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土耳其古城出土十年後重新掩埋

12月3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因修建大壩需要,擁有近2000年歷史的土耳其古城阿利安諾伊(Allianoi)在發掘出來十多年後被重新填埋,這種做法遭到包括考古學家在內的許多人士的強烈反對。 1.古城遺址水療中心 古城遺址水療中心(圖片提供:Manoocher, National Geographic) 在這張資料照片中,位於阿利安諾伊城的一處二世紀古羅馬遺址在藍天白雲襯托下煥發了生機。但是,與阿利安諾伊城剩余考古遺跡一樣,這些建築如今再次被沙子填埋。 阿利安諾伊城擁有近2000年歷史,城中以前有許多浴池和天然溫泉,深受羅馬顯貴的歡迎,他們湧向那裡享受水療帶來的健康益處。阿利安諾伊城遺 ...

六大證明進化論物種化石

12月28日消息,達爾文進化論的批評家經常指出,進化論缺乏化石證據。盡管化石在達爾文進化論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關鍵環節化石證據 的缺失也曾令達爾文倍感頭疼。在隨同“小獵犬”號環球航行過程中,達爾文也曾經在南美搜集了許多奇怪的哺乳動物化石,並思考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的變化情況。 達爾文的同事和支持者們在紛紛尋找關於古代生命在進化過程中變化的證據,反對者們同時也在論證進化論的正確與否。以下就是能夠證明達爾文的由自然選擇產生 的生命樹觀點的標准化石物種,這些奇怪的化石物種曾經讓科學家們迷惑不解,不過最終也讓他們對生命的進化歷史有了 ...

科學家發現三萬年前骨骼化石屬第三類人種

“X女孩”的DNA檢測結果顯示,她既不是早期人類,也不是穴居人,而是一個此前未知的人類種群 丹尼索瓦人外形上與100多萬年前滅絕的直立人類似 穴居人和丹尼索瓦人幾乎同時起源於非洲,前者向西遷移,來到歐洲,後者則向東遷移 考古學家在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洞挖掘古代人類遺跡。在這個洞穴,科學家發現了第3個人類種群 12月27日消息,科學家發現,一個神秘的人類種群曾在3萬年前與我們的祖先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這個住在洞穴內的人類種群被稱之為“丹尼索瓦 人”。通過對在西伯利亞一個洞穴內發現的牙齒和指骨化石提取的DNA進行分析,科學家證明了丹尼索瓦人的存在。 ...

英國欲復原1.5億年前上龍模型

上龍下頜骨CT掃描的橫截面 科學家將采用南安普敦大學的一台巨型CAT掃描儀對發現於多塞特郡海岸的上龍化石進行掃描 上龍是一種凶猛的海洋掠食動物,體型至少是霸王龍的四倍 化石收集愛好者凱文希恩就是在多塞特郡侏羅紀海岸附近發現了巨型上龍化石 12月27日消息,英國科學家正利用該國性能最先進的CT掃描儀之一,對有史以來生活在地球上的體型最大的“海怪”上龍顱骨化石進行掃描,揭開其內部結構之謎。 海上霸王龍 CT掃描結果將有助科學家制作與實物一樣大小的3D模型。上龍巨大的顱骨化石是英國收藏愛好者凱文·希恩(Kevin Sheehan)付出巨大努力,沿英吉利海峽南部侏羅紀海 ...

科學家發現神秘骨骼化石 證明至少有3種古人類

新人種的指骨和一顆牙齒 科學家在西伯利亞一個山洞中發現了屬於一種神秘古人類的骨骼化石,這一發現意味,3萬年前的人類大家族中,除了現代人祖先和已絕種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外,最少還有第3種古人類。 報道稱,新發現的古人類被稱為“傑尼索娃人”,皆因化石是在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一個名為傑尼索娃洞(Denisova Cave)的古遺址中發現。2008年,科學家在這山洞找到一塊人類指骨和一顆牙齒,旁邊還有珠寶和其它飾物。DNA檢測發現,它們屬於一名5到7歲的小 女孩,被稱為“X女”。科學家相信,“傑尼索娃人”依靠雙腿行走,但身體構造與現代人和穴居的尼安德特人完全不同。 ...

美媒評2010十大考古發現

12月24日消息,據《考古》雜志報道,未來幾十年,提到2010年,人們可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故、“茶黨”和iPad。不 過,仍有不少人會為今年一些重大考古發現而激動不已。由於不法分子的盜墓行為,考古學家今年分別在土耳其和危地馬拉發現了兩座壯觀的皇家陵墓,除此之外, 實驗室中還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利於文物年代的准確鑒定。以下即是《考古》(archaeology)雜志網站評選出的2010年度十大考古發現。 1.赫卡托姆努斯王陵 赫卡托姆努斯王陵 赫卡托姆努斯王陵的發現一定程度上還要歸功於盜墓者。這座王陵建在土耳其城市米拉斯附近一座宙斯神殿下面,專家認為它屬於 ...

雲南發現2.5億年前化石群

雲南省羅平縣發現大型生物化石群,包括兩萬多個化石,種類豐富。圖中這是一條魚龍的化石。 中國雲南省羅平縣發現了一個遠古生物化石群,其中就包括像龍魚這樣的掠食動物的完整骨骼 左圖為祖龍的牙齒祖龍是許多恐龍的祖先;右圖為鱟的軟組織化石 遠古生物化石群便是在這座山上發現的 研究人員還在現場發現了極少數陸地生物化石,如海膽的完整殘骸 古代等腳類動物化石——一種像大型海洋土鱉蟲似的甲殼綱動物 12月23日消息,近期,考察人員在中國雲南省羅平縣發現了一個遠古時代的大型化石群,其中有包括植物、肉食性魚類和大型爬行動物在內的兩萬余個化石。 化石搜 ...

考古學家發現史前迷你鱷魚

Simosuchus鱷外形更像是犰狳而非鱷魚,它們總是慢慢爬行於半干旱草地。 科學家根據最新發現的骨骼,拼湊出這種史前鱷魚的身體結構。 Simosuchus鱷的頭骨表明,這種史前鱷魚不是食肉動物,而是完全以食草為生。 12月17日消息,考古學家發現了一種古代鱷魚的骨骼,這種鱷魚的口鼻部像豬的一樣,而且完全以食草為生。 新發現的史前鱷魚學名為Simosuchus clarki,在距今大約66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末期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外形與今天的鱷魚截然不同,口鼻部鈍圓,牙齒呈葉狀,身體短小如坦克,周身覆 蓋著多骨的外殼。美國愛荷華大學鱷魚化石方面的知名專家克裡斯托弗·布洛楚(Christop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