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分析與規劃經典內容提要

人文地理

導讀1、區域:是一個空間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間的、以不同的物質客體為對像的地域結構形式。其基本屬性:(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並占有一定的空間;(2)具有一定的範圍和界線;(3)具有一定的體系結構形式;(4)區域是客觀存在的。 2、區域的高度相關性:一是區域內部間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並以這種一致性或相似性區別於其他區域,稱為勻質區域;二 ...

1、區域:是一個空間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間的、以不同的物質客體為對像的地域結構形式。其基本屬性:(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並占有一定的空間;(2)具有一定的範圍和界線;(3)具有一定的體系結構形式;(4)區域是客觀存在的。

2、區域的高度相關性:一是區域內部間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並以這種一致性或相似性區別於其他區域,稱為勻質區域;二是結節區,或稱功能區、樞紐區,它是由區域內的核心以及與其功能上緊密相連,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圍地區所組成。

3、區域的本質特性:一是整體性,使區域內部某一局部的變化會導致整個區域的變化。二是結構性:區域的構成單元,按一定的聯系產生結構。具有層次性、自組織性、穩定性。

4、區域科學:是用各種近代計量分析和傳統區位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由區域或空間的諸要素及其組合所形成的差異和變化的分析入手,對不同等級和類型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等問題進行研究的一門應用學科,是一門有關區域或空間系統的治理、開發、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學科。研究對像:區域是一個能動的機體或區域系統。

5、區域科學研究的內容和任務:(1)對影響區域發展的各種要素及其綜合效益進行分析,從而研究各種社會經濟現像的時空規律;(2)研究區位、聚落、城市化地區和全球性區域系統以及人類居住方式、經濟活動、資源有效利用在自然環境背景下所有活動的地域差異;(3)對存在於區域內的各種行為單位利益及價值觀念的矛盾和衝突以及區域的社會、政治、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間的相互影響進行分析,並系統地探討解決區域發展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的方法,提出區域發展的優化模式。

6、區域發展的新變化和區域研究的新動向:(1)改變區域資源的觀念:信息資源和人才觀念;(2)擴大區域研究範圍:從參與市場競爭的角度和運用新國際勞動分工的理論,強化區域的基礎設施和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區外、國外的資源、資金、技術、人才,建立起內外結合的經濟運轉系統,促進區域的發展;(3)確立可持續發展思想:成為區域研究的主題,其基本原則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是區域發展的主要目的。

7、區域規劃:指在一定地域範圍內對國民經濟建設和土地利用的總體部署。區域規劃的發展過程:(1)資源開發;(2)加快落後地區發展,加強地方城市建設、解決區域之間平衡問題;(3)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

8、區域分析:對區域發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背景特征及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區域內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間和區域間相互聯系的規律。主要內容包括:(1)區域發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分析;(2)區域經濟分析;(3)區域發展分析。

9、區域分析方法:(1)地理學的比較法:常用實際考察法、統計圖表法、地圖和遙感技術法等;(2)經濟學的分析法:均衡分析、動態分析、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投入產出分析、邊際分析、實物分析、價值分析、結構分析等;(3)數學的模擬法:數理統計(回歸分析、趨勢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隨機過程分析)、運籌學(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圖論)。

10、區域發展的條件分析:自然資源、人口與勞動力、技術條件。

11、自然資源:存在於自然界,能被人類利用並能產生經濟或社會價值的自然條件。其特性如下:(1)有限性:自然資源的數量供應與人類不斷增長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經濟學觀點看自然資源存在希缺性;(2)區域性:任何一種資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無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都有明顯的地域差異;(3)整體性:每一個區域的各種自然資源要素彼此有生態上的聯系,形成一個整體,即自然資源生態系統。

12、自然資源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1)自然資源的數量多寡影響區域生產發展的規模大小;(2)自然資源的質量及開發利用條件影響生產活動的經濟效益;(3)自然資源的地域組合影響區域產業結構。

13、區域自然資源評價原則:(1)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生產布局的要求出發才能避免盲目性;(2)綜合分析與主導因素重點分析相結合;(3)必須在現代技術可能性的基礎上論證經濟的合理性。(4)從保護自然資源、保持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評價自然資源。

