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地理訊 10月1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佛羅裡達諾瓦東南海洋中心海洋生物學家近期利用“約翰遜海洋鏈接二號深潛器”潛入到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域對深海發光生物進行研究,共發現了多種發光深海生物,包括海參、海葵、珊瑚和一個新的寄生蟹物種,這些生物都生活在一千米深以下的海底。這些圖片均是由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塔瑪拉-弗蘭克領導的深海生物研究小組在研究過程中拍攝的。這些最新發現的自身會發光的深海生物看上去就像來自外星一樣。東方扁蝦一種長度為25釐米的東方扁蝦種類名叫“Gastroptychus spinifer”,它們有著非常大的眼睛。它們巨大的眼睛可以幫助其在深海 ...
近日,在非洲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兩頭公像為爭奪配偶展開了20分鐘的搏鬥。它們用像牙相抵,用像鼻相纏。但整個過程看上去卻不像搏鬥,反而像兩只龐然大物在友愛地玩耍。非洲大像每4年交配一次,交配可以在一年的任何時候進行。大像們過著群體生活,到了青春期,公像們便會離群。它們長期獨自生活,只有交配季節才會靠近母像。攝影師Dmitry Stepanov把這兩只搏鬥的公像比作相撲手,他很驚訝為什麼這兩頭龐然大物搏鬥起來會如此溫順。Stepanov說:“它們睡眼惺忪,毫無攻擊性。盡管扭打持續了20分鐘,但是似乎沒有真正的贏家,雙方都沒受傷。這樣的‘玩耍’便是導游 ...
成為孤兒的小像獲得人類的精心照料。小像與寵物狗成為好友,一同外出散步。非洲馬拉維的一只小像在出生僅一周後就與像群失散,成為孤兒。幸運的是,人類收養了這只小像並精心照料,使它健康成長。小像也和人類的寵物狗成了好朋友。據報道,當地野生動物公園的管理人員於數月前發現這只與像群失散的小像。當時這只小像僅出生一周,身體極度虛弱,管理人員決定對這只小像施以援手。在過去的數月中,護理員們精心照料這只小像,與小像形影不離,每小時給它喂兩次配方奶粉。在護理員的照料下,小像的生存幾率由發現時的20%上升到現在的50%。同時,健康成長的小像也與護理員飼養的 ...
環球地理訊 10月15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法國北部城市希伯維列城附近的養蜂場近日收獲了一些神奇的彩色蜂蜜。可是這種彩色蜂蜜卻因為不符合當地蜂蜜產品標准而不能在市場上進行銷售。經過專家調查研究發現,這些蜂蜜竟然不是釀自花蜜,而是因為蜜蜂吸食了廢棄的M&M豆彩色糖衣而生產出來的。1. 彩色的蜂蜜法國北部的養蜂人近日取得了一項非常“具有創新性”的成果:他們可以“制造”出藍色和綠色的彩色蜂蜜。但尷尬的是,這種彩色蜂蜜卻不能在市場上進行銷售,因為它們不符合法國蜂蜜制品的要求標准:因為這種彩色蜂蜜並不是從植物的花蜜中提取的,而且這些彩色蜂 ...
游客在佛羅裡達州海灘發現一枚巨大的眼珠,專家將對其進行DNA檢測。
據央視報道,日前有人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波姆龐帕諾灘發現一顆巨大的眼球,大小猶如一個小孩的頭,引發各界學者揣測。
報道稱,游客在海灘上發現這顆不明生物眼球後,立刻通報有關單位。佛州魚類及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將眼珠冷凍後送至位於佛州聖彼得堡的海洋研究所做進一步分析。
海洋生物學家無法立即確認這是何種生物的眼珠,並期待以脫氧核醣核酸(DNA)檢測分析後得到結果。學者推測可能是巨大烏賊或旗魚的眼球。
委員會發言人塞格森表示,“我還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眼球”,作DNA檢測後才會確定佛州海岸是 ...
亞洲像(右側)和非洲像(左側)背上的毛發
騰訊科學訊(過客/編譯)毛發是哺乳動物區分於動物王國其它動物的關鍵特征,當然還有其它的特征比如說產奶。毛發幫助身體保存熱量,考慮到哺乳動物需要消耗多少能量來保持它們自己溫血,這是非常關鍵的。
而大像通常需要擔心散發熱量而不是保存熱量。現代大像通常居住在溫度能達到華氏122度(攝氏50度)的氣候中,而且自從上一個冰川時代之前它們就只居住在溫暖地區。此外大像擁有大量的肉都會產生熱量,而且很少有身體部分能散發熱量。它們身體占據的體積與身體表面積的比例是所有陸地哺乳動物當中最大的。
科學家們了解到大 ...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老鼠不能改變自己的叫聲,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可能將會改變我們的這一看法
10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研究人員發現老鼠可以根據它們聽到的聲音學習歌唱。研究發現,當一群雄性老鼠被關在同一個屋子裡時,它們會學習協調相互之間的聲調,使之相互接近。老鼠還有一些行為和大腦結構上的機制用於對聲音的學習,這些方面和鳥類和人類非常相似。然而對此也有一部分科學家持有懷疑態度,他們認為現有的證據並不支持這樣的觀點。
在這一領域先前的研究已經發現,當見到雌性老鼠時,雄性老鼠可以唱出復雜的曲調,科學家們注意到這種歌唱行為在他們的求偶行為 ...
美國攝影師約翰(John Cancalosi)拍攝了一組隱匿在自然界中的動物照片。這些圖片乍一看似乎與常景無異,不過是一片樹葉或是枯枝,但近距離仔細觀察,自然界中的這些動物正利用自然背景偽裝,將自己“隱身”其中。
這些動物向人類詮釋了動物與自然的最好融合。攝影師約翰認為,偽裝是動物的一種生存技能,成功的偽裝使動物擺脫了許多麻煩。這些動物極盡偽裝之能,若非仔細觀察,根本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 (實習編譯劉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