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的清明與祭掃

民俗

導讀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緬懷英烈、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寒食祭掃塚一堆,風吹曠野紙錢飛。”這一天,最重要的風俗就是到祖先親人的墓地墳前,供上祭品,焚化紙錢,培土修墓,祭奠掃拜。清明在中國歲時節令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傳承至今的民俗節日中,唯有清明是節氣兼節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為時令的標志,時間在冬至後一百零七日、春分� ...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緬懷英烈、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寒食祭掃塚一堆,風吹曠野紙錢飛。”這一天,最重要的風俗就是到祖先親人的墓地墳前,供上祭品,焚化紙錢,培土修墓,祭奠掃拜。清明在中國歲時節令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傳承至今的民俗節日中,唯有清明是節氣兼節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為時令的標志,時間在冬至後一百零七日、春分後十五日,公歷的四月五日前後。至於“清明”二字的由來,古書上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寒食節與清明

那麼,這個原本表示氣候變化的節令如何演變為一個祭掃的節日了呢?人們自然會聯想到紀念介子推而禁煙火的寒食節。春秋時,晉公子重耳帶介子推等人流亡國外,重耳飢餓難耐時,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後來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晉文公大賞追隨自己的部下,惟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作了首《龍蛇之歌》,就躲到了綿山之中。晉文公聽了《龍蛇之歌》幡然悔悟,派人請介不來,就下令放火燒山,逼他出來接受封賞,沒想到介抱在一棵樹上被火燒死。晉文公很難過,下令百姓從清明節前一天禁火寒食,不得生火,寒食節由此而來。《荊楚歲時記》載曰:“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東京夢華錄》:“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

不過,有學者研究指出,《左傳》、《史記》均無介子推被焚事,而禁火之事則源自周代古制。據《周禮》載:“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之所以要禁煙火,是因為主管春季的帝神皆屬“木”,“木”懼“火”,故為之禁火。如此說來,寒食節似乎又不是掃墓的源頭。那麼,清明祭掃的風俗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筆者以為《大中華文化知識寶庫·歲時·節慶》的一段記載較為可信:

清明,起初它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商朝末年,紂王亂國,周武王起兵討伐,牧野一戰,大敗商師,平治天下。《詩經》上歌頌道:“牧野洋洋,檀車煌煌……肆伐大商,會朝清明”。《毛書·傳釋》:“不崇朝而天下明”。為此,周朝在制訂歷律確定二十四節氣時,將三月節命名為“清明”,標志天地清朗明淨,既明物候又明政績,屆時焚火慶祝,春耕開始。到了秦代,秦始皇出寢起居於墓側,後來漢承秦制,洛陽諸陵都以晦(初一)、望(十五)、二十四節氣、伏、社、腊之日上飯。就是說,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節氣等日子,都得去陵墓上祭奠,禮儀繁褥,勞民傷財。唐明皇開元二十年(公元七三二年)公布了一道命令:“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世相傳,已成習俗,應該允話,使之永為常式”。由於寒食與清明相近,清明又是歷來“上飯”之日,所以寒食、清明統稱為清明節。

祭掃傳統由來

中國人有著慎終追遠、表達孝思的歷史傳統。清明祭掃墳塋、祭祀祖先、“思時之敬”的歷史由來已久。所謂“國之大事,祭與戎”,早在上古時代,帝王、諸侯就非常重視祭祀宗廟的儀式。《詩經·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掃墓的詩句。兒女在父母的墳前,看到芳草萋萋,很自然地感慨“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的養育之恩。周朝以禮法治國,周禮極其完備,殯葬、祭掃之禮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詩·小雅·楚茨》:“我倉既盈,我瘐維億。以為酒食,以享以祀,以孚以侑,以介景福。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1詩歌描述的就是周朝貴族在家中祭祀祖先場景;《詩經·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曾孫壽考,受天之祜。”描寫的則是周人在郊外祖先墓地掃墓、祭祀的場景。逮至秦漢,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此後,歷代帝王都將殯葬、祭掃的禮儀皆作為治國之策的一部分。《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到了唐玄宗時,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唐玄宗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據《唐明皇詔》載:“寒食上墓,禮經無聞,近代相承,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祭者,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節氣日的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亦由寒食擴展到清明,於是寒食清明並稱。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擁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明《帝京景物略》也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傳統節日被區分為人、鬼、神三類,人節有春節、端午、中秋,鬼節有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神節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人節重在人事活動,鬼節側重追懷亡人,神節則以祭祀天神為主。而祖先祭祀一直是廣為重視。我們的祖先為什麼重視祭祖?按照儒家的觀念,“祭者,教之本也”,祭祀是維持倫理教化、培植孝道的重要手段。恰如曾子所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中庸·十九章》“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荀子·禮論》“喪禮者無他焉,明死生之義,送以哀敬,而終周藏也,……事生飾始也,送死飾終也,終始具而孝子之事畢,聖人之道備矣”孔子雖然不信“死後有知”、“人死為鬼”的觀念,也依然篤信“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教導,賦予祭祀以“報本、追遠、崇德”的意義,以期達到盡哀、報恩、不以死傷生、教孝的目的。而在中國的民間習俗中,也有“清明不祭祖,死了變狗豬”的俗諺,以告誡詛咒那些試圖不履行祭祖義務的人。

《詩詞清明》:中國古代清明節的文學記憶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詩人杜牧寫下的這首七言絕句《清明》千古傳唱,似乎奠定了清明節“清冷傷情”的情緒基調。

不過,縱觀中國文學史上,與清明節有關的古代詩詞豐富多彩。中國歷代著名詩人幾乎都有“清明詩詞”留世,大多數描述了古人歡歡喜喜度清明節的景像。上海古籍出版社近日出版的《詩詞清明》一書,就收錄了近80首“清明詩詞”。

“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寒食城東即事》,描繪了人們在清明節紛紛走出戶外,踢球、蕩秋千,十分熱鬧。王維還感慨說,年輕人應該每天出去游玩,何必要等到清明節呢?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清明節寫下“留餳和冷粥,出火煮綠茶”。清明節生火品茶,佐以麥芽糖、冷粥,想必別有一番風味。

“滿街楊柳綠煙絲,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洞,女郎撩亂送秋千。”唐代詩人韋莊的詩作,反映了在陝西地區,女子過清明節流行蕩秋千的習俗。

宋代詞人柳永筆下的《拋球樂》顯示出清明節更加熱鬧,既有音樂助興,又有踏青出游:“乍疏雨,洗清明。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盈盈,鬥草踏青。”

清明節插柳枝、賞杜鵑,也受到詩人歌詠。唐代詩人曹松寫道“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意思是杜鵑花怒放枝頭,給禁火的清明節帶來了“火焰”。

五代女詞人花蕊夫人有詩雲:“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樓雙夾鬥雞常內人對御分明看,先睹紅羅被十床”。皇宮裡舉行鬥雞比賽,還用10床被子當作賭注,可見玩興極濃。千載之下,讓今人感受到清明節的獨特魅力。


精選文章: 民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