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鯨“諾克”
研究人員為“諾克”錄音
這條鯨魚為發出說話一樣的聲音改變了它自己的聲音力學
監聽結果顯示,白鯨諾克發出一個類似於人類語言的聲音節奏,同時其聲音的基本頻率比典型的鯨魚聲音低幾個八度,更接近於人聲。
研究人員在另外兩條和諾克生活在一起、年齡稍大的鯨魚中從來沒有注意到說話一樣的聲音。
諾克是1977年8月從加拿大馬尼托巴省丘吉爾港搜集到的3條鯨魚中年齡最小的。
不幸的是,諾克5年前死亡。它在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基金會生活了30年。但它發出的像人一樣的聲音被永遠記錄下來。
10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相信,一條學會模仿人聲的白 ...
【環球網綜合報道】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21日消息,隨著寒冬的來臨,歐洲的野生動物正在為應對惡劣天氣積極准備著。在白俄羅斯明斯克中央公園 ,有只可愛的小松鼠也不例外,將游客喂給它的堅果全數吞下。
堅果對於松鼠是難以抗拒的誘惑,所以它不再滿足於為了安全只呆在樹上,而是不顧“危險”,趴在女游客的掌心吃那一堆堅果。這只松鼠完全愛上了這種感覺,直到全部吃完才肯離開,卻又急著去尋食另一只手掌上的堅果。它用自己的後腿扣住樹干,前肢擱在游客的手指上,拉長身子,急不可耐的用嘴去咬食物。(實習編譯劉琦)
...
三疊紀大滅絕讓地球上約90%的生物從此消失,包括一些生命力頑強的軟體動物。
10月23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英格蘭利茲大學古生物學家保羅-維格納爾等人最新研究發現,發生在三疊紀早期的地球生物大滅絕緣於地球表面溫度過高,而當前越來越高的地球表面溫度,似乎預示著另一場大滅絕的到來。
三疊紀早期的大規模生物滅絕讓地球徹底淪為了一顆荒廢的行星。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造成這種大面積滅絕的原因是因為地球上大多數生物無法承受地球該階段過高的表面溫度。
在2.47億年至2.52億年前的時期內,地球正在緩慢地從三疊紀大滅絕的災難中復蘇過來。這次毀滅性的滅絕 ...
中新網10月20日電 據外媒19日報道,一只居住在波蘭的小狗蘇妮有望奪得“世界上最小的狗”桂冠。蘇妮出生時僅重45克,3個月後僅有6釐米高,甚至還沒有一個普通手機高。 蘇妮的主人說,她希望小狗能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蘇妮現在僅有約100克重,醫生認為它很難再有所突破。“它剛出生時看起來那麼小,沒人認為它能活下來。”蘇妮的主人安娜說,“它現在是個可愛的小東西,不過在你坐下或走路時都需十分當心。”
據悉,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狗是來自美國肯塔基州的一只名為布布的小狗。蘇妮若想成功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它需要跟布布和另一只僅重170克的小狗競爭——前提是它在一歲前體 ...
德國科學家皮特-賈格爾在對老撾的一個洞穴進行考察時發現的一種奇特的穴居盲蛛,腿跨度超過1英尺(約合30釐米)
由於缺少對當地野生動物分類學的知識,賈格爾無法對這種盲蛛進行准確分類,可能是硬體蛛科Gagrella屬家族成員
10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德國法蘭克福森肯貝格研究所的科學家皮特-賈格爾在對老撾的一個洞穴進行考察時發現一種奇特的穴居盲蛛,腿跨度超過1英尺(約合30釐米)。由於缺乏有關當地野生動物分類學的知識,賈格爾無法對這種盲蛛進行准確分類。
賈格爾是一位節肢動物學家,在老撾這個東南亞國家進行考察是為了拍攝一部紀錄片。在一個洞穴內,他發現了這種 ...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奧頓蛙在戰鬥和交配過程中都會用到從偽拇指伸出來的尖刺,隨時准備好投入戰鬥的利爪從指間突然伸出來,奧頓蛙生活在日本南部地區的奄美群島上。與大部分蛙類不同,奧頓蛙擁有額外的手指結構,這一特點與拉丁美洲的五指Hypsiboas rosenbergi 蛙一樣。
為什麼一些動物存在這種‘第五根手指’,這個問題仍是一個進化之謎,但是奧頓蛙額外的手指事實上是偽拇指。這根手指包裹著一根尖尖的脊骨,這根刺在必要時能夠伸出皮膚,實地調查證實,這一結構既用在戰鬥中,也用來協助交配。
在圖片右側看到的隱藏爪,在必要時能夠伸出來,奄美群島上的環境使戰鬥和武器 ...
一頭迅猛龍。根據一支國際小組進行的研究,利用古代DNA打造侏羅紀公園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10月22日消息。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經過對從已滅絕的新西蘭恐鳥骨骼化石中提取的DNA進行遺傳物質衰變速率分析,以評估在大約100萬年時間裡的殘存可能性,一支國際研究小組得出了令恐龍迷沮喪的結論。研究結果顯示,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龍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根據這支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新研究,雖然短DNA片段可能存在100萬年,但30個或者更多堿基對序列在確定條件下的半衰期只有大約15.8萬年。研究論文主執筆人、哥本哈根大學的莫滕-艾倫托夫特博士表示他們的研究發現與此前的研究 ...
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在這塊距今1600萬年的琥珀之中,一只蜉蝣被困在其中,它的背上有一只搭便車的小蟲子,那是一只跳蟲
北京時間10月19日消息,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報道,近期對一枚琥珀樣本進行的一份CT掃描得到了令人震驚的結果——科學家們首次發現生物利用蜉蝣成蟲進行遷移的證據。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們表示,這種昆蟲界的“搭便車”行為在現代自然界中是存在的,然而此前從未發現過被保存下來的古代紀錄。在這塊來自1600萬年前的琥珀化石中,可以看到一只跳蟲安安靜靜地伏在一只蜉蝣成蟲翅膀上的一個V型凹槽內。可以看到,為了保證自己在空中搭便車過程中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