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嘯余秋雨先生在《狼山腳下》裡寫道:初唐詩人宋之問在杭州靈隱寺游覽,夜間吟詩道:“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然後怎麼也接不下去了,不知不覺步入了一個禪堂,遇到一位老僧,便把所作的兩句詩讀給他聽,老僧道:“何不對這樣兩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宋之問大驚,趕緊道謝,後面的詩句也源源而至。宋之問第二天醒來,只覺似夢似真,趕到禪堂早已無人。一個掃地的小和尚悄悄告訴他,老僧就是駱賓王。黑夜、古寺、老僧,老僧還是赫赫有名的“初唐四傑”之一,朝廷通緝的要犯。這是一件多麼奇異的事情,而且,外人是怎樣知道的?這樣的事情在古代文學藝術領域 ...
“顧命大臣”一般是由先皇親自挑選的老成持重、才德超卓的大臣,以輔佐繼位的小皇帝。他們代替皇帝執掌朝政,在朝中權高勢大、說一不二,甚而能決定皇帝的廢立。然而,“無限風光在險峰”,風光與風險往往是相伴相生的。透過“顧命大臣”的表面風光,我們可以看到,這其實是個險活兒,甚至是個玩命的活兒。南朝宋武帝劉裕臨終前將少帝義符托付給徐羨之、謝晦、傅亮等,可剛過了兩年,年少輕狂、行止悖亂的少帝義符就被這幾位大臣廢為營陽王,不久被中書舍人邢安泰活活用門閂打死。徐羨之等隨即迎奉武帝第三子義隆入奉皇統,是為宋文帝。次年,徐羨之等奉表歸政,文帝親政。 ...
影視劇中丐幫幫主黃蓉形像武俠中,丐幫號稱天下第一大幫會,蓋天下歷朝歷代,無有不淪為乞丐之人,聚伙為幫,打抱不平,舉止介乎正邪之間。至於宋末,丐幫幫主舉抗金義旗,以民族大義為重,開創出一番事業,終成為武林泰鬥。成為江湖上第一大正派。丐幫幫主的打狗棒法一脈單傳,以玉竹杖為幫主幫主信物。降龍十八掌更是名揚天下。之一、乞丐的文獻記載《後漢書獨行傳》曰:“向栩字甫興,河內朝歌人。向長之後也,少為書生,性卓詭不倫,不好語言,而喜長嘯或騎驢入市,乞丐於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乞食於野,野人與之,公子怒欲鞭之。”《龍城錄》載有 ...
江姐,是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60年代初期因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和“黨史小說”《紅岩》的相繼出版,而成為當代中國公眾家喻戶曉的革命烈士。她本名江竹筠,地下黨組織內一般都稱她“江姐”。1948年初,她的丈夫彭詠梧(中共川東臨委委員、下川東地工委副書記)在下川東領導農民暴動失敗,不幸犧牲。她忍住悲痛,要求地下組織將她再派到下川東,繼續從事農村暴動的准備工作,不料於端午節後因上級領導叛變出賣而被捕。正忙於打內戰的國民黨當局為了防止後方農村暴動,急於從她口中得到有關地下組織情況,對她施用了酷刑,但她任憑拷打折磨,堅不吐實,關押至1949年11月14日被殺 ...
眼看蔣家王朝大廈將傾,蔣介石開始考慮在慘敗之際的退路了,對此,他曾有過多種打算:其一,將國民黨軍隊轉移到西康,建立以西昌為中心,以西南廣大地區為依托的根據地;其二,撤退至海南島,以該島為中心,以東南沿海地區為憑借,作為國民黨的最後堅守陣地;其三,以台灣作為最後的存身之地。蔣介石在腦子裡反復比較這三個方案利弊得失的同時,又聯想起了1946年10月偕同宋美齡視察台灣時的情景。那次察看後,他和宋美齡心裡都十分高興,私下曾十分贊許地說:“台灣尚未被共黨分子所滲透,可視為一片淨土,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一模範省,則俄、共雖狡詐百出,必欲亡 ...
鴻溝只道萬夫雄,雲夢何銷武士功。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還負室前鐘。
翻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鄭州滎陽的鴻溝,是個有故事、值得回味的地方。走進滎陽的廣武,你隨便問及當地老少,他們都能對鴻溝的來龍去脈說上幾個典故,尤其大家會不約而同地向你炫耀:中國像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指的就是鴻溝。撫今追昔,發現那些曾經炫目甚至改變了歷史的偉大人物,那些發生在這裡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依然清晰地留存在人們的記憶裡。
鴻溝的歷史
如果追溯鴻溝的歷史,就不可回避戰國中期的魏國。春秋時期,晉國非常強大,但隨著國內大臣的勢力增強,晉國幾經動蕩,直到戰國初期,晉 ...
今年2月29日,中共中央在京舉行紀念周恩來誕辰110周年座談會。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他嚴格要求自己的親屬,給他們訂立了‘十條家規’,從沒有利用自己的權力為自己或親朋好友謀過半點私利。他身後沒有留下任何個人財產,他和鄧穎超同志一生中的全部工資積蓄都交了黨費。他的骨灰撒在祖國的江河大地上。他說:‘我們這一輩子和這一個時代的人多付出一點代價,是為後代更好地享受社會主義幸福。’周恩來同志一生心底無私,嚴以律己,廉潔奉公,是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典範。”周恩來訂立的《十條家規》全文如下:“1、晚輩不准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只能出差 ...
2004年,中國西安發現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志。墓志稱井真成:“國號日本,才稱天縱,故能銜命遠邦,馳騁上國。”墓志銘顯示“日本”國號至少在公元734年以前出現。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唯一有關遣唐使的實物資料,也是最早體現日本國名國號和日本作為國家被承認的國寶級文物,對研究古代中日文化交流歷史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英文“China”既是“中國”,又是“瓷器”。“Japan”既是“日本”,又是“漆器”。由此可見,瓷器和漆器是中國和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經典工藝。七千多年前,中國人用漆樹汁美化器物,這就是漆器。兩千多年前,漆器傳入日本,大放光彩。日本漆器精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