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英軍艦隊一路北上,8月中旬直抵天津大沽口,威脅北京,清廷大震。英國人提出了賠償煙價、軍費、割讓沿海島嶼的
問題,可是由於嚴重的誤譯,道光皇帝居然以為英國人是因和林則徐他們的衝突而來“上訪”的,於是答復說,賠償和割讓是不行的,你們先回南方去等著,我會替
你們申冤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道光皇帝搞不清楚狀況的幾句話居然起了作用!9月,沒有獲得任何成果的英國艦隊真的起錨南返了。
是英國人心眼實誠,滿足於道光皇帝為他們申冤嗎?當然不是。迫使英國艦隊返航的是風。
“徐福東渡”可能就是借助季風
在風帆時代,風就是海上旅行 ...
一個被隱瞞了百年的真相
據悉,萊特勒是“泰坦尼克號”上的二副,也是從那場沉船災難中幸存下來的身份最高的船員。路易絲·帕頓稱,她祖父從“泰坦尼克號”沉船災難中獲
救後,就沉船原因先後接受了英國和美國官方調查小組的兩次調查,但卻刻意隱瞞了“泰坦尼克號”舵手希契斯聽錯命令轉錯舵的真相,因為他擔心真相曝光會令他
的老板白星航運公司破產,從而使他在該公司的同事們全部失業!
路易絲·帕頓是英國保守黨前教育大臣約翰·帕頓勛爵的妻子,路易絲·帕頓稱,萊特勒只向自己的妻子西爾維婭一人透露了“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沉
沒的真正原因。萊特勒去世後,他的家 ...
最新研究發現,古埃及皇家雕塑家或對納芙蒂蒂半身像做了“整容”處理,以掩飾她的鷹鉤鼻和眼睛周圍的皺紋英國電視主持人、歷史學家貝塔尼·休斯是發現納芙蒂蒂容貌有缺憾的研究小組成員之一
據國外媒體9月23日報道,英國研究人員表示,被譽為“尼羅河美女”的古埃及王後納芙蒂蒂或許並沒有後人想像的那般漂亮,她其實是鷹鉤鼻,眼睛周圍皺紋很多。
在古埃及語,“納芙蒂蒂”(Nerfititi)的含義是“迎面而來的美人”,而數千年來,納芙蒂蒂王後確實被譽為古代美女的完美像征。但是,
根據對擁有3300年歷史的納芙蒂蒂半身像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這尊塑像包含一個灰岩岩心,上面 ...
參觀者正在欣賞、拍攝綠松石龍形器。綠松石龍形器的細節。碳化稻米(右)。陶寺遺址早期的彩繪龍紋陶盤。陶寺遺址早期的彩繪陶簋。
中國歷史有傳世文獻支持的“信史”要從公元前841年算起,從此上溯的歷史便模糊不清了。幸好還有考古學。考古學家一次次從野外工作中打撈出曾
經的記憶。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大幕由此掀開。如今,學者們相信,中華文明最起源的記憶被轉述為傳說流傳了下來,盡管現在沒有文字記載可以說明真人、真
事,但是通過不斷的考古挖掘也許能漸漸揭開歷史的真相。
眼下,首都博物館正在舉行“考古中華”展,其中的很多展品,比如陶寺遺址出土文物的 ...
據英國《衛報》9月16日報道,英國寶龍拍賣行日前宣布,將在11月拍賣清朝乾隆皇帝的白玉璽,保守估價至少在500萬英鎊(5258萬人民幣)以上。
寶龍拍賣行的拍賣師阿薩夫·海曼介紹,這件玉璽制作於1793年,是一套三枚玉璽中的一枚,上面有代表君王的龍圖騰和一句格言——“自強不息”。
阿薩夫稱他們並不清楚這件玉璽何時離開中國,但猜測極有可能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義和團運動時期被人帶出了紫禁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位歐洲收藏家獲得了這件寶物,隨後將它送給了自己的兒子。現在,這名男子打算將玉璽拍賣掉。
阿薩夫對白玉璽的行情十分看好,形容它是“中國鼎盛時期皇權的 ...
繼三國文化研究學者閆沛東首度出示曹操墓造假“鐵證”——參與造假村民寫的書面證明之後,質疑與回應又掀起新一輪曹操墓真假之辯。沸沸揚揚之
外,復旦大學“用DNA技術辨別曹操後裔和河南漢魏大墓出土人骨”研究在“安靜”進行。筆者從復旦大學有關方面了解到,該項研究目前“正是出結果的時候,
預計最快要到10月份以後公布”。
擱置辯論,復旦大學試圖用現代技術還原歷史真相。在今年年初復旦大學舉行的“用DNA技術辨別曹操後裔和河南漢魏大墓出土人骨”情況說明會上,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韓昇和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現代人 ...
據美國《紐約時報》9月14日報道,1945年至1962年,美國軍方共進行了數百次核試驗。在此過程中,許多科學家因研制原子彈一夜成名,但專門拍攝核爆場景的一群人冒著生命危險留下6500多部影像。1961年,南太平洋上空,氫彈爆炸後的大火球開始擴散。 沙漠上空出現的巨大火球,地面上用於測試的坦克、吉普車以及其他車輛,在強大的爆炸中被毀掉。盡管只能看到火球底部的情景,但是月牙形的衝擊波肉眼可見。 1958年,上士約翰·凱利在內華達州核爆測試基地拍攝核爆場景。他和來自好萊塢瞭望山實驗室的同事們拍攝了數千部原子彈影片。1946年,在太平洋中的核爆,圖為驅逐艦和其他艦艇被核爆摧 ...
9月10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佩特拉是約旦一座古城。最近,科學家修復了佩特拉一些已擁有2000年歷史的壁畫。經過為期3年的
修復工作,這些壁畫已在很大程度上恢復本來面目。借助於這些驚人的古代藝術品,科學家可以進一步了解古城建造者納巴泰人的神秘文化。回首古代佩特拉(圖片來源:Courtauld Institute)
8月末,一幅有著2000年歷史的佩特拉古代石洞壁畫進行公開展示。壁畫呈現的是一個長翅膀的孩子的面部,因歲月的侵蝕一度布滿黑色污垢,現在又重新恢復亮麗的色彩。佩特拉是約旦的一座古城,在岩石中雕鑿而成,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從事藝術品保護工作的莉薩·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