14、區域自然資源評價的方法:(1)量的評價:服務年限和遠景需求量;(2)質的評價:技術上的可能性、經濟上的合理性、需求上的迫切性;(3)關於自然資源的地理分布特征與地域組合特征的評價:地理分布影響到其被開發利用的先後次序和開發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地域組合評價有利於揭示自然資源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4)關於自然資源的可能利用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經濟前提;(5)關於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效應的評價。

15、人是具有多種自然、社會屬性的綜合體,其集生產、消費於一體,是進行社會活動,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主體。作為生產者的人口即勞動人口,必須具有一定的體力和技能與經驗結合而形成的勞動能力。

16、作為生產者,人口對區域發展的作用:(1)區域勞動人口的數量影響區域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規模--生產規模的大小;(2)區域人口的素質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區域產業的構成狀況;(3)人口的遷移與分布影響區域生產的布局。

17、作為消費者,人口對區域發展的作用:(1)人口的數量及其增長影響區域市場的規模、勞動力資源的供給及擴大再生產的投資的供給。(2)人口的素質影響區域消費結構,進而影響區域生產結構。(3)人口的遷移及分布影響消費市場的分布。

18、區域人口與勞動力分析:(1)區域人口數量分析:性別構成、年齡構成、職業構成、民族構成(2)人口增長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長: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3)人口質量分析:人口的身體素質、人口文化技術構成、人口的思想素質;(4)勞動力供應分析:適齡就業人口、未成年就業者、老年就業者、求業人口、就學人口、家務人口、軍隊服役人口、其它人口。(5)人口的分布分析:人口密度、人口比重。

19、適度人口指與一定時期內工業生產活力所可能達到的最高水平(即最高人均收入)相適應的人口。

20、人口承載力:一個國家或地區資源承載力是指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能源和其它自然資源以及智力、技術等,在保證與其社會文化准則相符的物質生活水平下能夠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21、人口適度和人口承載力問題的出發點:人口發展必須與區域物質資料的生產和資源的供給水平相適應,必須與生態系統的載荷能力及其動態平衡相適應,人口數量的增長還必須與質量的提高相適應。

22、研究適度人口應注意:(1)因地而異;(2)因人口的消費標准而異;(3)因經濟生產力的技術水平而異;(4)因時間而異。

23、技術:是人類改變或控制客觀環境的手段或活動。

24、技術條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1)技術改變自然資源的經濟意義:技術先進,利用範圍越廣,經濟價值越能充分體現;(2)技術的進步有利於減少區域發展對非地產資源的依賴程度;(3)技術的進步推動了區域經濟結構多樣化;(4)技術進步還為區域勞動就業開辟了廣闊的出路。

25、技術引進:關於制造產品、應用生產方式、提供服務的系統知識的轉讓,但不包括貨物的單純買賣或租賃。它是從國家的角度看技術轉讓。技術轉移:從地區的角度來看技術轉讓。

26、技術轉讓或轉移的優點:(1)可以避免漫長的探索過程,為發展羸得時間;(2)可以節約大量的科學研究和試制費用;(3)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4)有助於培養科技人才。

27、技術轉移或轉讓分類:(1)按方式與途徑:無償轉讓(不需付出報酬)、有償轉讓(需要支付轉讓費用)。(2)類別:簡單的技術轉移、吸收型、垂直、水平。

28、影響技術轉讓和轉移的因素:需求障礙、資本障礙、自然資源障礙、勞動就業障礙、技術人力資源障礙、規模障礙、基礎設施障礙、文化障礙、時序障礙。

29、技術選擇標准:高產出、社會極限生產、高積累、時間系列。

30、中間技術:發展中國家宜采用易推廣、消化的,比那些最新和最先進的資本密集型技術更簡單、更廉價、更易於維修,同時比初級原始技術更優越的適用技術(符合引進國或區域的特殊條件而且能取得最大效果的技術)。

