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明衰亡源於季候風異常

氣候

導讀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去年德國科學家發表的“唐代因季候風循環改變而衰亡”的研究再次獲得佐證。中美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科學》雜志中表示,針對甘肅一處石灰岩溶洞的石筍的研究顯示,季候風的變遷確實與中國唐、元、明等朝代的衰亡有密切關系。 石筍主要由洞穴頂部含有碳酸鈣沉澱物的“地下水”點滴形成。蘭州大學教授張平中等人與美國明尼蘇達� ...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去年德國科學家發表的“唐代因季候風循環改變而衰亡”的研究再次獲得佐證。中美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科學》雜志中表示,針對甘肅一處石灰岩溶洞的石筍的研究顯示,季候風的變遷確實與中國唐、元、明等朝代的衰亡有密切關系。

石筍主要由洞穴頂部含有碳酸鈣沉澱物的“地下水”點滴形成。蘭州大學教授張平中等人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使用化學分析法進行研究。在甘肅武都的石灰岩溶洞“萬像洞”中有一條1800年歷史、118毫米長的石筍。從這條石筍上,科學家們洞悉了史上季候風的強弱周期。在干燥和較弱的季候風時期,正好跟唐、元、明朝的衰亡時期吻合。

研究顯示,石筍的形狀或同位素的改變,都反映出洞穴附近的降雨量。儲存在石筍上的放射性元素鈾及釷的比例,讓研究人員可以石筍平均兩年半一層為單位,解開古氣候記錄。

通過比較中國歷史上的雨水記錄,科學家發現,在中國史上五個超過100年的朝代中,包括唐、元、明三朝,都因為季候風減弱而出現干旱。

參與研究的明尼蘇達大學的程海說:“來自印度洋的夏天季候風吹到中國。當夏天季風強的時候,它就能深入中國的西北部。”這些潮濕的風帶來雨水,灌溉稻田。但當季候風轉弱時,雨水就落在遠遠的華南及華東,令中國北部和西部地區沒雨。研究人員估計,這可能導致大米失收,進而引起社會動蕩。

研究人員在《科學》雜志上說:“當然,其它因素肯定會影響到中國歷史的這些章節,但我們的發現表明,氣候亦(在歷史上)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表示,公元850年至940年的干燥期不但令中國唐朝衰亡,同時也令美洲的瑪雅文化衰亡。

而持續強勁的季候風可令水稻種植迅速增加,這令中國人口在北宋初期大幅增加,也使當時的社會更穩定。


精選文章: 氣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