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維吾爾族歷史看中國西部人種變化

歷史

導讀在中國西北部少數民族中,俄羅斯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是白種人。蒙古族、漢族、回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都是黃種人。維吾爾族、烏茲別克族、哈薩克族都是黃、白混合類的人種。維吾爾族是相對較大的一個民族。從它的產生、發展中,可以看出中國西部人種的變化與發展。“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是今天漢文對“UYGHUR”一詞的音譯。 遠在公元前的夏、商、周 ...

在中國西北部少數民族中,俄羅斯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是白種人。蒙古族、漢族、回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都是黃種人。維吾爾族、烏茲別克族、哈薩克族都是黃、白混合類的人種。維吾爾族是相對較大的一個民族。從它的產生、發展中,可以看出中國西部人種的變化與發展。“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是今天漢文對“UYGHUR”一詞的音譯。

遠在公元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在東從大興安嶺、西到阿勒泰山的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生活著眾多的以游牧為主的人群。他們那時大部分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階段。對此,漢文史籍當時統稱為“狄”或“北狄”有時也統稱為“胡”。到公元前後的秦、漢時期,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除部分為興起的匈奴統治外,大部分仍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勒泰山東西,到貝加爾湖周圍的廣大地區,這一時期的漢文史籍多稱他們為“丁零”。

在其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文史籍又多把他們稱為“鐵勒”、“敕勒”等。其實,“丁零”也好,“鐵勒”、“敕勒”也好,都是“狄”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音譯而已。還因為這些氏族部落的人多乘一種高大的兩輪車,因此一些漢文史籍又形像地稱他們為“高車”。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中,許多就是後來形成回紇、回鶻、畏兀兒乃至維吾爾族的重要最初來源。

維吾爾族的族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生息於貝加爾湖以南、巴爾喀什湖與額爾齊斯河之間廣闊地區的丁零。也即“狄歷”“敕勒”。高車為“古赤狄之余種也,初號為狄歷,北方以為敕勒,諸夏以為高車、丁零”。公元4世紀時的《魏書·高車傳》中出現的“袁紇”,這是“Uyνur”(維吾爾)這個族稱的首次漢譯。

此書稱高車有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其中的袁紇氏即維吾爾。據此可知,維吾爾最初是屬於高車這個部落聯合體中的一個氏族。後來它逐漸發展和強大,融合了與它相近的其他部落,形成了獨立的民族。據《魏書》(卷103)記載,大量的鐵勒和高車人公元5世紀以後已經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北和以南地區。

後來,不同歷史時期的漢文文獻對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公元605—616年(隋大業中)間,西突厥的處羅可汗對鐵勒諸部實行殘暴統治。公元605年處羅可汗襲掠鐵勒諸部,將各部首領好幾百人殺掉。鐵勒中的韋紇團結僕固、同羅、拔野古等部落,反抗處羅可汗的殘暴統治,自立為俟斤,稱回紇。這裡的“韋紇”就是高車時期的袁紇氏。這一史實表明,韋紇、僕固、同羅、拔野古等一部分鐵勒部屬聯合起來脫離了西突厥的統治,將自己的聯合體名稱定為“回紇”。

在蒙古國境內發現的回紇可汗磨延啜(公元747—759年)的記功碑建於公元759年前後,碑文用突厥如尼文鐫刻,碑文記載著維吾爾族先民對本民族的稱謂“〓〓”(讀Uyνur,漢譯“維吾爾”)。在另一塊關於同一個回紇可汗的碑文(即發現於蒙古國的“鐵爾渾碑”)以及蘇吉碑中,也都可以看到同樣的記載。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則寫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寫作“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回部”或“纏回”。除了這些以外,其它的譯寫還有很多。有人認為《史記》、《漢書》中出現的“烏揭”、“呼揭”、“呼得”、“伊吾盧”等也是“維吾爾”的音譯。?
?
維吾爾族族名的由來及其含義,中外史書有多種記載和詮釋:其一,認為“維吾爾”具有“聯合”、“結合”“同盟”之義。其二,認為“維吾爾”具有“依附”、“粘結”或“凝結”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維吾爾”又是與塔裡木河同名的民族名。