31、衡量技術是否為適用技術的目標:環境目標、社會目標、經濟目標。

32、技術選擇的原則:(1)有利於提高當地的技術水平;(2)有利於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3)新技術必須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趨勢並同時考慮市場容量問題;(4)應滿足保護環境和維持生態平衡的要求。

33、國民生產總值:一個區域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規模。國內生產總值:一個區域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民生產總值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外區域的勞動者報酬和資產收和減去支付給外區域的勞動者報酬和資產收入。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收入概念,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生產概念。

34、聯合國規定不發達國家的三項標准:(1)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低於250美元;(2)制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低於10%;(3)識字人數占全國人數的比重低於20%。

35、以國民生產總值為指標進行區域分析時,既要考慮總量指標,也要考慮相對量(人均)指標,總量指標反映了一個區域的整體實力,相對量指標則反映了一個區域的個體平均水平。

36、聯合國社會發展研究所UNRISD的指標體系:(1)出生時的預期壽命;(2)人口中在2萬人以上居民點居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3)人均每天動物蛋白質消費;(4)中小學入學人數總和;(5)職業教育入學人數;(6)每千人報紙發行份數;(7)每一居室平均居住人數;(8)職業人口中有電、水、煤氣的人的比例;(9)工薪收入者在整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0)每個男性農業勞動者的農業產量;(11)人均電力消費;(12)人均鋼材消費;(13)人均能源消費;(14)制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15)人均外貿額。前九項是社會指標,後六項是經濟指標。

37、物質生活質量指數PQLI的指標體系:由一些容易獲得並能夠反映大多數人的不同基本需要的一系列指標組成的較為簡便的綜合指數,包括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識字率等。主要用來衡量居民的生活狀況和大多數人的基本需要的滿足程度,不能充分地反映居民生活質量的好壞。

38、劉再興的9項指標體系:區域經濟總規模、經濟增長活力、區域自我發展能力、工業化結構比重數、結構轉換條件、人口文化素質、技術水平指數、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質量。指標覆蓋面較大,但經濟指標、生活質量指標份量不足。

39、區域發展的階段分析:(1)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傳統社會階段、為起飛創造條件前提階段、起飛階段、向成熟推進階段、高額群眾消費階段、追求生活質量階段。(2)日本學者關於發展階段的劃分:A、資源大國型: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都豐富;B、自然資源大國型:勞力少自然資源豐富;(3)資源中等型:(4)資源小國型;(5)石油輸出型。

40、自然資源貢獻率=(農業產值+礦業產值)/人口數;人力資源規模=人口數*平均壽命*(接受過初等教育的人口比重+1.39*接受中等教育的人口比重+1.94*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工業化進展程度=制造工業產值/國內生產總值

41、我國學者關於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不發展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衰退階段。

42、珠江三角洲處於成長階段區域經濟發展戰略:(1)擴大優勢產業部門,充分利用規模經濟,降低產品成本,增強價格競爭力;(2)圍繞優勢產業發展前向、後向、側向的關聯產業;(3)不斷增植新產業,發展第三產業;(4)沿若干開發軸線培植新的或次線的增長極。

43、產業結構:國民經濟中各產業部門之間的相互組合關系。內容:國民經濟各產業之間在生產規模上的相互比例;各產業之間的相互關聯方式。

44、產業劃分是研究產業結構的基礎,是按一定的標准對社會各行各業進行歸並分類。(1)從社會再生產過程各部門的相互依存關系劃分: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2)根據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的順序對產業的劃分:三次產業劃分;(3)按各生產活動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劃分:主導產業輔導產業、基礎性產業;(4)按經濟活動的各部門資源密集程度的劃分:資源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5)按社會部門的性質劃分。

45、影響結構分析的內容:(1)影響區域產業結構的因素:社會消費、資源狀況、科技水平、基礎與傳統、區際聯系與區域分工;(2)產業結構合理化的條件:充分利用區域資源、技術先進適用、內部協調、應變能力強、經濟效益高;(3)區域產業結構深化趨勢:一二三、一三二、二一三、二三一、三一二、三二一。另外考慮國家產業政策、區域主導專業化部門市場容量和市場壽命、主導專業化部門的技術生命周期、區域資源供應狀況的變化。

