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造假風波“尾氣”

文化

導讀自春節過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上。3月20日,在電話的另一端,李連達院士的語速比往常緩慢、慎重,字斟句酌地說:“一切都正常,無論是科研還是學術會議都沒有受到影響。原來怎麼工作,現在還是怎麼做,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塵埃似落定在北京東北一隅,寂靜的百草園小區中,李連達家住其中一個小高層的二樓,家中最多的裝飾就是盆栽 ...

自春節過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上。3月20日,在電話的另一端,李連達院士的語速比往常緩慢、慎重,字斟句酌地說:“一切都正常,無論是科研還是學術會議都沒有受到影響。原來怎麼工作,現在還是怎麼做,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塵埃似落定在北京東北一隅,寂靜的百草園小區中,李連達家住其中一個小高層的二樓,家中最多的裝飾就是盆栽,一株蝴蝶蘭開得格外嬌嫩。回望2月7日,他在家中接受《科學新聞》采訪時說話似乎並無太多顧忌,75歲的老人朗聲笑語:“每天記者打來很多電話,接都接不過來,你們是最後一次,以後我不接受采訪了。”3月15日,教育部召開高校學術風氣建設座談會。浙江大學校長楊衛在會上透露了該校對賀海波論文剽竊事件的進一步處分決定:賀海波由原解聘的處分追加為開除;撤銷吳理茂的主任職務,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並解除其聘用合同;根據所有相關人員的陳述、筆跡鑒定和目前掌握的其他材料來看,涉及賀海波8篇有學術造假內容的論文中李連達的署名,是在李連達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賀海波擅署的,沒有證據說明李連達參與了論文造假、剽竊和抄襲等。李連達對賀海波事件負有疏於管理、教育不力、監管督查不嚴的責任。現院長任期屆滿,學校不再續聘。挑選這個以“打假”為關鍵詞的日子宣布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決定,給浙大維護學術純靜的行動增添了更多的像征意義。而在3月9日,李連達所在的中國工程院也向媒體通報有關調查情況,認定李連達對這一剽竊事件負有疏於管理、教育不力、監管督查不嚴的責任。“尾氣”不達標李連達在這樁論文造假風波中的責任至此似乎已經得到共識,可以蓋棺定論了。不過,全歐中醫藥協會聯合會副主席祝國光不這麼看。旅居芬蘭的他在接受《科學新聞》電話采訪時表示,在李連達院士研究組涉嫌造假論文16篇系列中,注有李貽奎名字的共7篇,這其中有6篇沒有賀海波的署名,與賀海波無關。李貽奎是李連達在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的秘書,也與浙江大學沒有瓜葛。並且,李連達的人事關系一直都在西苑醫院,依舊沒有退休。祝國光特別指出一篇第一作者是李貽奎、通訊作者為李連達的涉嫌造假論文,“所用造假篡改實驗數據的方法與賀海波如出一轍”。2008年9月,這篇題為《冠心蘇合丸不同組方對實驗性心肌缺血大鼠和心絞痛小鼠的療效對比》的學術論文發表在的英國《本草療法研究》雜志上
[1]
。祝國光認為,文章的作者“Li Y、Zhang J、Li L”應當是李貽奎、張金艷、李連達(通訊作者)。2006年8月,國內學術期刊《中國中藥雜志》刊登由馬堃、張金艷、李貽奎、張永濤、吳理茂、李向日、潘理、李連達聯合署名的文章:《冠心蘇合丸系列組方的比較藥理學研究》
[2]
。祝國光分析說,比對兩篇論文的數據可以看出,這是同一個實驗所得出的同一組數據,只是中文文章的數據以表格的形式表述,英文文章則是將表格換成了柱狀的圖形。並且英文文章作者為3人,中文文章為8人,兩篇文章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也不是同一人。中文文章有4個單位參與,英文文章只有西苑醫院一家單位。中文文章沒有基金支持,英文文章有一個基金資助。其實,對於這篇涉嫌作假的論文,新語絲網友Milli在今年1月22日就發表了《分析李連達院士新發表的一篇造假文章》的帖子,質疑內容與祝國光的觀點基本相同。通過檢索可以發現,中文文章刊登於2006年8月,而英文文章《本草療法研究》雜志收到稿件的時間是2007年10月23日。這表明,英文文章是在中文文章刊登一年多後寄出的,從而排除了投稿後由於雜志社壓稿而發生兩篇文章在國內外媒體上撞車的可能。“李連達自己承認他大部分時間與精力是在北京,李貽奎博士的論文想必李院士是不能說不知情了。”祝國光說。祝國光表示,他曾在2008年12月8日向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曹洪欣寄出舉報信(歐洲特掛編號PR064001692FI),並根據曹洪欣的兩個電子郵件地址,分別兩次發出同樣的郵件,在浙江大學3月15日公布進一步處分決定後,他又再次發送了舉報郵件,“但至今沒有收到任何回復”。《科學新聞》致電西苑醫院外事辦,試圖聯系采訪西苑醫院院長唐旭東,一位負責人表示西苑醫院尚未就涉嫌造假論文展開相關調查。而聯系采訪則需要先提供介紹信等材料。記者按要求傳真了相應材料,截至本刊發稿,沒有收到西苑醫院方面的答復。

精選文章: 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