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年代之久,在我省佛教考古史上尚屬首次
3月1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挖掘出土2895件東魏、北齊石造像及殘件。有關專家稱,此次發現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年代之久,在我省佛教考古史上尚屬首次,為研究佛教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實物佐證。
今年1月初,臨漳縣文物局執法隊、香菜營鄉派出所分別接到報警電話,發現該縣北吳莊北地、漳河南堤以北約100米處疑似有盜掘文物的痕跡。由於該地位於鄴城遺址東城牆外,為了有效保護地下文物,經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同意,在臨漳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由中國社 ...
在以色列海法灣發現的古希腊士兵頭盔,距今2600年,上面的金箔已遭到腐蝕
頭盔的主人可能是一名希腊雇佣兵
考古學家計劃對發現頭盔的海法港海域進行搜索,尋找沉船殘骸
3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5年前,一艘荷蘭清淤船在以色列海法港海域的海床上發現了一個古希腊士兵銅頭盔,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或者5世紀。不過,這個頭盔的主人仍舊是一個謎。以色列文物管理局海洋考古部門負責人雅各布-沙爾維特表示:“這個頭盔貼有金箔同時帶有裝飾,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華麗的古希腊盔甲之一。”
不過,這個銅頭盔為何墜入大海以及它的主人是誰仍舊是一個不解之謎。一種觀點 ...
在一座1世紀墓葬內發現的魚圖。考古學家認為這個墓穴就是耶穌的最終安息地
墓穴上方的塔式建築,上世紀80年代發現這個墓穴後建造
希腊銘文,可翻譯為“神聖的耶和華,復活,復活”
研究小組利用裝在這條機械臂上的遠程遙控攝像機對墓室進行探測
研究《聖經》的學者詹姆斯-塔伯爾認為這段銘文的內容與死者復活有關
在墓室內發現的一個骨甕。上世紀80年代初,人們在附近發現了所謂的耶穌墓
2007年,紀錄片導演希姆查-雅各布維奇正對一個墓穴進行勘察
3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對耶路撒冷一個1世紀的基督徒墓室進行研究時,考古學家在骨甕上發現了一段古代銘文。 ...
石器時代歐洲獵人的遷移路線圖。
據外電報道,據最新的考古發現稱,美洲是由石器時代的歐洲獵人發現的,而非印第安人。
據稱,考古學家在美國東海岸的6個不同地方發現幾十件石器時代的工具,經過分析,這些工具大約是1.9萬年至2.6萬年前歐洲人的遺物,並且這些工具的制造工藝也與當時西歐的生產力水平完全一致。
研究還顯示,這些工具的主人早在1萬年前就已經抵達了美洲這片土地,遠遠早於美洲的印第安人。
此外,考古學家還推測,石器時代的歐洲獵人可能是在冰河世紀穿越了結冰的大西洋,抵達美洲大陸的。
據悉,這份研究報告將於近期出版。
...
2月25日,在西班牙馬德裡托雷洪空軍基地,工作人員從C-130型“大力神”運輸機上卸下部分財寶。 照片均為新華社發
從西班牙沉船“梅塞德斯”號上打撈出的17噸財寶25日運抵馬德裡,回到了闊別200多年的西班牙。1804年,西班牙護衛艦“梅塞德斯”號在葡萄牙阿爾加維附近被一艘英國戰艦擊沉,其運送的寶藏也隨之沉入海底。2007年,經美國奧德賽海洋勘探公司打撈,這批財寶重見天日。此後,西班牙政府與奧德賽海洋勘探公司就財寶的歸屬權打起漫長的官司。今年2月17日,佛羅裡達州坦帕市法院裁定這些財寶應歸還給西班牙。一場持續5年的官司終於結案,為海外文物追討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
最近,考古學家們在這裡的一座神廟附近發掘出23塊石雕,它們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在哥倫布抵達美洲之前發生的“星球大戰”故事,這張圖顯示的是大蛇的圖案
這些浮雕被鑲嵌在大神廟前的地板上,這是特諾奇蒂特蘭城中最神聖的地方。這些浮雕的發現為考古學家們提供了了解神秘的阿茲特克文明的獨特符號學線索
下跪的俘虜
2月27日消息,特諾奇蒂特蘭城(Tenochtitlan)是美洲阿茲特克文明的中心,後來在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後被摧毀,並在此建立了今天的墨西哥城。最近,考古學家們在這裡的一座神廟附近發掘出23塊石雕,它們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在哥倫布抵達美洲之前發生的“星球大戰” ...
長沙坡子街南宋涵渠遺址保護展示。柳肅 供圖
記者 桑琴
南宋木結構給排水工程是啥模樣?昨日,記者獲悉,在長沙坡子街發現的南宋木結構給排水工程的復原保護展示項目正在進行收尾工作,大約一個月後,市民便可在原址——坡子街悅方商業大廈負一樓參觀其真實面貌。
南宋“木結構給排水工程”出土
2004年,坡子街民俗商業街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處南宋時期的地下大型木結構建築遺址,包括木頭搭成的三角形“屋脊”和與之垂直相連的木槽。當時,國內建築考古領域權威專家在實地考察後得出結論:這是南宋時期的“自來水設施”,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的“市政工程”是我國古建築領域的 ...
金瓶
鎏金銀槨
兗州,為古九州之一,歷來為商賈雲集、文人彙聚之地。
如今,兗州也正創造著新的歷史。於2010年9月正式破土動工的兗州興隆文化園,依托有900多歲高齡的興隆塔,正按照“一園三區”的總體布局進行規劃建設,力求打造具有濃厚佛教文化色彩的旅游景區和文化交流基地,形成山東儒釋道即登山(泰山)、拜孔(曲阜)、禮佛(兗州)新的經典文化旅游黃金線路。
據興隆文化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周鵬介紹,這一人文景觀的構思與設計,其靈感均源自於興隆塔地宮考古新發現的佛教聖物。
法物殊勝,精妙第一
興隆塔,現位於兗州市博物館院內。2008年8月17日,地宮被完全打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