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中國社科院考古學家近期在邯鄲境內挖掘出土近3000尊東魏和北齊王朝時期佛像,這些佛像大約有1500年歷史。中國社科院一位考古學家認為,此次發現是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同類發現。
這是在中國邯鄲境內出土的一個古佛像頭部。這些佛像大多是由白色大理石和石灰石雕刻而成,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朔到東魏和北齊王朝,不過現在許多佛像已斷裂。此次挖掘地點位於東魏和北齊王朝國都鄴城外。專家認為,這些佛像可能埋藏於北齊滅亡之後,後來的帝王曾試圖肅清該國的佛教。專家稱“這些斷裂的佛像可能是從過去的一些寺廟廢墟中收 ...
工作人員在挖掘清理現場
黑色的瓷器碎片還帶有花紋
現場的瓷器碎片
北辰區雙街鎮北運河上浦口段清淤過程中,發現沉船遺跡以及瓷器碎片,施工人員和當地居民馬上聯絡相關部門,並將疑似文物的瓷片送往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請專家進行鑒定,經專家初步鑒定,這些瓷器應是明代瓷器,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馬上協調北辰區政府和北辰區文化局將該區域保護起來,並馬上趕赴現場進行勘察,根據現場散落的船板和瓷碗碎片以及明磚,可以初步認定該處確為明代沉船遺跡。記者胡凌雲攝影報道
...
最近,發表在國際著名科學期刊《PLoSONE》上的一份研究報告引起各大媒體的關注。這份報告是我國和澳大利亞考古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幾年前,他們開始對我國西南境內發現的被稱為“馬鹿洞人”的古人類化石進行分析研究。研究者推測,“馬鹿洞人”也許是此前從未發現的新人種,他們生活在距今1.45萬—1.15萬年前的東亞大陸,直到1.1萬年前冰期結束才消亡。1萬多年前,在我國其他地區生活著現代人類的祖先。
專家們表示,他們所研究的來自中國西南地區的4具古人類化石,也許是此前從未在人類進化史中出現過的全新人種。在這一新發現之前,大家曾以為現代人,即智人獨占東亞大陸,沒想 ...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在地處秦嶺的鎮安縣發現200多處明清時期古山寨。有關專家稱,這是目前陝西境內發現的數量最多的古山寨,創建於明末清初,多為防御太平軍、白蓮教義軍等兵患或土匪而修建。屹夫攝
中新網西安4月11日電(記者 冽瑋)陝西省文物局11日透露,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在地處秦嶺的鎮安縣發現200多處明清時期古山寨。有關專家稱,這是目前陝西境內發現的數量最多的古山寨群,在中國大陸亦屬罕見。
鎮安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秦嶺南麓,是聯系陝西與湖北的天然紐帶,素有“秦楚咽喉”之稱。
此次發現的山寨(洞穴)星羅棋布地散落在鎮安 ...
4月16日,考古人員在現場清理車馬遺海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4月16日,考古人員在發掘現常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現場出土的青銅禮樂器(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現場出土的青銅器(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當日,山東省文物局在山東省沂水縣通報,考古人員在魯中南山區的一個崮頂上發現一座春秋時期諸侯級別古墓,並發掘出土帶有銘文的銅器,填補沂蒙腹地歷史的空白。
這座墓建造在距離沂水縣城東南40公裡的“紀王崮”頂。經過近兩個多月的清理發掘,考古人員已基本弄清墓葬形制和埋藏情況。根據墓葬殘存部分判斷,墓室總體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南部為槨室 ...
圖為呈“十”字形磚室券頂墓。由墓門、前室、左右耳室、後室(後室左側附甬室)組成。通長約11、寬約7.2米。墓磚紋樣主要有網紋、網錢紋、對角幾何紋等,有的墓葬上壓印陽文“宜子孫”吉祥語。王上海 攝
中新社南昌4月16日電(記者 劉占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6日向中新社記者透露,經過對江西一處東漢墓葬群進行的搶救性考古發掘,目前該墓葬群已出土了以陶器為主,青瓷器為輔,少量金銀器等各類珍貴隨葬品100余件。
2011年12月31日,江西上高縣泗溪鎮城頭村委嶺裡自然村南150米處的山坡地發現七座古墓,根據出土隨葬品和墓葬形制,考古專家確定為距今約1800年東漢中晚期的典型家 ...
1●河南鄭州老奶奶廟舊石器時代遺址
位於鄭州市西南郊、二七區侯寨鄉的櫻桃溝景區內。展示了當時人類在中心營地連續居住的活動細節,同時也發掘出土一系列與現代人行為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圖為出土的修理骨片。
2●福建漳平奇和洞遺址
位於漳平市像湖鎮灶頭村東北,是目前福建省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對分析海峽兩岸古人群的遷徙和文化交流以及對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等課題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圖為出土的凸刃砍砸器。
3●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遺址
首次發現的由六個環壕組成的完整的聚落,第一次揭示出了良渚文化社會的一個基本單元,六個環壕應該代表 ...
墓葬清理現場
2000年前的石墨
出土的玉璜
昨天下午,經過考古人員近兩個小時的清理,位於肥東循環經濟園工地內的一座墓葬內的20多件陶器被清理出來。據了解,這已經是他們近期搶救性發掘的第17座墓葬。在這些已經清理的墓葬中,10號墓葬讓考古人員記憶深刻,因為該墓葬不僅陪葬品豐富,而且墓葬內還出土了青銅戈和罕見的石墨。石墨的發現不僅是安徽考古史上的第一次,而且一個墓葬中同時出現兵器和文房用品,考古人員推測:該墓主應該是位“文武雙全”之人。
30座墓葬橫跨2000多年歷史
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輝隊長介紹,此次是為了配合肥東地方建設進行的搶救性發掘。在前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