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如何戰勝口吃的時代劇情片《國王的演講》共獲得12項奧斯卡提名
3月1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雜志報道,講述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如何戰勝口吃的時代劇情片《國王的演講》共獲得12項奧斯卡提名,成為本年度最受學院評委青睞的提名影片之一。隨著這部影片的熱映以及在奧斯卡提名之爭中的大獲全勝,人們也開始將目光聚焦在口吃上。令醫學專家們感到欣慰的是,在描寫喬治六世的口吃以及如何戰勝口吃過程中,這部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尊重科學,而不是胡編濫造,亂拍一通。
美國馬裡蘭州大學帕克分校心理語言學家奈恩•拉特納表示,研究人員仍不清楚口吃如何在童年時代形成。雖然全世界只有1%的人患有口吃,但卻有多達4%的人可能在童年時代出現口吃。對於這種疾病,現在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治愈手段。
《國王的演講》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電影人將鏡頭對准口吃給社交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上。正如影片所展現的那樣,未來的喬治六世國王在當著數千名英國公眾發表演講時因口吃蒙羞。這種蒙羞不僅導致口吃者面臨巨大壓力和產生負面情緒(例如缺少自信),同時也會因為試圖更頻繁發表演說導致他們遭受反效果。
拉特納說:“《國王的演講》告訴人們口吃絕不僅僅是說話重復那麼簡單,這一點符合科學事實。口吃會讓人陷入極大苦惱之中,是一種嚴重的溝通障礙。”2月20日,美國科學促進會在華盛頓特區舉行會議,在此次會議的一場名為“從弗洛伊德到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揭開口吃的謎團”的專家討論會上,拉特納提到了這部影片。
但在科學講述口吃的同時,《國王的演講》也犯了一些最容易犯的錯誤。根據影片的描述,喬治六世的口吃在一定程度上與過於嚴厲的父母和童年時的創傷有關,但實際上,這兩個因素在口吃形成中似乎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拉特納解釋說:“我們尚未發現任何確鑿證據,證明這些因素確實與口吃形成有關,反證倒是發現很多。幾乎每一個父母都問我,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因為公眾普遍認為口吃的形成與父母有關。” 但他同時也指出,父母的影響確實會讓孩子的口吃越發嚴重。為了讓孩子擺脫口吃困擾,父母應盡早尋求幫助。
早期治療能夠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有多達80%的孩子在2到5歲時徹底告別口吃。然而,一些孩子盡管接受治療,但可能終生要與口吃為伴,他們的口吃似乎擁有堅實的遺傳基矗拉特納說:“我們現在知道口吃是一種具有高度遺傳性的疾病,很多口吃者的親屬同樣忍受這種痛苦。”
影片中,喬治六世在醫生萊昂內爾•洛格的幫助下,同時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戰勝了口吃。影片同時也承認在童年後對口吃進行治療是控制這種疾病所必需的。拉特納說:“喬治國王一生口吃。他是一個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像的演說家,一個從容的演說家,同時也是一個快樂的演說家,但他從沒有真正擺脫口吃。”
影片中出現的很多療法現在仍在使用。例如,洛格將單詞分組而後讓這位國王連起來說,幫助他遏制當眾講話時的恐懼心理,將音樂開得很大以分散國王的注意力,同時想辦法幫助他樹立自信。此外《國王的演講》中同樣提到了當時采用的一些無效的療法,例如說話時嘴裡含有一塊石頭,用詛咒的方式把話講出來。值得一提的是,洛格還建議國王戒煙,這是一個積極的做法。拉特納說:“我們並不認為詛咒能夠幫助你順利把話講出來,更不會讓你成為一個健談的人。有一點是確定的,吸煙絕不是一個好習慣,應該戒掉。”(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