46、產業結構分析的方法:(1)偏離-份額分析法:把區域經濟的變化看作為一個動態的過程,以其所在或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為參照系,獎區域自身總量在某一時刻的變動分解為三個分量:份額分量、結構偏離分量、競爭力偏離分量。(2)結構效益分析法:通過計算一些反映經濟效果的指標交運用這些指標對經濟效益好壞的比較來分析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劣。產業結構效益、結構影響指數、效益超越系數、彈性系數、投資產出系數。(3)專業化與綜合發展分析:區位熵、集中系數、結構多樣化指數。

47、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即經濟地域結構,是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空間)組合關系,也是經濟地域的主要物質內容在地域空間上的相互關系和組合形式。具體表現為一個經濟地域內的經濟核心,受經濟核心吸引,影響的外圍地區和由交通運輸網絡組成的網絡地域。

48、經濟地域的空間結構的形成和發展條件:(1)作為區域核心的現代城市的形成;(2)周圍地域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3)網絡系統的發展;(4)外界的影響與作用。

49、空間結構的物質內容:(1)地域空間核心:中心城市,具有組織、集聚、輻射擴散、傳輸等作用;(2)空間網絡系統:各種交通運輸線路與通訊信息線路的地域分布體系;(3)外圍空間:地域空間結構內除去區域核心與網絡之外的所有地域空間,包括核心以外的所有城鎮,也包括廣大的農村和工礦區。

50、經濟活動的空間轉移和擴散:(1)經濟空間轉移和擴散的原因:經濟在各區域發展上的不平衡,表現在總體經濟發達程度的差異上和經濟部門結構和效率的差異上。(2)經濟的空間轉移和擴散的方式:資本投資、技術傳播、勞動力的遷移,逐步擴張擴散方式和跳躍式擴張的轉移方式。(3)經濟的空間轉移和擴散的影響機制:科學技術、聚集與分散、政策、資源和環境。

51、增長極效應分析:增長極是不斷擴大的工業綜合體配置在城市區,並在其影響範圍內引導經濟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它存在於經濟區域內的一個實體,有一個自身成長壯大的過程,在上述過程中可以不斷地向其周圍經濟空間施加影響。(1)主導部門:能有效地吸收新技術、具有高度的增長率、與其他部門有廣泛而強烈的生產聯系;具有回顧影響、前瞻影響和旁側影響。

52、增長極的極化效應;(1)規模經濟:在一定區域條件下和生產技術條件下,某一設施或企業的經營規模的擴大,可產生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的降低,從而獲得經濟利益。(2)區位經濟:某一部門或行業的全部企業都可從由於配置在某一共同區位面獲得經濟利益。(3)城市化經濟:由於把各類經濟活動配置在一起,從而使某一處於一定級別的中心地區位的總體規模擴大,隨之而出現的綜合經濟利益。

53、增長極的擴散效應:增長極改變了區域空間結構並提高了區域的國民經濟實力。對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推動作用,從而使增長極與周圍空間的經濟不平衡性減少的過程,具體表現:(1)形成對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2)創造和擴大了有關部門的產出量;(3)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得到全面、綜合的發展;(4)推動創造發明或有效地吸收國內外先進生產技術;(5)促進進口替代品的生產;(6)構成復雜的社會經濟網絡;(7)解決落後地區的勞動力轉移和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

54、增長極的反波效應:增長極產生對區域發展的不利影響,將抑制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擴大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的空間差異和不平衡性。(1)搶先占用區域內稀缺資源;(2)吸引向增長極區位集中配置並擴大其規模,擠跨周圍地區;(3)吸引高素質的人才;(4)吸引周圍資金。

55、影響擴散或反波效應的因素:(1)增長極的推動型企業隸屬的主導部門的類型及其性質;(2)增長極的推動型企業為核心的工業綜合體系的規模大小;(3)增長極區位所在區域的區域條件(自然、經濟、技術和社會條件);(4)區域決策系統的效率及各級管理部門的相應政策、措施的實施效果等。

