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雜談



專家分析特殊地形誘發強沙塵暴

西北部分地區近日遭遇強沙塵暴天氣,部分地區瞬間風力甚至達到每秒28米,出現了能見度接近於0的“黑風”。中央氣像台首席預報員喬林解析說,甘肅河西地區由於地形造成的狹管效應,導致近地面風速又有明顯的增強,河西地區出現了強沙塵暴或特強沙塵暴。 甘肅民勤吹黑風 據悉,受冷空氣和蒙古氣旋共同影響,4月24日5時至25日5時,新疆南部和東部、青海北部和西部、甘肅、內蒙古西部和寧夏等地出現6~7級大風,部分地區瞬間風力達到8~9級,並伴有沙塵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了沙塵暴,其中甘肅的部分地區出現了強沙塵暴或特強沙塵暴,甘肅民勤24日19時10分瞬間極大風速達到28米/秒,能 ...

高建國研究員:地震前兆信息可靠性不足兩成

學者們正保持觀察華北地區動態;仍有必要借鑒群測群防歷史經驗 [科學時報 王靜報道]4月15日中午,就社會上有些人正在傳播的“中國地震局傳出消息,包頭市將在今天傍晚5點發生7級地震”的說法,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高建國明確向《科學時報》記者表示:“這不可能!首先,中國地震局無權發布地震預報消息,在中國,地震預報消息只有政府部門能夠發布;其次,中國地震預報水平達不到如此精確的程度。”玉樹與汶川的關聯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人們關注的一個重點在於,這次地震與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否有關。高建國說:“汶川地震發生在 ...

倪四道:研究前震對提高地震認知水平有幫助

汶川地震雖與青海玉樹地震有一定的聯系,但兩者之間還有非常多的不同,其中之一是玉樹地震前發生了4.7級前震,可以看作第二次7.1級強震的預警,專家認為,研究前震對提高地震認知水平有幫助。4月14日,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倪四道說,汶川地震與唐山大地震一樣,在發生前沒有前震,造成了非常大的傷亡,這次地震前發生了4.7級的前震,但對這次前震沒引起足夠的重視,他認為,研究前震對減少地震災害是有幫助的。對於有前震的地震是否破壞程度會小的問題,倪四道說,有沒有前震,不能代表能量釋放是大還是小,具體為什麼有的地震有前震有的卻沒有,還不清楚,但是 ...

地震前兆不唯一性是地震預報最大難點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許,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東經96.7)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在主震7.1級地震後,台網中心又監測到數十次的余震,最高余震震級達到6.3級。 此次地震有哪些特點?性質什麼?後續余震會持續多久?強震級余震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國是否進入地震活躍期?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預報處主任劉傑表示玉樹地震與汶川地震有很大關聯,自2004年印尼海嘯起,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 此次地震與汶川地震有關 同屬巴顏喀拉地塊 主持人尹俊:劉老師,根據目前台網中心所監測到的情況來看,從地震發生開始,目前監測到的情況怎麼樣? 劉傑:主震是早上7點多發 ...

美13歲男孩欲挑戰珠穆朗瑪峰

13歲的喬丹·羅梅洛希望成為登上世界之巔最年輕的人。這是10日他離開加德滿都賓館時的照片。 珠穆朗瑪峰海拔高達8844米,很多人在登峰過程中喪失生命。 父親保羅和繼母卡琳將陪伴喬丹·羅梅洛登峰 在海拔4884米大洋洲最高峰查亞峰峰頂喬丹拍照留念 4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13歲的孩子經常被父母和老師告知世界就在他們腳下。美國男孩喬丹·羅梅洛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這句話其實對他來說最恰當----他希望成為登上珠穆朗瑪峰年紀最小的人。 這不是痴心妄想。4月11日,這位少年正在尼泊爾整理自己的行囊並與將陪伴他的3位夏爾巴教練討論登峰的細節。此外,他的父親保羅和繼母 ...

地球或提早幾百萬年進入新紀元

原子彈輻射標記或許有助於確定一個新紀元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的 4月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年齡越大,時間過得越快。已經45.7億歲的地球可能也有這樣的感受。一些科學家指出,地球已經進入一個新紀元,這比它應該進入新紀元的時間早了幾百萬年。 地質年代加快 以岩石層為據確定的地球的地質時期一般持續時間在300萬年以上。而我們剛剛進入當前紀元——全新世大約1.15萬年,但一篇最新發表的論文指出,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ocene)。 這個名詞並非新生事物。諾貝爾獎得主、這篇論文的聯合作者保羅·克魯岑在2002年創造了這個詞,用來反映自工業革 ...

太平洋板塊中部擴張致強震頻發

進入2010年以來,環太平洋地震帶就變得異常活躍。從1月初的所羅門群島地震,到海地大地顫動,再到智利、日本、墨西哥大地震,再加上昨日的印尼地震,都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震級都超過7級。 現在地球是否進入了強震頻發期?強震為何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多位地震專家。 今年迄今已發生的同類震級的地震超過了大多數年份的同期數字。專家們均承認,從數據上看,最近的強震確實過於密集。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雷軍博士告訴記者,單單從數據上看,最近幾年強震確實密集,顯示了比較強烈的地球內部運動,但是不是說地震已經進入了一 ...

探求智利有效防御特大地震之謎

當地時間2月27日凌晨3時,一場8.8級特大地震突襲智利,地震強度之大震驚世界。有專家稱,智利地震的破壞性堪比100個海地地震。 浩劫過後,智利與海地卻交出了兩份截然不同的災害報告。海地政府估計,地震造成約30萬人死亡——實際死亡人數難以准確估計。 3月16日,智利政府公布的死亡人數僅為507人(包括眾多震後海嘯中的喪生者)。這是一場世紀浩劫,也是個抗震奇跡。 智利是如何有效防範超級巨震的?智利的經驗對其他國家有何借鑒意義? 啟示1——防震的建築設計 智利有效防御大地震的原因之一:建築精巧的抗震設計和嚴格的工序監督 3月10日,記者乘車從智利首都聖地亞哥機場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