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故宮

地理雜談

導讀紫禁城最大的門太和門和內金水橋,正中的白石路面是專供皇帝用的御道,這是貫通宮城的中軸線,也是當時中國的中央子午線。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龜為長壽的像征,太和殿前陳設銅龜寓意延年益壽。每逢大典,龜中升 ...

紫禁城最大的門太和門和內金水橋,正中的白石路面是專供皇帝用的御道,這是貫通宮城的中軸線,也是當時中國的中央子午線。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龜為長壽的像征,太和殿前陳設銅龜寓意延年益壽。每逢大典,龜中升起裊裊青煙,繚繞宮殿,一派神秘氣氛。

中文名稱:明清故宮
英文名稱: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編號: 200-003

故宮於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體現。

明清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其時稱紫禁城,是中國統治階級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先後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

坤寧宮在清代是皇帝新婚的洞房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從此改變了紫禁城的命運。1924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了“清室善後委員會”。1925年在原皇宮的基礎上成立“故宮博物院”。明清兩代的皇宮,變成了一座擁有壯麗古代建築群和百萬珍藏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從誕生之日起,就為社會各界所矚目。1961年,故宮博物院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城牆環繞,周長3428米,城牆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寬6.66米,上部外側築雉牒,內側砌宇牆。城牆四角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角樓。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宮城辟有四門,南面有午門,為故宮正門,北有神武門(玄武門),東面東華門,西為西華門。現存建築980余座,有屋8700余間,建築面積15萬平米。

午門位於天安門北、端門後,它坐落於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

明清故宮建於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為中軸線,座北朝南,充分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思想,故宮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圍,顯示了森嚴的等級制度。歷史上,故宮因火災和其它原因曾多次重建,但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主要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 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及兩側分列的東西六宮,是封建皇帝進行日常活動和後妃皇子居住游玩及奉神的地方。外朝建築高大森嚴,顯示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內廷建築則庭院錯落,自成體系,富於情趣。前朝後寢,分工明確,不得隨便逾越,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等級分明、內外有別的倫理觀念。

朝寢交接處的乾清門前廣場是體現紫禁城建築禮制規範較為集中的場所。廣場南面的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的最後一座,規格等級僅次於太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歇山頂,翼角置走獸9個,內外檐均施金龍和璽彩畫,菱花槅扇,坐落在高大的漢白玉“三台”之上。北面乾清門位居後宮最南端,是帝王正寢乾清宮的正門,面闊5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頂,漢白玉須彌座。其東西兩側的隨牆琉璃門——內左、內右門,分別通向東、西一長街,是去往東西六宮的重要通道。門外設軍機處、九卿朝房,正合《周禮》所謂“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之制。九卿朝房為連檐通脊灰瓦頂,不施鬥拱,門窗裝修素樸,台明高僅尺余,進一步烘托出中軸線上主體建築的宏偉壯麗。

故宮博物院還珍藏著近百萬件以明清宮廷文物及宮中舊藏為主體的歷代傳世珍品。這些傳世珍品,大部分是各地進奉宮廷,或由明清宮廷作坊生產制造的。其中包括繪畫、書法、碑帖、陶瓷、玉器、各類工藝品、青銅、雕塑、銘刻、金銀器、珍寶、佩飾、織繡、以及鐘表、古代科學儀器、鹵簿儀仗、家具。抗戰期間,為確保文物安全,曾將精選的五批故宮文物轉移南方,抗戰勝利後,部分運回故宮,部分運抵台灣。解放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故宮博物院為擴大收藏又征集收購了許多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華文物珍品。像世界知名的《清明上河圖》《五牛圖》。

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占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

皇極門前九龍壁是現存清代的三座九龍壁之一

真實性和完整性

故宮自成立博物院以來,一直受到有效的保護,並未遭受大的破壞。故宮建築主要是木結構,必然需要不斷的整修。故宮維修遵循了“原材原貌”的宗旨,原來用什麼樣的、什麼產地的材料,維修也必須使用同樣的材料。比如鋪地的地磚一定要和原來的外觀一樣,質地也一樣。所以,故宮建築群完全符合真實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故宮收藏的數量巨大的文物,在工作人員的精心保護下,也沒有出現大的丟失情況。

內廷的中心乾清宮曾是皇帝引見官員接見外國使臣的地方

遺產價值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故宮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500余年前我國在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故宮博物院還收藏了大量古代藝術珍品,為國內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明清時期,故宮一直作為中國的最高權力中心,是歷代帝王的主要活動場所,具有極其深厚的歷史積澱,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