56、理查德的擴散效應動態過程:初始准備階段、動量積聚階段、持續穩定階段;反波效應:初始階段、發展階段、協調階段;兩者疊加的時間-效應曲線:起動階段、增長階段、持續階段。

57、成本:生產中已消耗的生產資料、勞動者領取的工資及土地占用費等。

58、成本分析:(1)找出生產成本的所有要素,確定其在成本中的比重;(2)找出不能忽略的必須視之為生產的空間要素的必要條件;(3)剔除可以無須考慮的非空間要素成本。

59、最低成本區位:能獲得最大經濟效益(最大利潤)的企業區位,乃是收入總額與成本總額之差達最大值的區位。

60、空間成本動態分析:當生產的某一空間要素成本發生變化,而其它情況保持不變,會導致贏利空間的變化,如果該要素成本的變化在空間上是一致的,企業的最低成本區位保持不變,如果該要素成本的變化在空間上不是一致的,那麼企業的最低成本區位將會移動。

61、空間要素替代原理:當生產中某一要素的節約額可以補償或超過另一要素的追加費用時,工作區位可以發生移動,並從中獲益。

62、勞動地域分工:相互關聯的社會生產體系在地理空間上的分異,它是社會分工的空間形式,表現為各個地區專門生產某種產品,或產品的某一部分,即區域生產專業化。

63、亞當o斯密的絕對優勢說:每個生產者為了他自己的利益,應集中生產在社會上有利的產品,然後用其銷售所得,去購買其所需的其它所有物品。每個國家都有其絕對有利的,適於某些特定產品的生產條件,而導致生產成本絕對低,叫做絕對利益原則或絕對優勢說。

64、大衛o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說:如果兩地區中的一個能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各種產品,兩國之間的地域分工和貿易也會使雙方均為有利。能較好地解釋地域分工和國際貿易問題,但他單用勞動時間來計算比較利益並不全面,被認為國際貿易的純理論。

65、約翰o穆勒的相互需求論:兩國以兩種產品相互貿易時,這兩種產品的交換比率,在由比較成本決定的幅度內,取決於兩國對彼此產品的相互需求,取決於一國對另一國產品的需求彈性。需求不甚迫切、需求量不大的國家,可以從中多得好處。

66、赫克歇爾o俄林的資源稟賦理論:由於某商品的生產要素,在各地會有相對價格差異,再加上其組合狀況基本一致,不同國家和地區,就會利用對自己有利的生產要素,生產商品輸出,同時輸入那些需用本地稀缺的生產要素才能生產的商品。

67、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論:地理分工是社會分工的空間形式,一個國家或地區為另一個國家或地區勞動,該勞動成果由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使生產地和消費地不在一個地方。經濟利益是地理分工發展的動力。

68、區域優勢:指某個區域在其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條件,由於這些條件的存在使該區域更富有競爭能力,具有更高的資源利用率,從而使區域的總體效益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它是一個空間概念,有明顯的地域性。體現在綜合實現區域發展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上。

69、區域優勢的類型:(1)有形區域優勢: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交通和郵電網絡、市政設施等。(2)無形區域優勢: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經營傳統、勞動者技藝的高低、科教機構的狀況、信息傳遞的方便程度、對外聯系的廣度和方向等。(3)絕對區域優勢:一個區域或城市,從事某種產品的生產,其勞動生產率較另一區域或城市要高。(4)相對區域優勢:不是拿某種產品的成本僅同外區域或外城市比,而且還要同本區或本城市的其它產品比。(5)局部優勢;(6)全局優勢;(7)時間優勢:在一定地域範圍內發展某種生產或產業,開展某種經濟活動的良好時機。(8)空間優勢。

70、優勢的評判標准:(1)地區優勢必須與國家的總體發展戰略目標一致。(2)地區發展優勢只有通過對區域內全部生產發展的有利與不利條件進行綜合評價後才能確定。

71、主導產業:根據國內市場需求、資源狀況、出口前景等選擇的可以此帶動其它產業發展,並由此形成高度化、現代化的產業結構,對經濟發展產生決定意義的產業部門。也就是帶頭產業,能帶動帶動整個區域產業發展的產業或產業群。

