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名而去,尋找從化雲台山下那戶“宣星人家”,原來已隱在青山綠水之間。大凡大戶人家,或是能流傳下來的非凡人物的故裡,多數是風水寶地,臨水、靠山,成為最基本的條件。來到從化宣星古村,村前是一眼碩大的池塘,池水清澈,進入村落需跨過一座三眼橋,當地人雅稱其為“情人橋”;池塘的左側有一棵有數百年樹齡的參天古桕樹,也被美其名曰:鴛鴦樹。

宣星古村村前是一個碩大的池塘,池水清澈,進入村落需跨過一座三眼橋,當地人雅稱其為“情人橋”。
宣星人家,門口的牌子上寫清楚是海珠區援建的一個“農村景區”,對於一個目前還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村落,最大的特點是戶戶相通、家家相連,雕刻藝術仍保留得很是完善,但同樣存在“空心村”的問題,人走房空,多數庭院已是荒草叢生了。
珍貴的木刻門神
在我們的常識裡,大門神一般都是秦瓊、尉遲恭,但是宣星古村中的“劉氏宗祠”大門神,則是高高大大的三國著名人物———關羽、張飛兩員大將,虎虎生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概,木刻的立體化更形像、更逼真,讓人過目不忘。

“宣星人家”牌坊。
門神是“年畫”的代言人、化身,幾乎所有見識過的門神都為年畫一般地貼或直接畫在大門上,以前人們干脆將“門神”稱為“紙畫”或“畫貼”。但劉氏宗祠的門神則采用了非常高大的木刻形像,這讓人十分意外。對於這個困惑,暫時還找不到資深的專家進行解惑,但從關公與張飛不怒自威的逼真雕刻中,可以想像到,這正是主人家所寄托的某種想法或主人的敬畏之情。
作為劉氏後代,先祖劉備尊崇的兩位兄弟,主人家自然奉若神明,因此讓他們成為自家的守護神,又有何不可?將家門交付給他們守衛,自然比秦瓊、尉遲恭更來得順理成章吧,何況還是兩名猛將。
多學了幾個文字
古村落臨水的牆面上有兩幅字,很值得端詳:百福字圖與百壽字圖,這一共200個字中,估計很大比例是我們認不全的,就是再如何“會意”也估計難以意會。
你看,牆上的那個菱形,難道也能算是一個漢字?按排序畫了幾頭鳥,難道屬於同一個漢字?一叢卷草的模樣,也是表達同樣的事情嗎?圖畫、文字,高超的想像力直達我們祖先的美好意願:或許是借助鳥類的長壽、花草樹木的自然舒展來比擬“長壽”的真意。
古村落的生命內涵同樣如此,都是借助寓意來告誡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能時刻行走在即將老化的、時刻走向老化的、漸入歷史塵埃的風物之中,或許,彼此都能獲得新生,建築重煥真顏,而我們獲得真知。
大豐門漂流
又到玩水的季節了,漂流成為“濕身”的重點,盡管有“暴曬”、“被潑水”等“極端危險”,但仍擋不住清涼一夏的誘惑,那種酣暢淋漓,自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來到了從化,不“濕身”說不過去。這個季節選擇漂流的透心涼,實為首眩於從化的溫泉鎮前往增城的大豐門漂流景區相對順路。

“壽”字的不同寫法。
車行到半山腰之後,便只能步行。通往漂流游客中心的路很長,從停車場上山,導游說步行5分鐘,實際這是“發展商的計算方法”,估計飛機航程都不僅5分鐘。當天剛下過暴雨,擔心棧道太滑且有山泥滑坡等危險,於是只能選擇走“盤山道”。盡管綿長,且一路在“5分鐘”的提示下一直張望不到邊,但勝在一路風景不錯,越接近“游客中心”,樹木越討人喜歡。山路夾道,有剛剛掛果的楊梅、荔枝,還有玉蘭花,勝景逐漸分散了爬山艱辛的注意力。

“壽”字的不同寫法。
山巒與樹林在暴雨的衝刷之後,整個背景顯得格外清新,連天空的臉色也藍得特別透徹。漂流水量很足,景區都不給船槳了,只需靠水力的作用、漂流道的慣性,橡皮艇便能順勢而下。5米的落差並不嚇人,50米的落差能讓人心髒吃緊,據說大豐門漂流100米的落差都有,但此趟並不敢嘗試。
自駕:廣州市區機場高速,三元裡入口→機場高速北延線→機場北出口→街北高速→街口出口→105國道→335省道→派潭鎮→大豐門峽谷漂流(看到金葉子後,靠右上山,山腰處便能看到大豐門氣派的門坊)。
流溪綠道騎行
“流溪綠道”屬於廣東省的2號綠道,從太平鎮與花都區交界處至良口鎮黃龍帶,全長62公裡。流溪綠道主打“觀賞百景、體驗活力”的低碳概念,自行車道與步行道、綠化景觀相結合。
自駕交通:機場高速→街北高速→從化→105國道往新豐方向→宣星路口向右行1公裡即到。
從化宣星人家
宣星人家,又名宣華古裡,位於從化雲台山腳下,獨特的原居住地貌青磚古瓦,原生態的歷史年代大宅,劉姓宗祠、古屋石巷、商埠老街,還是現代影視拍攝基地。據說是始建於元末明初的古村落,原居住著千余名劉氏家族(漢高祖劉邦之七十世孫劉瑋)的後代。
Tips:
自駕:廣州市區機場高速,三元裡入口→機場高速北延線→機場北出口→街北高速→街口出口→105國道→105國道“宣星人家”路口轉入1公裡(往石門公園途經),一類車共路費40元。
特產、手信:從化蜂蜜,現在是荔枝蜜的季節。要檢驗真假之後才能放心購買,現在多數售賣的都是摻雜了糖漿的蜂蜜。據當地導游介紹,檢驗蜂蜜的方法很簡單,用一個平底碟子,倒入些許冷開水,一勺蜂蜜,將碟子平行地左右搖動,數分鐘之後,蜂蜜呈現蜂巢形狀的,即為真正的蜂蜜。(采寫、攝影:南都記者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