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故宮博物院與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合作進行的乾隆花園倦勤齋保護工程10日竣工。這標志著乾隆花園保護工程第一階段工作圓滿完成。倦勤齋室內的兩個主要房間將於明年以內部觀摩的方式提供有限參觀。乾隆花園是乾隆在位時作為寧壽宮的一部分來興建的,面積6400多平方米。倦勤齋位於寧壽宮花園的最北端,與著名的珍妃井僅一門之隔,是故宮裡工藝最精美、裝潢最奢華的建築,彙聚了精美的小戲台,絕無僅有的絹面通景畫,令人嘆奇的玉雕、木雕、竹絲鑲嵌和竹簧雕刻等,創造了代表當時中國奢侈優雅空間和登峰造極的室內裝飾藝術。 ...
1943年11月,德軍少將亨寧·馮·特裡斯科由於憤恨納粹元首希特勒的暴行,密謀利用希特勒對新設計的德軍軍裝進行檢閱的機會,安排一名軍裝模特充當“死士”,攜帶炸彈靠近希特勒身邊,和這名納粹狂魔同歸於荊“暗殺希特勒”的計劃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然而就在暗殺計劃即將實施前幾天,英國皇家空軍突然對柏林轟炸了兩個晚上,所有將被希特勒檢閱的新軍裝付之一炬,導致這一暗殺計劃被迫“胎死腹中”。據悉,為了在殺死希特勒後能控制住德國的形勢,特裡斯科還提前組建了一支擁有2萬人的新軍隊。根據計劃,這支新軍隊將在希特勒被暗殺前12小時進行“軍事演習”,秘密調往希特勒的 ...
1910年11月10日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逝世托爾斯泰在鄉間1910年11月10日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逝世。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托爾斯泰之所以獲得不朽的聲譽,主要是由於他的兩部小說《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托爾斯泰內心充滿深刻的矛盾。他是一個個人主義貴族,而在他的晚年卻很不成功地試圖過一種窮苦農民的生活;他起初曾耽於聲色,而最終卻成為一個徹底的清教徒;他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卻幾乎時時害怕死亡。這種奇特的雙重性格使他在人生的中年舍棄他單純的小說作家的生涯而成為虔誠的基督教徒;在他源源不斷寫出的論文、小冊子和大部分是說教的 ...
1917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爆發1917年11月6日,革命的槍聲在彼得格勒打響1917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全面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國革命形勢迅速趨於成熟。191 7年2月,俄國爆發了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但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4月,列寧從國外回國,發表《四月提綱》,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根據列寧的指示,布爾什維克黨在群眾中積極進行宣傳並多次領導工人和士兵舉行示威。 9、10月問革命形勢完全成熟,解放運動空前高漲。臨時政府企圖先發制人,防止布爾什維克黨發動武裝起義。 11月2 ...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開始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領導成員合影。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1948年11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籌與指揮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和地方武裝共60萬人,於11月6日發動淮海戰役。遼沈戰役後,國民黨統帥部為避免徐州之部隊重蹈衛立煌集閉全軍被殲的覆轍,決定將劉峙集團主力收縮到津浦路徐州生蚌埠段兩側,采取攻勢防御阻止解放軍南下,必要時放棄徐州,憑借淮河抗擊,確保南京、上海。以徐州為中心的國民黨部隊有5個兵團、共約80萬兵力。11 ...
現代人對“性騷擾”一詞熟悉得很,據說,某地警方為打擊公交車上的性騷擾,專門向女性乘客發放了“預防性騷擾提示卡”,告訴他們如何對付“公交鹹豬手”。還有一份調查報告稱,有70%的職場女性曾遭遇過性騷擾。由此可見,性騷擾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社會問題。雖然“性騷擾”這個詞為現代人所發明,但它卻是一個很古老的社會現像。例如唐代的一些史籍中,就記載了不少關於性騷擾的軼聞趣事,其中有些抗拒性騷擾的經驗,很值得現代女性借鑒。唐人張鷟所撰《朝野僉載》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唐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曾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就是他在時 ...
來源:北京晚報 佚名最近收看了北京電視台的一檔關於地方話的節目,其中一主持人提到北京話的一個詞:“力奔兒/寫作力貝兒發音似乎更准些”。四位主持人都知道這是指為別人跑腿,打下手,干力氣活的人。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個詞其實是個外來語,就是從英語的labour(工人,勞動力)轉化而來的。在北京話中曾經存在過許多外來語,僅是從英語中轉化而來的就有許多,由於時代的變遷,語言的發展,有一些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但是,到了當今的時代,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有些新的名物還來不及做適當的翻譯,就被民眾直接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北京話中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外來語 ...
中國宋元時期興盛一時的民間藝術演出場所“勾欄瓦舍”,是我國戲劇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現像,具有獨特的地位。它不光與中國真正完整意義上的戲劇——雜劇與南戲的演出相聯系,而且也是當年全國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遺憾的是,曾經風靡了400年的“勾欄瓦舍”的演出樣式,在600年前已經消亡。可否臆想性地恢復“勾欄戲劇”呢?請允許我來說一說這個夢。當年宋元時期,人們把商業性游藝場所稱為“瓦舍”(或稱“瓦子”“瓦市”“瓦肆”等),而在瓦舍裡設置的劇場稱作“勾欄”(或稱“勾闌”“鉤欄”等)。為什麼叫“瓦舍”呢?吳自牧在《夢梁錄》卷十九中說:“瓦舍者,謂其‘來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