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



紐約市變廢為寶讓污水成新能源

紐約新城污水處理廠 圖為紐約新城污水處理廠的工人將輸送管連上環保局專門用來運輸污泥的“紅鉤”號 美國紐約的污水問題對政府和公眾提出了巨大挑戰:這些污水散發出陣陣惡臭,污染水道,處理這些污水需要非常龐大的資金。但是,紐約市環保局另辟蹊徑,采用各種方法,變廢為寶,讓污水“變身”為新能源,為城市居民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也減少了環境污染,可謂一箭雙雕。 污泥做肥料 據《紐約時報》報道,目前,紐約正在大力改造其污水處理廠,更好地處理城市居民生活污水 所產生的污泥、甲烷和其他物質,並將它們作為新的可再生能源,這樣既能降低污水處理和處置的成本, ...

俄建築師設計海上漂浮酒店應對全球變暖

俄羅斯建築師亞歷山大-雷米佐夫設計了一種未來節能型酒店項目“方舟”。 建築物可在水中游泳。 它在陸地上看起來也很時髦。這種拱形建築物外表將覆蓋一種非常耐用的箔,所有的東西都將通過鋼纜皮帶維系在一起。 在酒店內部,植物將能確保健康的微氣候,提供一個綠色綠洲。 據德國《明鏡》周刊1月5日報道,為了應對全球變暖以及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洪水,俄羅斯建築師亞歷山大·雷米佐夫設計了一種既可以在海上也可以在陸地上建造的酒店。雷米佐夫稱,這一環境友好型“方舟”最快可以在未來幾個月內在世界任何地點建造。 作為國際建築師聯合會主辦的建築與減災項目的一 ...

專家指出人類活動威脅野生江豚生存環境

資料圖:江豚 不久前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啟動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洞庭湖江豚數量總體仍呈下降趨勢。專家預測,如果現狀依舊,在未來15年內江豚即將滅絕。 到底是什麼在威脅著江豚的生存?洞庭湖江豚,難道真的無法逃脫短期內即將滅絕的命運? 總體數量下降 江豚現狀瀕危 長江干流曾是豚類最理想的棲息環境,但隨著人類活動的擴展,長江豚類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校白鰭豚和長江江豚都是生活在長江裡的珍稀動物。江豚屬 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20年來,長江江豚種群量快速衰減,它們僅分布於部分長江江段,以及與長江相連的洞庭湖和鄱陽湖這兩個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中。 2月 ...

英科學家發明新清潔能源

原理圖。轉自信息時報 塞拉能源公司負責人史蒂芬。轉自信息時報 據英國媒體1月29日報道,最近國際油價出現反彈跡像,除了可能加劇通貨膨脹外,石油所引發的環境污染和全球暖化問題也越來越受人關注。油電混合動力汽 車、純電動汽車成為綠色運輸工具的代表,然而目前全球上路的純電動汽車不過上千輛,由於電池電控技術還未完全成熟,電動汽車仍處在試驗階段。 最近,一批英國科學家宣稱發明了一種更好的替代能源,這種新型氫燃料不僅燃燒時不排放有害氣體,每升價格更低至19便士(約人民幣2元),比傳統油價便宜50%以上,預計未來3~5年內面市。 使用時無需改造汽車 據 ...

垃圾建造經濟適用房

丹·菲利普斯和工人們一起用建築廢料蓋房子。 菲利普斯是一名自學成才的木匠、電工和磚瓦匠。 單親媽媽克裡斯蒂·斯蒂文斯一磚一瓦蓋上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樹屋的地板像是布滿紋路的大樹樁,實際上是由成千上萬顆酒瓶軟木塞組成的。 65歲的丹·菲利普斯擁有異常豐富的人生經歷,他曾在美國軍隊當情報官,在大學教舞蹈,也當過古董交易商。過去十多年來,他又找到一項新的事 業:回收建築廢料,用於建造綠色環保、富有藝術感的房屋,以低廉的價格供應給低收入者。廢木條做的地板,汽車牌照拼成的屋頂,太陽能熱水器和雨水回收系 統,在得克薩斯州亨茨維爾市的住宅區,菲 ...

英媒稱成吉思汗為環保帝王

最新研究稱,成吉思汗對歐亞的血腥征討幫助從大氣層吸收了7億噸的二氧化碳 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鐵騎四處征討,建立了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他的後代繼續擴張,使得蒙古帝國的領土一直延伸至東歐 若不是成吉思汗的“功績”,俄羅斯的森林或許早已變成耕地 人們普遍認為人類對氣候的破壞始於工業時代大規模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但研究人員表示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導讀:英國《每日郵報》昨日刊文稱,美國卡內基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稱,蒙古帝國統治者成吉思汗由於其在位期間東征西討導致大約4000萬人遭到殺戮,使大片耕地重新變成森林,因而是歷史上“最環保”的君主。以下 ...

法國用火車運輸百噸核廢料引發安全爭議

1月2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這組照片展現了一輛運送核廢料的火車。火車將德國核電廠的核廢料運到法國進行處理,而後再運回德國儲存。 1.被加熱的車廂 被加熱的車廂(圖片來源:Greenpeace) 這幅紅外照片於11月在法國瓦洛涅拍攝,由國際綠色和平對外公布,照片中搭載大約123噸核廢料的火車車箱“又紅又熱”。發布核廢料運輸車紅外照片是一項反核能活動的組成部分,除此之外,這項活動還包括組織抗議和拖延火車前進的腳步。 這輛火車正拖著所謂的CASTOR車隊,CASTOR是放射性物質儲存和運輸桶的英文縮寫。自1995年以來,CASTOR便被用於將德國核電 廠的核廢料運到法國 ...

科考發現洞庭湖捕魚及污染危及江豚生存

昨日,科考專家和志願者前往洞庭湖進行科考調查,在東洞庭湖煤炭灣目擊到5頭江豚 昨日,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瀟湘晨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發起的“守望江豚”考察和志願者守望活動進入實地考察階段。上午, 江豚守望考察隊目擊到5頭有“長江女神”之稱的江豚,也目擊到了擁堵在湖面上的挖沙船和捕魚的迷魂陣,見證了江豚實際生存環境的惡劣。“如果地球上僅存的 1000多頭江豚消失了,就說明整個世界從此消失了長江江豚。”WWF長沙項目辦官員蔣勇說。 湖面密布挖沙船和“迷魂陣” 上午9時,兩條監測船載著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志願者和當地專家前往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