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害知識問答

自然地理

導讀1.地震災害有哪些特點? 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它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以及頻度較高,並產生嚴重次生災害,對社會也會產生很大影響等特點。 2.影響地震災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其中有震級、震中距、震源深度、發震時間、發震地點、地震類型、地質條件、建築物抗震性能、地區人口密度、經濟發展程度和社會文明程度等。地震災害是 ...

1.地震災害有哪些特點?

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它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以及頻度較高,並產生嚴重次生災害,對社會也會產生很大影響等特點。

2.影響地震災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其中有震級、震中距、震源深度、發震時間、發震地點、地震類型、地質條件、建築物抗震性能、地區人口密度、經濟發展程度和社會文明程度等。地震災害是可以預防的,綜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自然災害。

3.地震直接災害有哪些?

地震造成建築物破壞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噴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壞和海嘯。

4.何謂地震次生災害?

因地震的破壞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災害,包括火災、水災和煤氣、有毒氣體泄漏,細菌、放射物擴散、瘟疫等對生命財產造成的災害。

5. 什麼叫次生災害源?

次生災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發水災、火災、爆炸等災害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貯存設施,以及水壩、堤岸等。

6.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災害是什麼?

各類建(構)築物的破壞和倒塌。由此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財產損失。

7.常見的由地震引發的哪種次生災害最嚴重?

火災。

8.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災發生在何時、何處?

1739年銀川8級地震引起的火災,大火燒了5天5夜。

9.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災害十分突出?

城市是各種生命線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區,地上地下各種管網密布,次生災害源集中,所以地震次生災害突出。

10.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災發生於何時何地?

1933年四川疊溪7.5級地震造成的水災。地震時山體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個堰塞湖,大震後45天,湖水堵體潰決,造成下游水災。洪水縱橫泛濫,長達千余裡,淹沒人員2萬多,衝毀良田5萬畝。

11.影響人員傷亡的因素有哪些?

(1)地震強度(震級和烈度);
(2)震中距離;
(3)震區人口密度;
(4)建築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
(5)發震季節和時間;
(6)有無地震預報;
(7)有無地震應急預案;
(8)搶救速度。

12.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

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我國陝西華縣的8級大震,死亡人數約83萬。

13.為什麼說中國是一個地震災害極其嚴重的國家?

中國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地震活動頻繁;中國的地震主要是板內地震,具有震源淺、頻度高、強度大、分布廣的特征;中國人口眾多,建築物抗震性能差,因而成災率較高。(板內地震是指板塊內部發生的地震)


精選文章: 自然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