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2001年11月14日17時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處的昆侖山中(北緯36.2度,東經90.0度)發生8.1級地震,震中位於新疆若羌縣境內,距離若羌縣城400公裡,距離格爾木市350公裡。
10月20日,科考隊員在測量2001年昆侖山大地震形成的斷裂情況,當日,中國科學院可可西裡科考隊在庫賽湖兩岸展開科學考察。這是為期50天的可可西裡科考中科考隊首次正式展開科學考察。攝影/劉詩平
中科院可可西裡科考隊於2006年10月18日從玉珠峰腳下的西大灘出發,進入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在昆侖山南麓,科考隊實地考察了2001年發生在昆侖山口西的8.1級大地震的蹤跡。來看記者的報道。
10月18日, ...
(張少泉: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和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和北京地球物理學會,現任中科院科普報告團成員。)
內容提要:人們一聽“地震”就害怕,現在又加了個“大”字,更加可怕。為什麼大地震就那麼可怕呢?多大的地震算大呢?目前能不能預報,我們能不能死裡逃生、減少傷亡呢?這些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聽聽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少泉為我們逐一講解。
1 腳下的地球並不寧靜
首先我們看世紀之交的地震活動。1995年1月17號日本阪神7.5級大地震,這次地震死了五千人,經濟損失是一 ...
阪神大地震發生於1995 年 1 月 17 日早晨 5 時 46 分(當地時間),震中位於日本兵庫縣南部淡路島(北緯 34 度 36 分、東經 135 度 02 分),震源深度 16 公裡,震級7.2級(2001年日本氣像廳修正為 7.3 級),最大烈度 7 度(日本地震烈度表中的最高烈度)。 阪神大地震是一個直接發生在現代化大都市下方的大地震,震源又淺,即為所謂的“都市直下型地震”。它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城市建築、構築物的大量倒塌毀壞和人員傷亡,並進一步引發火災等次生災害。城市交通、通訊、供電、供氣、供水等生命線工程的破壞造成城市功能的喪失或癱瘓,生產、金融、商業等活動的停滯引起災害的連鎖放大反應。地震共 ...
一、土耳其地震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伊茲米特地區發生7.8級地震。地震造成59280人傷亡,其中死亡17890人、傷41390人,損失達200億美元。
二、台灣集集地震
1999年9月21日台灣省南投縣發生7.6級地震。地震造成13711人傷亡,其中死亡2405人,傷11306人,10萬人無家可歸,損失達3000億新台幣,折合約92億美元。
三、印度古吉拉特邦地震
2001年最嚴重的災害地震發生在印度。國際時間2001年1月26日03時16分,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發生7.9級地震。地震造成16480人死亡,15萬人受傷,30萬人無家可歸,受災總人口達1698萬人。震區大量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破壞。公路、鐵路、通訊、供電中斷。8個主要城鎮和1016個村莊受災 ...
公元132年,在京師(河南洛陽)盛傳著一個驚人的消息,說太史令張衡發明了一種儀器,可以觀測到發生地震的時間和方位。但也有人不相信,認為地震發生在幾百裡以外,人怎麼能測出來呢?這不成"決勝千裡之外" 了嗎?
張衡生於公元78年,死於139年,是我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他在數學、天文、地震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張衡發明的儀器叫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據"後漢書"記載,地動儀以精銅鑄造而成,圓徑達八尺,外形像個酒樽,機關裝在樽內,外面按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各設置一條龍,每條龍嘴裡含有一個小銅球,地上對准龍嘴各蹲著一 ...
人類在揭開地震之謎的過程中,伴隨著豐富的想像,產生種種神話與傳說。
大約在12世紀,日本古歷書上有所謂“地震蟲”的描述。1710年,日本有書談及鯰魚與地震的關系時,認為大鯰魚臥伏在地低下,背覆著日本的國土,當鯰魚發怒時,就將尾巴和鰭動一動,於是造成了地震。我國古代對地 震這一特殊災害,也有專門描述。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地低下有一條大鱉魚,馱著大地,時間久了就要翻一翻身,於是大地就抖動起來,鱉魚翻身就是地震了。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地震認識從神話中走出。古希腊的伊壁鳩魯認為地震是由於風被封閉在地殼內,結果使地殼分成小塊不停地運動,即風 ...
地震科學家們真的不如一群癩蛤蟆嗎?是的,他們無法在冬眠幾個月之後照樣活蹦亂跳,也無法頂替農藥除蟲。不過,在地震這一方面,也不見得比蟾蜍更差。
把蟾蜍和地震學家和擺上同一張擂台是有理由的,早在東漢之前,蟾蜍就已經和地震搭上一腿了。相當多的人認為,張衡就曾立此存照,罪證藏在候風地動儀內。對於這個先進到有些超現實的遠古儀器,現在頗多爭論,爭論的根源在於,這個同時改進了渾天儀的混蛋居然沒有留下只字片語,只在《後漢書》中有區區幾百字的外觀描述。雖然我們對其結構原理幾乎一無所知,但至少有一件事可以確定,蹲在地動儀下方的是八只癩蛤螅
將癩蛤蟆 ...
1)加氣混凝土
加氣混凝土是一種輕質多孔、保溫隔熱、放火性能良好、可釘、可鋸、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築材料。早在三十年代初期,我國就開始生產這種產品,並廣泛使用於上海國際飯店、上海大廈、福州大樓、中國人民銀行大樓等高低層建築中。是一種優良的新型建築材料。並且具有環保等優點。 加氣混凝土砌塊一般重量為500-700千克/立方米,只相當於粘土磚和灰砂磚的1/4-1/3,普通混凝土的1/5,是混凝土中較輕的一種,適用於高層建築的填充牆和低層建築的承重牆。使用這種材料,可以使整個建築的自重比普通磚混結構建築的自重降低40%以上。由於建築自重減輕,地震破壞力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