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長城

地理雜談

導讀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將修建於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的防御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御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繼續加以修築,使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它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中文名稱: 長城 英文名稱: The Great Wall 編號: 200-001 長城於1987年根� ...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將修建於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的防御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御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繼續加以修築,使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它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中文名稱: 長城
英文名稱: The Great Wall
編號: 200-001

長城於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

修建長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的周代。當時周宣王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襲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七八世紀,許多諸侯國都修建了自己的長城,以防鄰國的人侵。最早建築的是公元 7世紀的楚長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長城以自衛。據文獻記載和遺跡顯示:楚長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漢水,越鄧縣、內鄉岳山至沁陽,總長近500千米;齊長城起於今山東平陰,經泰安、萊蕪、章丘、淄川、臨胸、安丘、諸城,至膠南入海,總長達500千米;魏長城起自華山,沿黃河北行,長300千米;燕長城有兩道,南長城長約250千米;北長城長約650千米。這時的長城長度都較短,從幾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史稱“先秦長城”。

公元前22l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為了鞏固統一帝國的安全和生產的安全,防御北方強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隸主的侵擾,便大修長城,在把秦、燕、趙等國北部的長城連接起來的基礎上,還加以增築、擴建,築成西起臨洮東達遼東的秦長城。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秦長城只有遺跡殘存。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其中以漢、金、明三個朝代的長城規模最大。

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全長近一萬公裡,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黑龍江北岸,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數盛自治區之間的漢長城烽火台遺跡仍處處可見。此後,北魏、隋朝都有修築長城的記載。公元5~7世紀,北魏、北齊、北周相繼修築的長城各有650、l000和l500千米。公元l2世紀,金代也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至外貝加爾地區修築長4000多千米。到了明代,為了防御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歷,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工程延續200多年。明朝初期修建的長城東起鴨綠江,西達祁連山麓,全長7300多千米;中葉以後經過修繕的自山海關至嘉峪關一線的長城比較完好,便被人誤為是歷史上長城的起點、終點。清朝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現存長城主要為明長城。

長城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御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御工程體系。這一防御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以明長城為例,在萬裡長城防線上分設了遼東、薊、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軍事管轄區來分段防守和修繕,稱作“九邊重鎮”,每鎮設總兵官作為這一段長城的軍事長官,受兵部的指揮,負責所轄軍區內的防務或奉命支援相鄰軍區的防務。明代長城沿線約有100萬人的兵力防守。總兵官平時駐守在鎮城內,其余各級官員分駐於衛所、營城、關城和城牆上的敵樓和墩堡之內。

修築長城的工程量非常巨大,僅以明代修築的長城估算,需用磚石5000萬立方米,土方一億五干萬立方米。如用來鋪築寬l0米、厚35釐米的道路,可以繞地球兩周有余。歷代為修築長城動用的勞動力數量也十分可觀。據歷史文獻記載:秦代修長城除動用三十至五十萬軍隊外,還征用民夫四五十萬人,多時達到一百五十萬人。北齊為修長城一次征發民夫一百八十萬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發民夫數萬、數十萬乃至百萬人修長城的記載。

中國古人在2000多年的修築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首先是在布局上,充分考慮環境的地形地貌特征,遵循“因地形,用險制塞”的原則。長城在重要的道口、險峻山口、山海交接處設置關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長城下設水關,使河水通過。出於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遠處建有突出的牆台,便於左右射擊靠近牆體之敵;相隔一定距離又有敵樓,用來存放武器、糧草和供守卒居住,戰時又可用作掩體。在長城沿線還建有獨立的烽燧、烽台,用於在有敵來犯時,舉火燃煙,傳遞信息。

其次,在建築材料和結構上遵循“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造了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合等結構。在西北黃土高原地區,長城大多用夯土夯築或土坯壘砌,其堅固程度不亞於磚石。如甘肅的嘉峪關長城牆體,修築時專門從關西十多公裡的黑山挖運黃土,夯築時使夯口相互咬實,這種牆體土質結合密實,牆體不易變形裂縫。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築的結構,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還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城的遺跡。明代修築長城以用磚、石砌築和用磚石混合砌築為主。牆身表面用條石或磚塊砌築,用白灰漿填縫,平整嚴實,草根、樹根很難在縫中生長,牆頂有排水溝,排除雨水保護牆身。

遺產價值

中國萬裡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御工程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可謂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

長城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首先是在布局上,充分考慮了環境的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形,用險制塞”;在建築材料和結構上 “就地取材、因材施用”,創造了多種結構方法。

長城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自從長城開始修建以來,在長城內外,就演出了許多壯麗的歷史活劇。許多驚心動魄的偉大戰役就在這裡發生,許多改朝換代事都與固守長城的得失有關。隨著長城內外著名戰例的發生,也湧現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許多軍事家和政治家,大大豐富了長械這座亙古建築的文化內涵。戰國時代李牧在趙國主持修建長城並利用長城抗擊匈奴侵犯,立下豐功偉績,開創歷代壁壘防御戰的光輝戰例,為紀念他的功績,後人在雁門關修築斧牧洞以為紀念,至今祠堂遺址猶存。

(圖片來源:《華夏地理》2007年1月號)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