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在秘魯境內發現的墓葬,其中有超過80具遺體和木乃伊,其中有嬰兒,也有成年人
這座墓葬被發現隱藏於帕查卡馬克的廢墟之下,並且奇跡般地躲過了過去500多年間的劫掠
這是其中一個在墓穴中被發現的木乃伊
墓穴中還發現了一些陶瓷器具和其它一些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的人工制品
這一地區在過去曾經經歷嚴重劫掠,但是這座墓葬卻奇跡般的幸存了下來
5月30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近日在秘魯境內一座距今已有1000年的古老墓穴中發現了超過80具人體遺骸和木乃伊,其中包括一些嬰兒的遺體,這些嬰兒看起來顯然是被故意殺死用於宗教祭祀儀式的。
比利時考古學家 ...
5月28日,在天津市北辰區張灣村明代沉船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工作人員在對沉船進行保護處理。近日,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京杭大運河天津段考古發掘出兩艘明代沉船,出土元、明、清時期銅、鐵、瓷、陶、骨、木、竹等不同質地文物及標本600余件。這兩艘沉船均為木質結構,第一艘沉船損毀嚴重。第二艘沉船整體保存較好,呈東西向覆扣在河道底部,全長約13米。這兩艘沉船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漕運史、水利史、船舶發展史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同時,也為京杭大運河申遺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新華社發(王曉明 攝)
...
1981年,一個意外的發現將大連人類史推演到史前一萬年。瓦房店市祝華街道龍山村的礦洞中堆著大量距今17000年前的化石。其中最令考古專家震驚的是,洞穴中不但發現了豐富的生物物種,還有古人類留下的骨制品、石器。1萬多年前,大連祖先馳騁在草原上追逐著體型巨大的野馬,被大連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們譽為“獵馬人”。
這是迄今為止大連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獵馬人與北京山頂洞人同處舊石器時代。種種跡像表明,早在上萬年前,遼南就是連接中國華北——東北之間人類和動物遷徙、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舊石器時代晚期古人類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獵馬人很可能 ...
日前,沈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人員對北中街地區進行考古挖掘。沈陽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悅介紹,從清代檔案查出的康熙年間《盛京城闕圖》來看,正在挖掘的遺跡諸多信息與努爾哈赤“汗宮”非常吻合。
...
5月2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考古學家近日在柬埔寨豆蔻山脈科學考察過程中新發現多處古代墓葬遺址和多個神秘的古代懸棺,這是考古學家自2003年以來在豆蔻山脈發現的十個類似古代墓葬的一部分。通過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測年法對懸棺及其中屍骨進行深入研究後,考古學家發現,這些懸棺應出現於公元1395到1650年間,當時正是著名的高棉帝國走向衰亡時期。盡管考古學家目前仍未明確這些古人的真正身份,但墓葬遺址卻可以透露出許多關於當時高山穴居人的健康狀況及生活方式。
如圖所示,這種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懸棺被放置於危險的懸崖峭壁之上。在柬埔寨豆蔻山脈科考過程 ...
最近首次在復活節島上對這裡的神秘石雕進行了系統化的科學發掘,發現這些原本被認為只有一個頭部的石雕下方擁有完整的身體,只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被沙土掩埋
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地面上打樁留下的坑洞的痕跡,在一些石雕的身上也發現了有繩索勒緊的痕跡,可以看出它們被向上牽引時留下的痕跡。然而當地土著居民們建造這些巨型石雕的目的究竟是什麼,至今仍然成謎
復活節島巨型石雕擁有身體 背部刻有奇特圖案
5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偏居太平洋一隅的復活節島是一個神秘之所,這裡矗立著887座來歷不明的巨型雕像。然而最近人們挖開地面,卻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種面 ...
在潼南縣發現的雕刻精美、題材豐富的唐宋古佛像。 記者熊明實習生胥國慶攝
記者何方通訊員蔡楊
一處采石點,竟然隱藏著驚人的考古發現。5月20日,記者在2012年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之“走進考古現潮中了解到,潼南縣一采石點發現了283尊唐至元明時期的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這些造像保存較好,雕刻精美,題材豐富,為研究川東地區的佛教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延續千年尚存283尊造像
昨日上午,記者跟隨市考古所專家走進了石刻現常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位於潼南縣崇龕鎮薛家村1社張家灣北部的山腳下,位置比較隱蔽。
考古專家林必忠告訴記者,在上世紀50年代修建崇龕水庫時,開采 ...
發現:一艘具有歷史意義木船的一大特點是覆蓋著銅的部分船體還很完整。在墨西哥灣發現的這艘古船可追溯到19世紀中期初。
數千名觀眾:科學家用一部水下機器人發現這艘19世紀的遇難船,他們向陸上的數千名觀眾直播了整個過程。這張照片展示了殘骸上的部分陶瓷盤和玻璃瓶。
未受外界影響:在船體中發現的這些人工制品在密西西比河中沉寂了很久,其中一大部分是從這條河厚厚的沉積物中找到的。
戰鬥:科學家不僅發現了玻璃瓶和陶瓷盤,還看到一些大炮和數箱步槍,這使他們猜測這是一艘戰船。
船錨:這艘船的錨躺在海底已很多年,旁邊散落著幾個瓶子。海洋生物在船錨上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