。他不禁感嘆,現在大眾對詩歌的認知非常滯後,不是滯後五年到十年,可能滯後三四十年。只停留在中學水平,顯然難以理解當代詩歌,也難以理解特蘭斯特勒默的作品。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

雖然諾獎詩人對詩歌現狀不會有太大改變,但未來也不必過於悲觀。“很多人認為詩歌當下處於相對弱勢和邊緣的地位,這要看你怎麼理解了。”唐曉渡解釋,如果從一種更廣闊的意義上來理解詩歌,很多其他文藝作品也體現了詩歌的精神和精髓,“比如米蘭·昆德拉,就是很有詩性的小說家;另外,廣告、流行歌曲、搖滾等,也或多或少具有詩歌的某些功能。”

唐曉渡相信,隨著進入後工業化時代,心靈扁平化,語言破碎化,人們內心深處,其實對詩歌產生了更為強烈的期待。“詩歌是能夠給人以撫慰、恢復人內心力量的東西,能夠讓人們找回自己、找回內心。”對於詩歌的發展,張檸也表示非常有信心。“在當代中國,小說已經完全跟市場攪到一塊兒去了,相形之下,詩歌還比較平靜,它不需要市場,市場也不需要它,詩人是因為自己想寫才去寫,這也使得詩歌遠離功利。”他覺得,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隨著物質生活漸漸單調,會有更多的人追求精神生活,去尋找自己的天生詩性。相關新聞

新晉諾獎得主

作品暫難加印

對於很多人來說,新晉諾獎得主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的名字可能還有些陌生;但在熱衷於詩歌藝術的少部分讀者眼中,他們早已熟知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的作品,有的人甚至能夠流利地背誦出他的一些代表作品。

特蘭斯特勒默的作品數量並不多,僅有不到200首詩,一本書便能全部收錄其中。此前,他的詩作曾有兩個版本的中文譯本在國內出版,其中青年詩人、翻譯家李笠的譯本最為人稱道。該版本於2001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僅印刷了3000冊,主要是在詩歌愛好者的圈子中流傳,此後也並未加櫻目前,這兩個譯本早已在市面上絕跡多年。

據南海出版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年前出版的特蘭斯特勒默作品,其版權協議早在2006年便已到期,只有重新購買版權後才能加印該書。這位負責人透露,出版社方面將會盡快著手研究此事。這也意味著,今天的讀者要想讀到特蘭斯特勒默的詩歌,還要再耐心等待一陣子才行。


精選文章: 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