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流域示意圖
我們熟悉的嘉陵江,終點在朝天門,但源頭究竟在哪裡,最近出現了3種說法,分別位於甘肅、四川和陝西。
西南大學地理學院羅鑒銀老師認為,源頭之爭後邊隱藏著一定的經濟利益———嘉陵江源頭可以形成一處景點,帶動當地旅游資源。
陝西秦嶺
嘉陵江全長1120公裡
目前歷史和地理教科書中,都說嘉陵江起源於陝西秦嶺的黃牛鋪,是一股涓涓細流,經過陝西省鳳縣的東源,和甘肅天水的西漢水彙合,再流經略陽,穿大巴山,在四川廣元和白龍江彙合,再經過南充進入重慶,在合川和涪江、渠江彙合,最後在朝天門彙入長江,全長1120公裡。
重慶師範大學地理 ...
《福布斯》雜志為我們預見了10年後的未來,這次預測的基礎來自真實的數據、推理和事實
2020年距離現在還有10年的時間,10年,時間好像並不是很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和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在你的諸多想像中,肯定不僅僅是自己老去10歲的容顏。
那麼科技發展到什麼地步?是不是能實現以前可望不可及的夢想?《福布斯》雜志為我們預見了10年後的未來:個人生活、教育、科技、經濟、能源、社會……這次預測的基礎來自真實的數據、推理和事實,此外,對於某些空白之處,他們適當加入了某些嚴密的科學幻想色彩。
這是不是你想像中的未 ...
中國泥石流、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世界地震劇烈區和地震帶。
美國《國防》月刊9月號發表文章,稱預報地震有希望了,文章題為《科學家說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預測地震(作者格雷絲·V·讓)》,以下是全文:
每次大地震襲來,人們都批評政府反應不夠迅速。參與救援的美軍一般在幾個小時或者幾天後抵達現常更快做出反應的一個辦法是,准確預報地震將在何時何地發生。
然而,雖然地震學家開展了大量研究,但是准確預報地震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仍然難以辦到。眼下,新的研究結果帶來了希望。
研究人員發現,在地震發生前的幾周和幾小時能夠監測到一些警報信號。如果用合 ...
80多歲的珍·古道爾依然神采奕奕、姿態優雅。
50年前,沒有任何學位的珍·古道爾進入坦桑尼亞岡比國家公園,今天,她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黑猩猩科學家和保護者。昨日她來到北京,出席包括講壇、公開演講等一系列周年紀念活動。
現場模擬黑猩猩叫聲
在昨日的媒體見面會上,80多歲依然神態優雅的古道爾,手持她兒童時期玩的黑猩猩玩具入場,並表演了她的“拿手好戲”———模擬黑猩猩的叫聲。
“50年前,我沒有任何學歷,只是一個去非洲的普通人。”古道爾回憶道,她偶然間看到黑猩猩在用樹枝作為工具撥弄蟻窩,這個觀察影響了她的一
生。她將50年的大部分時間都給了坦桑尼亞的 ...
9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地球的磁極倒轉現像大約每20萬年會發生一次,屆時南磁極將變成北磁極,而北磁極變成南磁極。在正常情況
下,一次地磁倒轉過程的發生需要4000~5000年才可完成,如果目前科學界關於地核模型的理論正確,這應當是最快的速度了。但是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
地磁倒轉可能曾在短短數年內發生。
關於那次快速地磁倒轉的第一次發現是在1995年,當時科學家在美國俄勒岡州斯特恩斯山脈(Steens
Mountain)發現了一片保存完好的熔岩流。來自洛杉磯西方大學(Occidental College)的地質學家斯科特·伯格(Scott
Bogue)和他率領的小組對這些火山熔岩進行了考察,並很快注意到其與眾 ...
人口調控 之 基礎
北京人口究竟有多少
“人口控制目標一再被突破,北京已陷入人口爆炸危機。”有專家如是說
三個相框呈一字,擺在吳宇(化名)的書桌上。左邊的相框中,背景是天安門廣場,一個白淨、稚嫩的小伙靦腆地笑著。那是7年前,大學畢業的吳宇只身一人來京打拼。如今,他已成為一家企業的中層。他也從一開始與人合租,到貸款在馬連道買了一套小三居。
右邊的相框是一張結婚照。吳宇的妻子和他是老鄉,比他晚兩年來京,在一次聚會相識。如今他們的孩子快兩歲了。
中間的相框則是一張全家福,五人中還包括吳宇的父母。為照顧孫兒,已經退休的二老將老家的房子出租後來京 ...
目前中國稀土的儲量只占全球的30%左右,而生產供應量卻約占全球95%,比例已嚴重失衡,長期下去難以持續。8月8日—10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發展論壇上,多位專家呼吁:中國稀土行業應當放棄拼資源儲量、打價格戰的做法,鼓勵科技創新,尋求稀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犧牲環境拼價格,中國稀土資源儲量大幅下降 我國稀土初級產品產量和供應量達到世界總量的80%以上,近年來更占世界市場90%以上的份額,使我國擁有稀土生產規模和生產量世界第一、出口量第一、稀土消費量第一等多項“冠軍”頭銜。盛名其下,其實難符。過度無序開采,使我國長期以來淪為 ...
科學家從佛羅裡達州彭薩科拉海灘鑽芯取樣中發現的原油痕跡
8月10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就在英國石油公司8月5日完成對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破損油井的水泥注入作業的同時,美國一
些科學家卻對一份政府新報告中的內容提出了異議。該報告稱,墨西哥灣泄漏原油“絕大部分”已被自然分解和“可靠”的清理工作所處理。
報告稱泄漏原油多數已處理
除此之外,科學家警告稱,部分有毒原油可能會困於墨西哥灣附近海灘下面,完全消失需要數年時間,或者會沉入海洋深處,一位科學家指出,在海洋深
處會引發
“3D災難”。墨西哥灣漏油事故是美國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