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山者,眾生仰視,草木所依,鳥獸所棲。出雲道風,嵷乎天地之間。浙南小城遂昌就在這片山、雲、水、氣、風所蘊結成的大美之地。巍巍寰宇間,山以厚德載物,不役於物,亦不傷於物。谷間水汽凝聚成雨,甘霖遍灑山中梯田,有屋舍隱約於雲海,卻可聞阡陌間牛鈴叮當。萬物生,坐看雲卷雲舒,花開花謝……

田間有屋舍儼然,泥牆黛瓦,犬吠雞鳴,翠竹山泉環繞
南尖岩,醉眼坐看風雲起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濕潤得幾乎捏得出水來的空氣裡,山路亦不再成為跋涉。紗籠般的霾,時不時地在某個彎角飄然而至,將車窗外的中國傳統山水長卷迷離成一幅難以琢磨的印像派作品。山路一邊,高大的櫟樹出芽顯然比山下要晚得多,嫩黃綠的葉尖上顫顫巍巍地綴著雨點,不忍滴落。如山鷹般盤旋在或急或緩的山間小路,幸得山澗相伴,淙淙然千徊百轉,迤邐而行,倒也不甚寂寥。
漸至山頂,則水汽愈盛,幾不可辨方物,惴惴然登得山頂,茫然四顧,如墜開天辟地之混沌。躑躅於空谷小徑,忽見小亭築於孤岩之上,山雨欲來,正可小避。一時風雨驟至,摧枯拉朽之勢,呼嘯於山林幽谷,目之所及,皆迷離空濛。丈余之外,無可辨之物,唯風聲雨聲不絕於耳。雨若珠落玉盤,爽利卻來去無蹤。霎時雨住,風卻不欲止,只把雲來戲弄,勾、卷、散、疏,任由造化擺布。
水汽漸濃,陰霾已成雲海之勢,借山風凜冽,如浪洶湧而至,萬般變幻。忽勁風驟起,掃去亭外雲濤,但見百丈余高之石柱,壁似斧削,巍然而立,又如巨艦之桅,於怒海狂濤中,時隱時現。疾風似刃,有劍客蕩滌乾坤之力,雲海稠密,繞指之柔,亦不敵風刃之萬一,只在萬千幻化中,泄露其行蹤。暮色漸緊,風亦愈烈,雲海被撕扯得支離破碎,小亭外即是懸壁萬丈,人如鯤鵬翔於天宇。頃刻間霧破雲開,但見山岩聳峙,谷底澗水潺潺,鳥鳴啾啾。綠意蔥蘢間,有霧靄似霓裳般若隱若現。谷中梯田累累,趨勢而上,因山中耕地珍貴,寸釐皆加以善用,數代經營不輟,方得今日之巍巍大觀。田間有屋舍儼然,泥牆黛瓦,犬吠雞鳴,翠竹山泉環繞,有五柳先生桃花源之意。遠山如黛,雲蒸霞蔚,洗山之後的清朗有混沌初開的純淨,天上人間,僅咫尺之遙。
神龍谷,閑來石上臥聽泉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智者動若脫兔,仁者靜如處子;智者常樂,仁者長壽。神龍谷中山水皆秀,山為眉峰聚,水是眼波橫,欲問向何邊?眉眼盈盈處。城中芳菲已盡,山中杜鵑正盛,谷中有石徑蜿蜒,拾階而上,岩壁間猴頭杜鵑粉若初霞,枝干遒勁老辣,覆以青苔,燦然可喜。巨岩疊積,巍巍欲墜,令人嗟嘆造化之力。岩間有清泉奔流,經年累月,洗得石皮如鏡,光可鑒人。水至山谷稍平坦處,涓涓緩行,菖蒲得其滋養,郁郁蔥蔥,滿目綠意。溪彙深潭,魚兒追逐嬉戲,其影綽綽。翠鳥卻立於潭邊枯枝,伺機而動,忽而縱身撲水,漣漪未盡,魚兒已於其喙間徒勞掙扎。水至絕壁,一改溫順柔美,頃刻咆哮而下,聲色俱厲。行至瀑底,一時亂瓊碎玉,人相對而不聞其聲,衣衫盡濕。絕壁之頂有小亭翼然,近可觀瀑聽風,遠則眺竹海無垠。群峰聳峙,僅有狹長谷地供人耕作,犁田采筍,卻也陶然自得。水復順山勢而下,歸於平靜,淙淙流於石間、彙於深潭。山壁琢有棧道,人行其間,如雲中漫步,看山中澗水,或疾或徐,或咆哮奔流,或千徊百轉,自山頂而下,飛瀑疊疊,其聲百裡可聞。間有草舍小亭,絕似天然山水長卷,師名家,不若師諸造化,誠然。
遂昌旅游實用攻略:

岩間有清泉奔流,天然的油畫小品
位置:
遂昌縣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是個歷史悠久的山城小縣,山多水豐,植被覆蓋率極高。《牡丹亭》的作者湯顯祖亦曾遂昌為縣令,自然、人文資源都很豐富。
交通:
有多條高速可直達遂昌,以省會杭州為出發點:自駕車路線:杭新景高速(杭州南入口)———杭新龍高速———龍麗高速———遂昌/S51/龍泉———遂龍公路———車站路———遂昌,全程253公裡。約兩個半小時車程。
推薦:
南尖岩和神龍谷是遂昌最為推薦的兩個旅游目的地,可觀山城山水之精華。南尖岩還是聯合教文國科組織授予的“國際攝影創作基地,以雲海、天柱峰、梯田、古村為勝,在攝影圈裡,如雷貫耳。神龍谷除了山、水、瀑、花,更是觀鳥愛好者的伊甸園,這裡豐富的林鳥資源足令觀者大呼過癮。
拍攝:
以6月—7月為佳,浙南山區進入梅雨季節,山谷中水汽充沛,形成雲海奇觀的概率很大。南尖岩附近的梯田亦開始放水,霧破雲開之時,近可觀天柱峰聳峙,遠可賞梯田如山之指紋。器材上,17-35超廣角鏡頭、70-200中長焦就足以應付絕大多數場景。需要注意的是,雲海占多數畫面時,需要增加一定的曝光值。一早一晚的光線最佳,雲海的概率也最大,但這時的光線都比較暗,建議備上三角架,提高作品質量。
住宿:
南尖岩和神龍谷都有比較完善的接待設施,各種檔次的賓館和農家樂可供選擇。南尖岩景區建有攝影長廊,拍攝雲海極其便利。山上水汽大,攝影器材要做好防潮措施,御寒衣物也必不可少。
手信:
遂昌竹炭、石練菊米、龍谷麗人名茶、遂昌烤薯、遂昌良渚黑陶、小忠冬筍都是較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