72、主導產業對國家和區域發展的意義:(1)能引導、帶動國家和區域全部經濟發展的產業;(2)隨著國內外產業結構演變趨勢和市場變動而有不同發展階段的。(3)一般具有當時階段最高的技術裝備,在開發產品、開辟市場方面應走在最前頭;(4)主導產業一般領先增長。

73、主導產業的判定標准:(1)對區域發展目標的貢獻:A、對相關產業的帶動影響,B、對區域資源的有效利用,C、對區域就業的作用,D、增加價值,E、出口潛力,F、環境影響。(2)競爭能力:A、技術先進程度,B、產品質量水平,C、市場占有率,D、勞動生產率,E、利稅效果。

74、主導產業的確定方法:(1)帶動影響分析--乘數分析:根據乘數理論,增加一筆投資,會帶來大於這筆投資數倍的國民收入。A、回顧影響:對那些向自己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的影響;B、前瞻影響:對新工業、新技術、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現和發現,C、旁側影響:對地區經濟的普遍影響。(2)特爾菲法--層次分析法: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方法,是系統工程對非定量事件定量分析的一種簡便算法。(3)主成分分析法:也稱主分量分析法,是一種利用降維的思想,把多指標轉化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

75、區域產業結構:區域內各種類型的產業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

76、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目標:(1)充分發揮區域優勢;(2)產業結構的整體性與系統性;(3)產業結構的先進性。

77、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的原則:(1)從區域實際出發,與區域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相適應;(2)必須有利於技術進步和經濟效益的提高;(3)有利於加速產業的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的質量,開拓國際市場,增加出口創彙,並為進口結構高級化創造條件;(4)增有助於區域優勢的發揮,在優勢產業基礎上向地區專門化方向發展。(5)有利於充分發揮勞動力的優勢,減輕勞動人口的就業壓力;(6)有利於環境保護和區域環境質量的提高。

78、產業結構優化的方法:(1)因子篩選法:運用數量方法進行建模分析;(2)優化模型的建立:產出最大化目標、消耗最小化目標;(3)計算結果及分析:既符合實際情況,又能使區域快速增長、社會協調發展的方案即為最優方案。

79、區域經濟增長:指區域產品和勞務總量的增長,即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

80、區域經濟總增長模型:(1)哈羅德--多馬增長模型:社會就業量取決於國民收入的均衡狀態,而這種均衡狀態的實現則是投資等於儲蓄。(2)新古典學派的增長模型:經濟增長不僅取決於資本增長率,勞動力增長率,而且還取決於技術進步。(3)新劍橋增長模型:把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結合在一起,論述如何通過收入分配的改變來實現穩定的經濟增長,在經濟增長中收入分配又是如何變化的。

81、輸出導向的增長模型:(1)輸出基地模型:中心論題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始動力;(2)卡爾多-狄克遜-瑟爾沃爾模型:卡爾多認為區域人均產出增長的速度主要取決於區域規模經濟發展水平和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所帶來的效益的高低;狄克遜-瑟爾沃爾將卡爾多的理論變成精確的表達方式,並突出累積因果過程對區域增長的影響方式。

82、二元經濟理論--發展中地區的增長極:經濟是由農業和工業兩個部門構成的。(1)劉易斯的二元理論:包括最低生存費部門(農村部門)和先進部門(城市部門),認為不發達部門才是產生過剩勞動力的根源,不發達部門向先進部門提供廉價、豐富勞動力是經濟發展的關鍵。(2)拉尼斯--費景漢的二元理論:用勞動力需求曲線不變動來表示工業化程度的,而工業化程度是由技術進步決定的。工業化成功的條件是高速增加工業勞動力的需求。

83、經濟增長因素分析:(1)肯德裡克對經濟增長因素的分析:首先估算出這一時期內的勞動力投入量的增加和資本投入量的增加各自對這一時期的產量增長所作出的貢獻,然後把這種貢獻從該時期內實際增加量中減去,剩下來的數值就是技術進步對產量的增長所作出的貢獻。(2)丹尼森對經濟增長因素的分析:勞動力在數量上的增加和質量上的提高、資本在數量上的增加、資源配置的改善、規模的節約、知識進展和它在生產上的應用。

