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被海水“粘”住了
100多年前,在大西洋西北洋面上,有一艘漁船正在進行捕撈作業。漁船把網撒到海裡,便拖著漁網前進。突然,船速明顯降低,仿佛從沙灘上奔向大海的人一下水就走不動似的。
船員們大吃一驚,腦海裡立刻閃現出一系列海怪的傳說,莫非自己的船被海怪攫住了,恐怖感立刻籠罩全船。
船長命令全速前進。可是任憑機器怎麼吼,螺旋槳怎麼轉,這船卻一步也不能移動了。會不會是漁網拖住了什麼東西?
船長下令:“收網1
船員們拼命地往上拉漁網。可是,越拉,大家越害怕:從來都是撒開的漁網,今天卻被卷成長長的一縷,仿佛有一只巨手扯著漁網,要把漁船拖向可怕 ...
上歲數的人都知道,民國以前西安城的生活用水是以井水為源。那時的街道,並無排污管道,所以幾乎家家院內都挖有滲井,住家小院往往是水井與滲井並存。更有甚者,牆這面是水井,而牆那面卻是鄰家的滲井,有時木桶打上來的水竟漂有蛆蟲,其污染程度可想而知。西安井水鹹澀發苦,難以下咽;此水也只能供人涮洗而已,洗衣服揩上肥皂都不起沫,人們稱其為“苦水”或“鹹水”。
民國初年,西安倒是有幾眼大井,供百姓食用,像西門的海眼井,南院門的龍頭井,大車巷的輪輪井,皇城內的皇井,小東門外的五道十字井,在當時就是水質較好的甜水井。城西一帶大概與地質結構有關,那一片 ...
澳大利亞在未被發現之前,曾被稱為“未知南方大陸”。“未知南方大陸”這一未知的地名,是公元前一世紀古希腊地理學家托勒密在<地理指南>一書中命名的。托勒密的這一命名及其理論對後世影響極大,15—17世紀的航海家、探險家們,正是根據他的命名和理論,不斷去南大洋尋找“未知南方大陸”,直到1606年才被人們發現和證實,時間跨度近百年,期間歷盡艱辛和曲折。
●最初的探尋
居住在歐洲西南、面對大西洋的葡萄牙人是近代地理大發現的先行者。為了開辟通向東方的航路,早在15世紀初,葡萄牙人就不斷派出船只,沿非洲西海岸向南進行探險活動。1494年他們繞過了非洲最南端的好 ...
相當一部分拉丁美洲國家和地區的名稱都有它們有趣的來歷,了解這些名稱的淵源不僅可以幫我們認識拉丁美洲,而且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我們學習語言,總的說來,它們名字的來由可以劃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是以印第安語命名的。拉丁美洲是印第安人的故鄉,所以這塊土地上的許多地名就理所當然的源於當地人的語言了。比如,在西班牙殖民者一手持劍一手持十字架踏上這片土地前,當地的阿斯特克(Azteca)人就已經在墨西哥高原上生活。他們崇拜的戰神別名叫“墨西特裡”,這就是墨西哥(México)名字的來源,意思是“墨西特裡臣民居住的地方”。居住在美洲文明另一個發祥地——秘魯 ...
●本國人口減少
談到愛爾蘭,我們不得不關注一個關於愛爾蘭人口向外移民的一個話題,因為這是在世界上非常特別的一個現像:100多年來,今天愛爾蘭全國的人口比過去要少得多,而在全世界的愛爾蘭後裔卻多達7000萬人!
由於近現代醫療衛生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現在世界各國的人口絕大多數都比一兩百年前要多。以中國為例,19世紀末的晚清,中國的總人口是4億,1949年達到了6億,今天則高達13億。不過愛爾蘭卻是一個例外。1821年愛爾蘭進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當時的人口是680.2萬(包括北愛爾蘭)。到了1841年,全島人口高達817.5萬,除去屬於英國的北愛爾蘭部分,在今天愛爾蘭共和國的地 ...
有一座20世紀建造的公墓,在它竣工54年後,即被破例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座公墓就是瑞典的斯考西斯希爾科高登森林公墓。
這座森林公墓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以南的恩斯凱德,面積約96公頃。始建於1917年。1940年改擴建後竣工。公墓的設計者是瑞典青年建築師——埃裡克·貢納爾·阿斯普隆德(1885-1940)和西古德·萊韋倫茨(1885-1975)。兩位合作者在1915年公墓工程設計建造的國際競標中拔得頭籌。
斯考西斯希爾科高登森林公墓,格調“清澈、簡樸”,主要設施包括火葬嘗骨灰廳、3座小教堂(信念教堂、希望教堂和聖十字教堂)與矗立於草地上的一座巨大的花崗岩十字架。這座地勢起伏 ...
世界各國的國旗五顏六色、多姿多彩,主要有紅、綠、藍、黃、紫、黑等色。國旗上不同的顏色既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民族精神,也反映了不同的自然環境、人文特征。
在各種顏色中,紅色被用得最多。中、美、法、英、蘇、日等國旗上都有紅色。紅色大都像征先驅的鮮血,像征人民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鬥爭的精神,以及像征國家的興旺發達。
白色代表冰雪,氣候寒冷。大部分地區被冰雪覆蓋的加拿大,其國旗由紅白紅三大塊組成,兩側的紅色分別代表溫暖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間白色正方形上繪有一片紅色的楓葉(楓樹為加拿大國樹),顯示加拿大人民生活在廣闊寒冷的 ...
甜湖:蘇聯烏拉爾有個“甜湖”,湖水有甜味。這是因為水裡有堿和氯化鈉的成分。當地居民喜歡在湖邊洗衣,只要把衣服浸在湖水裡揉搓,不用洗滌劑也能把污跡洗掉。
鹹湖:亞洲西部的死海是含鹽量最多的湖,一升水含鹽272克,湖水比重很大,不會游泳的人也可以躺在湖面上看書。
酸湖:意大利西西裡島有一個酸湖,湖底有兩口泉眼噴出強酸,把整個湖水變成腐蝕性的“酸水”,這種酸水可殺死生物,故也稱“死湖”。
火湖:拉丁美洲西印度群島的巴哈馬島上有個“火湖”,湖水閃閃發光,像燃燒一樣冒著“火焰”,人在湖中游泳能激起火星,信手攪動湖水,頓時,“火花”四濺。這種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