關於維吾爾族的形成過程,遠在13—14世紀時即在維吾爾族中流傳著許多傳說。傳說之一是他們把自己的族源與神話人物烏古斯可汗聯系在一起。此傳說還流傳於突厥語系其他民族和古代蒙古部落中。這一傳說以維吾爾族英雄史詩《烏古斯可汗傳》這種文學形式流傳下來。史詩稱烏古斯原來是一位極其勇敢、強壯的人物。成人後與神女結婚,生下了坤汗(太陽汗)、愛汗(月亮汗)、余勒都思汗(星星汗)、闊克汗(大汗)、塔格汗(山汗)、鼎格思汗(海洋汗)等六個兒子。後來,烏古斯可汗征服許多部落,成為各部落的首領。研究者證明,“維吾爾”和“烏古斯”是兩個密切相聯的概念。?

維吾爾族有悠久的歷史,公元8世紀游牧於漠北草原的回紇人曾建立過強大的回紇汗國(744-840年)。汗國瓦解後,人民分三支西遷。西遷後一部分回鶻人曾以吐魯番為中心,聯合當地操焉耆龜茲語的民族,建立了高昌王國。以後又融進了古代中亞一些民族及吐蕃、契丹、室韋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維吾爾族。

9~12世紀,維吾爾族社會經濟和文化迅速發展,游牧經濟逐步轉為農業經濟。天山南北的綠州上人口稠密、商業發達。12世紀末,伊斯蘭教逐漸取代了維吾爾族代信奉的薩滿教、摩尼教及在天山南北流行的景教、祅教、佛教等宗教。伊斯蘭教化推動了維吾爾族社會的統一和文化的發展。從12世紀起維吾爾人活動的主要地區為契丹人建立的西遼政權控制。

13世紀,蒙古興起,取代了西遼的統治,維吾爾族人民又歸蒙古察合台及其後裔建立的察合台汗國統轄。15世紀在塔裡木南緣逐漸形成了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地方政權,史稱"葉爾羌汗國"。17世紀下半葉,蒙古衛拉特准噶爾部控制了汗國實權。18世紀中,清朝為統一全國,派大軍平定了准噶爾貴族的叛亂。

1762年清朝設伊犁將軍統轄天山南北,又在該地區實行郡縣制、扎薩克制和伯克制,興辦屯墾、發展商貿、降低稅率等一系列措施,維吾爾族社會因而有了較大發展。1884年維吾爾人民居住的天山南北廣大地區正式成為清朝的行剩維吾爾族人民與祖國大家庭的關系進一步密切。

其實維吾爾族的形成和發展同人類社會許多民族一樣,曾經經歷了復雜而漫長的歷程。維吾爾族的先民丁零、鐵勒、高車和回紇人(後稱回鶻人)曾先後融合了漠北草原的和中亞的屬於不同語系和人種的古代部族,在融合的過程中吸取了活動在新疆的古代東伊朗語諸部(即通常所說的塞人)、吐火羅人、粟特人和其他突厥部族的文化,最後形成現代維吾爾族。

國內外人類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維吾爾族在人種特點上,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葉爾羌河流域的巴楚、和田,以及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地帶的維吾爾族中歐洲人種的帕米爾—費爾干類型(也叫中亞兩河類型)表現明顯。

二、在多朗人和柯坪、阿克蘇、伽師等地的維吾爾族中南西伯利亞人種占優勢。在新疆東部的哈密、吐魯番和庫爾勒地區也可以見到南西伯利亞人種因素的混血。

三、還有一部分為歐洲人種的中—長顱型地中海人種集團中的印度—阿富汗人種類型。

相關學者們對新疆洛浦縣桑普拉墓地距今約兩千年的一號叢葬墓兩具頭骨進行了頭骨復原面貌工作,塑成的復原像容貌具有顏面長、面部強烈突出、狹長而高聳的鼻子、深目等一般地中海人種常有的形態特征。

這些和現今生活在塔裡木盆地南緣的維吾爾族人的特征相比較,對理解塔裡木盆地古代居民和現代維吾爾族在人種方面的密切關系可得到某種啟示,反映了古代白色人種東擴對黃色人種的影響。


精選文章: 歷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