84、區域規劃:指在一定地域範圍內對國民經濟建設和土地利用的總體部署。即人們根據現有的認識,對規劃區域的未來設想和理想狀態及其實施方案的選擇過程。主要任務:根據規劃區域的發展條件,從其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出發,明確規劃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總體建設,包括土地利用、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環境保護等方面作出總體部署,對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的建設項目進行統籌安排,並提出實施政策。目的:發揮區域的整體優勢,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促使區域社會經濟快速、穩定、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85、規劃工作的共同特點:目的性、前瞻性、動態性。本身特點:綜合性、戰略性、地域性。

86、綜合性:(1)規劃內容廣泛,涉及區域內的各個部門、各個方面;(2)規劃思維方法,著重綜合評價、綜合分析論證,強調各部門之間、各地區之間的相互協調,彌補單一部門、專項論證的不足;(3)規劃方案的決策,是多方向、多目標、多方案比選的結果;(4)區域規劃工作隊伍,一般都由多個專業、多個部門的成員綜合而成。

87、戰略性:(1)規劃時間跨度長;(2)規劃關注問題是宏觀的、全局性的、地區與地區之間需要協調的關鍵性的重大問題;(3)規劃指標具有較大的彈性;(4)規劃的實施將對區域各方發生深遠的影響。

88、區域規劃的內容:(1)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戰略依據、戰略目標、戰略方針、戰略重點、戰略措施。(2)工農業生產的布局規劃;(3)城鎮體系和鄉村居民點體系規劃;(4)基礎設施規劃;(5)土地利用規劃;(6)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7)區域發展政策。

89、區域規劃類型:(1)按功能分類:認識性的區域規劃、應用型的區域規劃;(2)按規劃內容的側重點分類:策略性的、物質性的、綜合性的;(3)按規劃區域性分類:區域分類(自然區、經濟區、行政區、社會區)、規劃類型。

90、規劃理論:工業區位論、中心地理論、增長極理論、倒U字型理論、點-軸開發模式、生產綜合體理論等。

91、中國區域規劃的特點:(1)類型多樣,時空尺度不同的規劃互補並進;(2)規劃理論取得突破,規劃內容不斷充實;(3)規劃手段有所改進,規劃方法不斷革新。

92、中國區域規劃的努力方向:(1)加強規劃立法,使區域規劃走上法制軌道;(2)重視市場的作用,加強市場因素的研究;(3)編制可持續發展的規劃,促進區域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4)正確處理定性與定量分析的關系,完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集成方法;(5)加強區域發展政策研究,增強區域規劃的可操作性。

93、區域規劃方法:(1)系統法:區域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區域系統是由相互有聯系的諸要素組成的完整綜合體。基本環節:問題形成、系統分析、系統評價。方法:演繹法、歸納法。特征:整體性、聯系性、分解協調性、動態性。(2)傳統綜合方法: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不斷將系統分析結果加以綜合形成整體認識的一種科學方法。(3)比較法: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從經濟發展總體目標出發,對社會再生產各方面、各環節、各領域的人力、物力、財力的資源和需要進行對比,以調節和處理經濟發展中的不平衡和矛盾。步驟:選擇比較對像、確定比較標准、分析評價。(4)數學模擬法:可以使規劃建立在更加理論化、科學化的基礎上,提高規劃成果的質量和實用價值。

94、區域規劃的程序:(1)准備工作:宣傳發動、組織領導機構、籌建領導班子、籌措規劃經費、規劃區域地圖、制訂規劃工作計劃、培訓工作人員、籌備辦公地點或工作室。(2)規劃工作步驟:現狀調查與資料收集、確定區域發展目標、課題研究與對策、規劃方案設計、規劃方案評估、報批定案、實施階段。(3)區域規劃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重視規劃過程的循環、保持規劃的彈性、定期檢查規劃實施狀況、隨時對規劃作必要的調整或修改。

