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

地理雜談

導讀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江西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的佛教和道教廟觀,代表理學觀念的白鹿洞書院,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彙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聯系的文化景觀。 中文名稱:廬山國家公園 英文名稱:Lushan National Park 編號:200-015 廬山於199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 ...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江西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的佛教和道教廟觀,代表理學觀念的白鹿洞書院,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彙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聯系的文化景觀。

中文名稱:廬山國家公園
英文名稱:Lushan National Park
編號:200-015

廬山於199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廬山位於中國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東接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是座地壘式斷塊山。相傳在周朝時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為舍,由此而得名。廬山區長約25公裡,寬約20公裡,山體總面積3O2平方公裡。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群峰間散布有許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澗,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廬山是一座集風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為一體的千古名山,自然與文化積澱非常深厚。白鹿洞書院歷史悠久, 以其深遠的學術文化底蘊而影響著一代代的學子。

廬山具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的誕生地,遺留著末次冰期時由古季風環流產生的獨特的風沙丘群。本區地質構造復雜,形跡明顯。廬山是第四紀強烈上升的斷塊山,周圍斷層頗多,特別是東南部和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規模較大,北部以扭曲構造為主要特征,形成了一系列秀麗的嶺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則由一系列的斷層崖,形成雄偉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門澗等。山地中分布著寬谷和峽谷,外圍則發育著階地和谷階。山上和山麓地帶都存在著古地面。在廬山與長江的交接地帶、鄱陽湖的形成與擴張、塑造出一系列獨特的湖濱地貌,與之相連,長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變,湖洲交錯的鄱陽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種地貌的彙集,表現出極高的地理地質科學價值與旅游觀賞價值。

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眾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岩洞等,形成了奇特瑰麗的山岳景觀。現主要有12個景區、37個景點、230個景物景觀。其景點主要包括五老峰、三疊泉、含鄱口、蘆林湖、大天池、花徑、如琴湖、錦繡谷、仙人洞、小天池等。

廬山早有“神仙之廬”的傳說,水氣繚繞的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雲霧彌漫。廬山處於亞熱帶季風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宜人,年降水量可達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則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溫差大,雲霧多,千姿百態,變幻無窮。廬山的年平均霧日多達191天,彌漫的雲氣為廬山平添了許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良好適宜的自然條件,使廬山植被豐富,呈垂直地帶性分布。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頂分別生長著常綠闊葉林,常綠及落葉闊葉混交林。據不完全統計,廬山植物有210科、735屬、1720種,分為溫帶、熱帶、亞熱帶、東亞、北美和我國7個類型,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

在人文方面,廬山也具有較高的價值。晉代高僧慧遠(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東林寺,開創了佛教中的“淨土宗”,使廬山成為中國封建時代重要的宗教勝地。公元5世紀,南朝道士陸修靜在廬山開創道教南天師派。唐代馬祖道在山上開創佛叫臨濟宗和溈仰宗,影響極大。到宋代,廬山有寺廟多達361座。明清以後,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在廬山建堂傳教。經過1600年的發展,廬山已形成一山兼聚五教的罕見現像。

創建於公元940年的廬山白鹿洞書院,曾被譽為“海內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是中國古代教育和理學的中心學府,是我國宋代最高學府之一,與當時的睢陽、石鼓、岳麓書院齊名,合稱“天下四大書院”。宋代著名的理學大師、教育大師朱熹,曾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的准則,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響。白鹿洞書院經歷了從唐末的興建到南宋的興盛以及明清時期的衰敗和復蘇,往日的輝煌已經一去不再,不過其深邃的思想內涵仍然在影響著後輩,而其濃厚的文化底蘊也使廬山成為一座舉世聞名的文化名山、教育名山。

廬山上還薈萃了各種風格迥異的建築傑作,包括羅馬式與哥特式的教堂、融合東西方藝術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築,以及日本式建築和伊斯蘭教清真寺等,堪稱廬山風景名勝區的精華部分。

遺產價值

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1點中對於文化遺產的說明:“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以及第二條第3點中對於自然遺產的說明:“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廬山不僅具有秀美的以“奇、秀、險、雄”為特色的自然風光,而且還具有廬山山水詩文化以及白鹿洞書院這樣的文化價值深厚的歷史場所,還有各式迥異的異國建築,故符合對於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定義。另外更加突出的是,白鹿洞書院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書院,文化意義和教育意義深遠,彰顯了廬山文化名山、教育名山的特色,故廬山還被評為“文化景觀”。廬山不僅因其“匡廬奇秀甲天下”這樣極具特色的自然景觀而聞名於世,還以白鹿洞書院“海內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這樣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意義而具有典型性和獨特性,因此而言符合遺產的真實性標准。另外,廬山的秀麗景色千百年來一直保存完好,愈發地優美動人,而白鹿洞書院也得到了很好的崇仰與保護,至今猶存,因此獨具完整性優勢,符合遺產的完整性標准。廬山作為世界文化景觀,將會收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贊揚。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