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蛇的傳人”遭痛批 張一一作《蛇賦》用典18處

原標題:“蛇的傳人”遭痛批 張一一作《蛇賦》用典18處中華人文始祖女媧伏羲被指均是“人面蛇身”隨著2013癸巳蛇年的到來,近日湖南籍作家張一一率先提出的“中華民族是蛇的傳人”的觀點一度遭到不少網友和專家學者的痛批,而在蛇年到來之際,張一一近日作《蛇賦》賀歲蛇年並以自嘲,該篇賦文一韻到底,朗朗上口,用典18處,被認為頗具古典文學功底。因撰寫《醜陋的湖南人》、《醜陋的北京人》等“醜陋地理志”系列文章罵遍全國各省,質疑201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低級語法錯誤”、“穿燕尾服領獎”並“打賭裸奔”引發網絡熱議的青年作家張一一一直以來頗受社會各界爭議,但這 ...

考古學家還原理查三世外貌:年輕飽滿略帶微笑

@新華社 英國考古學家5日公布理查三世的頭像模型,這是依據當事人頭骨首次還原這位15世紀英格蘭國王的外貌。理查三世是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1483年登基,兩年後被亨利·都鐸、即後來的國王亨利七世在博斯沃思戰役中殺死。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將他描述為一位醜陋的惡人。 研究人員希望理查三世遺骸的發現能夠為他“正名”,而復原他的頭像是關鍵。先前只有關於這個國王的畫像。理查三世協會主席菲爾·斯通說,“這張臉有趣,比我們想像中更年輕、飽滿、少了些憔悴,帶著一絲微笑……我想人們會喜歡它。” ...

上海首次發現唐代鑄造作坊遺跡 出土文物2000件

考古工作人員展示出土的唐代“鸚鵡銜綬帶銅鏡”。新華社記者 任 瓏攝 上海博物館6日在滬公布,位於上海青浦的“青龍鎮遺址”二次考古發掘成果取得顯著成果。此次出土唐宋文物近2000件,並在上海地區首次發現一處範圍較大、使用時間較長的唐代鑄造作坊遺跡。 青龍鎮是上海地區第一個名鎮,建於唐天寶五年(746年)。到唐代,青龍鎮成為海防要地,也成為上海地區最早的對外貿易重鎮,在宋代獲得“小杭州”的美譽。2010年,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曾對青龍鎮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2012年10月以來,考古工作者對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發現唐宋房屋基址、水井、灰坑、鑄造作坊、磚砌爐灶 ...

英國停車場出土骸骨證實為理查三世國王

駝背國王:去年9月出土的這具骸骨顯示出椎骨彎曲和在戰爭中受傷的跡像,這與人們認為的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三世的遭遇相同 國王的面部:4日早上在萊斯特大學宣布證實這具骸骨身份的消息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的熱烈歡迎,數百名記者為了這次公告來到這裡 罪大惡極的國王:但是有些人指出,理查三世的壞名聲是由亨利都鐸惡意誹謗的可能性更大,而非他的真實行為 理查三世的骸骨是去年9月在萊斯特的一個停車場進行考古發掘時出土的,這裡曾是格雷弗萊爾斯教堂的圍地 博斯沃思戰役:圖上騎白馬的理查三世在500多年前的博斯沃思戰役中被殺,這場戰役標志著他的統 ...

科學家CT掃描現存最早木乃伊:或重塑千年面容

在弗吉尼亞州裡士滿HCA公司獨立成像中心,美國弗吉尼亞州裡士滿美術館的CT技術員准備對已有4000年歷史的埃及木乃伊Tjeby進行掃描 Tjeby被埋葬在上埃及地區一處名叫希克法拉格(Sheikh Farag)的遺址的石造墓穴中,1923年出土,目前人們對它幾乎一無所知。 1日的3D圖提供了有關它的細節,而且掃描過程不用破壞木乃伊。 博物館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把這具木乃伊送往裡士滿郊區進行掃描,貨車緩慢行駛期間,一名職員坐在盛放Tjeby的貨倉裡,以免突然的顛簸或者滑動導致木乃伊受損 CT技術員馬裡恩-普利斯正在操作儀器,給這具遠古埃及木乃伊進行CT掃描。對這些圖片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需要花費 ...

考古發現墨西哥古文明規模最大血腥獻祭

研究人員可能發現墨西哥古老文明血腥史中最大規模活人獻祭地點。這個頭骨是他們早期發現的文物之一。 在2011年10月,科學家在墨西哥城下發現50個斬首頭骨和250塊頜骨。摩爾哈特在特奧蒂瓦坎古城附近獲得的發現和這些較早發現類似。這張照片展示了較早發現的神秘頭骨 2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考古學家可能發現了墨西哥古老文明血腥史上最大規模的活人獻祭地點。在墨西哥城附近的這個遺址工作的考古學家迄今已發掘出150個頭骨,只有一兩根椎骨連著頭骨,這表示他們是被斬首的受害者。 這些頭骨的時間可追溯至公元600到公元850年。科學家在一個距墨西哥城數英裡的地方發現了 ...

甘肅大雲寺遺址發現北朝隋唐佛像窖藏

甘肅大雲寺遺址驚現北朝隋唐佛像窖藏 系“絲綢之路”上罕見的文化瑰寶,為證明唐宋大雲寺及前身隋大興國寺完整歷史提供了豐富實證 (記者陳宗立)甘肅涇川大雲寺遺址近日發現一處數十尊佛像窖藏,其中出土最大的佛像為高1.65米真金貼面頭像。同時在佛像窖藏東面、北面發現地宮2處。這是“絲綢之路”上罕見的文化瑰寶,為證明唐代、宋代大雲寺及前身隋代大興國寺的完整歷史提供了豐富實證,更為揭開歷經幾個朝代精美佛像集中窖藏的歷史秘密提供了難得的歷史信息。這些出土的佛像均為手工雕刻,屬藝術“孤品”,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西北大學的考古專家認 ...

陝西發現世界最密集舊石器遺址 意義不亞於兵馬俑

發掘出的薄刃斧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說,在陝西洛南盆地發現的阿舍利石器工業類型的手斧、薄刃斧和手鎬等典型器物組合,其意義絕不亞於陝西兵馬俑的發現。 阿舍利文化是非洲、西歐、西亞和印度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法國亞眠市郊的聖阿舍利而得名,也被稱為“阿舍利技術”,其石器工業以手斧為主要特征,阿舍利文化的典型器物是手斧、薄刃斧、手鎬等石器。這些工具向來被認為是屬於非洲和歐亞大陸西部流行的阿舍利石器工業的標志性器物。 據通報,去年9至12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洛南縣博物館等對洛南盆地6個舊石器遺址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