95、戰略:泛指帶全局性和長遠性的重大謀劃。特征:全局性、長遠性、綜合性、層次性。

96、區域發展戰略:對區域整體發展發展的分析、判斷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決定全局意義的謀劃。核心是要解決區域在一定時期的基本發展目標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主要內容:制定戰略的依據、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措施等。

97、戰略目標:是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戰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戰略期限內的發展方向和希望達到的最佳程度。短期目標(5年左右)、中期目標(10年)、長期目標(20年以上)。注意:目標要適中、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保時期各部門相互銜接、突出重點。

98、戰略重點: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任務。關系到區域全局性的戰略目標能否達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門或項目。考慮內容:競爭中的優勢領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建設、區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經濟轉折時期的關鍵問題或扭轉區域局面的關鍵因素。

99、戰略方針:指實現戰略目標的總的策略、總的原則,是規範地區發展行動的指南。戰略方針要服務於戰略目標,須要簡明、扼要,使人們容易掌握要領。

100、戰略措施:實現戰略目標的步驟和途徑,是實現戰略的手段。制訂戰略措施就是把比較抽像的戰略目標、戰略方針進一步具體化的過程。通常包括實施戰略的相應的組織機構、資源分配、資金政策、勞動政策、產業政策以及經濟發怕控制、激勵、協調等手段。如社會福利、社會文化、環境保護措施。

101、區域發展的理想模式:是一種向往的社會和經濟體系,是一種想像的合理的結構,是當代人們掌握的知識、技術、行為方式對未來發展目標的描述。

102、區域發展目標:(1)總體發展目標:區域發展戰略方案的高度概括,目的在於明確區域發展方向,概括追求的區域理想模式的總體面貌。(2)具體目標:是一系列的指標體系,以總體目標為依據,又是總體目標的具體反映。包括經濟目標(總量、效益、結構)、社會目標(人口構成、人口總量、物質生活水平、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建設目標(空間結構、空間規模、環境質量)。

103、區域地位:是指某區域系統中或同一層次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響。評估區域地位目的在於明確區域在地域分工中所處的位置,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適宜扮演的角色。

104、經濟發展的階段論:傳統發展階段、為起飛創造前提階段、起飛階段、向成熟推進階段、群眾性高消費階段、追求生活質量階段。

105、區域優勢與劣勢:兩者是相比較而言的,確定區域的優勢和劣勢,通常需要兩種比較:區內比較和區際比較。區域優勢包括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產業優勢等。潛在的劣勢轉化為優勢的條件是:技術上可能,經濟上有利、生態上允許、整體上適宜。

106、區域容量:人口承載力的研究,包括水資源承載力、礦產資源承載力、土地資源承載力等的研究便成了區域容量研究的主要內容。土地人口承載力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土地資源,在一定的投資水平下持續利用時的食物生產能力及其所能供養的一定營養水平的人口數量。(人口承載力=土地生產力/人均營養水平)

107、創新:可以看作是一項發明被首次應用於一個新的領域,包括:新技術、新產品、新原料、新市嘗新組織。類型: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制度創新。創新活動要素:機會、環境、支持系統、創新者。具備的條件:專門人才、充足的資金和靈通的信息。特點:突出性、隨機性、偶然性。

108、技術擴散:指創新技術通過市場或非市場的渠道的對外傳播。創新是擴散的基礎,擴散是創新的目的。經歷的階段:介紹階段、擴散階段、成熟階段、衰落階段。

109、總體環境的分析評價:(1)審時度勢,了解世界發展變化的總趨勢;(2)了解全國的經濟發展形勢,自覺接受全國或高層次區域發展戰略的約束;(3)了解周邊地區的情況,分析區域與周圍地區的關系。

110、產業環境分析:產業結構分析、生產狀況分析、產品狀況分析、產品市場狀況分析、產品生產環境分析。產業環境基本上是從同一行業的全體的角度去分析,而企業或公司環境更多的是單一企業或公司的角度去考慮。

111、戰略構想:將對區內發展條件和區外發展環境的分析研究的結果,綜合思考出一條適合未來要走的路。其基本原則是:對區域發展的機會和障礙、區域發展的優勢和劣勢作綜合分析研究。


精選文章: 人文地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