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揭開歐洲最高史前人造山建造之謎

長久以來,人們便認為西爾布利山山下埋有隱藏的寶物、寺廟或者墳墓。這個神秘的史前人造結構的建造可能只是一個意外。在西爾布利山下面挖掘的地道。 科技訊 10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擁有4000多年歷史的西爾布利山是歐洲最高的史前人造土山。幾個世紀以來,考古學家對古人為何建造這座土山 一直迷惑不解。不久前,研究員吉姆·萊利博士表示,這座土山的建造可能純屬意外。他指出西爾布利山至少分15個時期建造完成,對於最後呈現出怎樣一種形 態,古人從沒有制定任何宏大計劃。 西爾布利山是一個人造奇觀,高37米,座落於英國威爾特郡埃夫伯裡村附近,數百名勞工歷 ...

秘魯發現1150年前陪葬兒童木乃伊

10月2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報道,秘魯考古學家10月20日宣布,他們在首都利馬附近的胡亞卡普拉納(Huaca Pucllana)遺址地的墓穴中發掘出4具歷史長達1150年之久的木乃伊,這一發現為重建瓦裡人墓葬群提供了重要依據。陪葬兒童木乃伊(圖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據胡亞卡普拉納(Huaca Pucllana)考古遺址地發掘工作負責人伊莎貝拉-弗洛倫斯-伊斯佩諾薩介紹,這4具木乃伊分別屬於一個成年女性和三名兒童,而這幾名兒童可能被當做 墓主的陪葬品。瓦裡文明建立於公元700年左右,分布於秘魯中部沿海。在胡亞卡普拉納,他們先是取代了利馬文化,接著又被印加文化取代。木乃伊面具(圖片提 ...

抗美援朝183108名志願軍官兵犧牲

幾位抗美援朝老戰士在參觀鴨綠江斷橋,向高校師生講述當年的故事(10月16日攝)。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60周年紀念日。在紀念日前夕,來自全國各地的抗美援朝老兵齊聚丹東,重走鴨綠江斷橋。 10月22日,21名來自河南鄭州的志願軍老戰士與丹東邊防檢查站的守橋官兵一起登上中朝友誼橋,唱響《志願軍之歌》,重溫當年的激情歲月。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60周年。從4月以來,全國許多志願軍老戰士紛紛來到丹東口岸吊唁當年犧牲的戰友。在中國紀念抗美援朝戰爭60周年之際,記者從抗美援朝戰爭紀念館獲悉,該館經過十多年全國範圍的調查核實,截至目前共確認183108 ...

金字塔附近發現4000多年前祭司墓

10月2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這組照片呈現的是在金字塔附近發現的古埃及祭司墓,其中包括墓主人與妻子的壁畫以及墓葬的入口。考古學家表示,墓主人是祭司魯吉-卡,可能生活在古埃及第五王朝末期,距今大約4350年前。墓主人與妻子(圖片來源:Meghan E. Strong, SCA) 埃及一座新發現墳墓的壁畫,展現了墓主人魯吉-卡(Rudj-Ka,右側)和他的妻子。考古學家表示,魯吉-卡可能生活在古埃及第五王朝末期, 距今大約4350年前。這座精雕細琢的古墓是在吉薩大金字塔附近一個懸崖內發現的。考古人員在墓內發現的一系列藝術品和文物證明魯吉-卡是一名祭司,掌管 第四王朝法老王卡夫拉的 ...

希律王皇家劇場包廂揭開神秘面紗

10月20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考古學家今年9月晚些時候宣布,他們已對希律王的皇家劇場包廂展開全面發掘,獲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以下是考古人員發掘現場的一組圖片。希律王行宮(圖片提供:Hebrew University) 在這張照片中,彩繪“窗戶”、彩色石條及在希律王皇家劇場關閉後增加的土牆,給希律王皇家劇場包廂增添了更多神秘感。這個皇家劇場大約建於公元 前15年,坐落於希律堡,而希律堡是希律王的王宮之一,也是安葬他的陵墓,位於約旦河西岸。希律王皇家劇場包廂最早發現於2008年,考古學家9月晚些時 候稱對這個包廂展開全面發掘。 據考 ...

揭秘前蘇聯登月計劃 數次發射失敗

10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白熱化的太空競賽中,蘇聯人一度占盡優勢。但出乎意料的是,最早登上月球的卻是美國人。就 在“阿波羅11”號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率先跨出人類歷史的一大步時,蘇聯人會無動於衷嗎?事實上,蘇聯人也一直在為載人登月而努力,不過由於致命設 計缺陷,連續數次發射失敗,讓蘇聯人載人登月的夢想化為泡影。近日,莫斯科航空學院一實驗室公開了關於蘇聯載人登月計劃一組珍貴的解密照片,照片顯示了這 項失敗的登月計劃中的主要設備,包括從未公開的“LK月球飛船”以及從未使用過的月球登陸車等。月球飛船的天線 月球飛船 ...

牛津大學地下遺骸揭英格蘭歷史謎題

英國考古學家在多塞特郡發現了大量維京人遺骨。考古學家西恩·瓦利斯在牛津大學挖掘遺骨在牛津大學地下發現的這些遺骨頭部有撞擊形成的裂痕。這座公元900年左右的雕塑據信描述了維京人入侵的景像。 2008年,一名考古學家在牛津大學意外發現了一處墓室遺址,隨後,考古學家展開大規模挖掘和分析。經過兩年的分析,考古學家日前宣布,埋在這裡的遺骨屬於維京人。這個發現印證了埃塞爾雷德二世屠殺維京人的傳說,這次屠殺加強了維京人進攻英格蘭的決心,並最終引發了一系列改變英格蘭歷史的事件。 考古學家在英國牛津大學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古老的遺址,而通過這個遺址,一段改變 ...

圓明園罹劫150年 文物回歸困難重重

9月27日,游人在參觀回歸文物展。游客與雨果雕像合影。王海欣 攝 今天是圓明園罹劫150周年紀念日,圓明園將舉辦多項文化活動。今天下午,圓明園將邀請《1860:圓明園大劫難》的作者法國歷史學家伯納·布 立賽和《追尋失落的圓明園》的作者台灣歷史學家汪榮祖做訪談。據了解,伯納·布立賽對圓明園原始資料有詳細記錄,有望為圓明園的海外尋寶提供線索。■紀念活動 大水法遺址將辦主題晚會 整個圓明園罹劫的紀念活動包括多項文化交流。今晚,圓明園將在大水法遺址前舉辦大型主題晚會,用三個篇章來表現圓明園300年的滄桑巨變。屆時,韓庚和譚晶將演唱主題曲《不能忘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