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14日,激戰中報戰況的突擊隊隊長馬權斌。王紅攝 1986年10月14日,王紅(左一)手持相機等待衝鋒的命令。尚侯風攝
1986年10月14日,彝族突擊隊隊員羅蔔基在戰鬥打響前走出屯兵洞。這是他生前最後一張照片。王紅攝
1986年8月,突擊隊員在實彈演練後的合影。王紅攝
夢回老山
炮聲隆隆,腳下的紅土被炸得虛松,踩下去就到了腳脖子,王紅用力開著槍步履踉蹌地向陣地上衝,太累了,渾身酸痛地醒來,他發現自己躺在家裡結實的床上,一下放心了,這是和平年代。
那場戰事過去已經25年了。
1985年年底,作為攝影干事,王紅跟隨蘭州軍區某集團軍到邊境輪戰,1987年7月回撤。剛從戰場 ...
古希腊神話俄狄浦斯的故事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做“受詛咒的家族”:神諭俄狄浦斯會弒父娶母,他的父親和他自己為了阻止事情的發生都做過諸般嘗試,可最後依
然預言成真,俄狄浦斯弄瞎了自己的雙眼,他的母親也羞憤自殺。盡管俄狄浦斯的故事是則神話寓言,但如果真有一個現實中的家庭幾代都遭遇不幸,很容易讓人聯
想到它們也許是“被詛咒”了。 詛咒當然是非科學的說法,它忽略了兩個基本事實:基因遺傳傾向與個人意志。從這方面來看,詛咒與其說是運氣背更像是掩飾自己表現差的幌子。財富、惡名、行為不端、遺傳、傲慢、甚至是自我實現的預言都會共同作用,最終導致所謂“被 ...
據德國《每日鏡報》和法新社綜合報道,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德國歷史博物館將於15日首次舉辦一場名為《希特勒和德國人》的大型展覽會。博物館發言人稱,這並不是要宣揚個人崇拜,而是要讓人反思領袖在領導上的關鍵作用。
展覽中將再現一戰和二戰時期的納粹黨徽、燈籠、納粹宣傳卡和壁畫等物品。這場展覽被認為是德國打破自1945年以來的禁忌,首次舉行與希特勒有關的展覽。
博物館發言人魯道夫說:“這個展覽的主題是一個敏感的歷史問題,但這並非要宣揚對希特勒的個人崇拜,而是要讓人反思領袖在領導上的關鍵
作用。”他介紹道,博物館是由納粹的一個舊軍械庫改造而成的,再 ...
在武漢人的記憶中有這樣一座公園,這裡留下了童年的歡樂、青春的飛揚、初戀的浪漫、晚年的幸福。第一次參加學校的春游,第一次和心愛的姑娘散步,第一次練起了太極拳……
歷經百年滄桑的中山公園,凝聚了許多武漢人的記憶。四顧軒、受降堂、溜冰嘗動物園、游樂園……中山公園留給江城人的記憶遠不止這些。現在,這
些孩提時的記憶漸漸模糊了,中山公園成為晨練休閑的市民客廳,融入武漢人的生活。不久,中山公園將修建中山堂,又多了一座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的優美景觀。
百年之間,游人更迭,公園仍在。
記憶
母女兩代人的晨練廣場
86歲的周景蓮老人在中山公園內教 ...
歷經八年修繕和復建,昨天,圓明園正覺寺主體工程完工。待油飾和彩繪後,有望於明年下半年正式對外開放。
位於綺春園宮門西側的正覺寺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占地14300平方米,是圓明園的皇家佛寺,俗稱喇嘛廟。寺內建築包括三聖殿、
文殊亭以及名為“最上樓”的七間後樓。進入民國,它被拆去佛像,資遣喇嘛,改造成為北洋政府代國務總理顏惠慶的私人別墅,後又轉售清華大學作為教職員工宿
舍。新中國成立後,它成為北京市海澱機械制造廠(北京長城鍋爐廠)等三個區屬企業的廠址。保護復建前,寺內殘存山門、文殊亭、四座配殿及26株古樹。
歷經劫難,正覺寺成為圓明園惟 ...
考古人員在巨石陣附近發現了一個年齡在14歲或15歲的男孩屍骸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發現,他可能在地中海出生並長大在男孩屍骸旁邊發現的琥珀項鏈的年代至少可追溯至距今3500年以前英國索爾茲伯裡以北的巨石陣遺跡 據國外媒體9月30日報道,英國考古人員在著名旅游勝地史前巨石陣附近發現了一具距今3500年前的男孩屍骸,被認為是最早前來參觀巨石陣的國外游客。
英國巨石陣每年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百萬游客,這處史前建築遺跡作為國際知名旅游景點的地位如今已不再有任何新鮮之處,倒是一項最新發現又引起
許多人的興趣。9月28日,英國考古學家表示,巨石陣其實早在數千年前就吸引國 ...
依次為修復前、拼接後、修復後的康熙青花雙龍戲珠碗。
支離破碎了150年,那些曾經精美的瓷器,終於帶著累累傷痕重放光芒;櫛風沐雨了150年,那些流散在北京各處的石刻終於回到了家,在圓明園找到了安身之所。
今年10月18日,是圓明園罹劫150周年紀念日。從昨天起,系列紀念活動正式啟動。其中,以瓷器為主的出土文物展和以石刻為主的回歸文物展均為首次舉辦,也最受矚目。那些展出的石頭和修復瓷器,仿佛在痛說著圓明園百年滄桑。
3萬瓷片拼出百件瓷器
修復文物正式返還圓明園的日子是10月18日。眼下,修復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但大部分將要展出的官窯瓷器均已完工。
...
他浮出水面,走上海岸,迅速脫掉潛水衣,露出合體的晚禮服,以紳士裝扮走進一座海濱賭場去探聽情報,上衣口袋裡的鋼筆使用的是隱形墨水,隨身攜帶的一些日常器具可以組裝成一把微型手槍。
他是影片中的詹姆斯·邦德?不是。他是現實世界裡的英國秘密情報局特工。
由英國秘密情報局授權、由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歷史學教授基思·傑弗裡撰寫的新書《軍情六處》21日問世,法新社22日轉引了書中不少真實“007”的真實生活。
“真身”比007更吸引人
英國秘密情報局,又稱軍情六處。與內政部下轄軍情五處負責國內安全諜報工作不同,秘密情報局隸屬於外交部,負責對外情報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