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使垃圾焚燒更清潔——二噁英排放遠低歐盟標准

環境保護

導讀 中國科技網訊 1月16日,“垃圾衍生燃料RDF-5發電工藝改造工程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房慶說,垃圾衍生燃料RDF-5發電技術通過了中國節能協會組織的專家組審核,此次應用於實際工程中,將促進廢棄物的資源化,實現節能減排。 據悉,該技術還經過50—100噸/日中試,並通過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現 ...

中國科技網訊 1月16日,“垃圾衍生燃料RDF-5發電工藝改造工程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房慶說,垃圾衍生燃料RDF-5發電技術通過了中國節能協會組織的專家組審核,此次應用於實際工程中,將促進廢棄物的資源化,實現節能減排。

據悉,該技術還經過50—100噸/日中試,並通過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現代分析中心”對二噁英類物質檢測、“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分析測試中心”常規尾氣檢測、中國化工研究總院對燃料燃燒的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其二噁英排放遠低於歐盟排放標准、尾氣各指標遠低於國家標准等。

據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總產量已超過2.9億噸,並以每年8%—15%速度遞增。但由於我國生活垃圾沒有分類,品質較差,有成分復雜、熱值低、水分高等弊端,急需合適垃圾特性、更清潔高效的新焚燒技術。

深圳市恆信華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敏恆說,“垃圾衍生燃料綠色能源化產業技術”包括垃圾分先、熱能發電、尾氣洗滌淨化、滲濾液熱處理、飛灰處理等六大系統。自主研發的“垃圾脫氯”“滲濾液處理”等綜合控制技術,使焚燒垃圾無需添加輔助燃料,節省常規能源,還大幅提高了發電量;能有效控制燃燒中二噁英類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產生;目前其設備已全部國產化。(記者 李禾)


精選文章: 環境保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