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凌家灘遺址的5大懸疑(組圖

文·王素英 劉媛媛日前,凌家灘遺址又傳出了好消息:經過20多年、5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凌家灘遺址考古研究取得了新突破,並且,遺址的第六次考古挖掘也將啟動,並借助更多高科技手段進行現場勘探。凌家灘遺址,位於安徽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村,地處裕溪河中段北岸,遺址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遺址距今5300年, 因其各類遺存齊全,專家評價,凌家灘遺址是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一處極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自從1987年凌家灘第一次發掘以來,雖然已經經過5次發掘,但凌家灘仍舊給考古人員留下眾多未解、難解之謎。凌家灘的先民們是如何創造出這樣奇跡的?凌家灘的玉料來自何方? ...

波羅的海“沉船墳墓”的探索之旅

黑暗、寒冷的波羅的海成為幾個世紀前失事船只的一個墓地。目前發現的最古老殘骸據說能追溯到大約800年前。 波羅的海成為如此大量沉船家園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過去的一千年多來,它一直都被用於海上貿易,至少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 波羅的海是含鹽的,它是由周圍陸地流淌的淡水填充的。而且減少的鹽度意味著它不適宜船蛆的存活,這樣就使沉船能夠相對完整的保存下來。 這些照片中的沉船是由俄羅斯水下攝影師Viktor Lyagushkin拍攝的,它們位於波羅的海的芬蘭港區域。它們的發現只是一個名為“沉船之謎”項目的一部分。 在這張照片中,水下考古學家羅曼-普羅霍羅夫在測量安裝 ...

古尿液嗅出非洲氣候史

古老非洲岩蹄兔尿液暗藏非洲氣候變化史。圖片來源:萊斯特大學談到對非洲歷史氣候變遷的關注,在眾多動物中,古老的蹄兔家族可謂首屈一指。在研究歷史氣候時,古氣候學家通常會尋找、挖掘一些極具代表性的土芯樣本,並通過分析樣本中的花粉成分,找出了解古氣候的線索。但是,非洲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區過於干旱,無法保存這些歷史證據。而非洲岩蹄兔(Procavia capensis,插圖所示)在填補這些證據缺失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非洲岩蹄兔是一種全身覆有皮毛的哺乳動物,外表看上去像巨型土撥鼠,但實際上這種小動物卻是大像的遠房表兄妹。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地理學家Brian Chase注意到, ...

近兩千年大墓創多項山東之“最” 尚有謎團未解

一號墓外觀 二號墓甬道和墓室石門 出土的瓷胡人騎獅水注 出土的銅仙人騎獅器 洗硯池晉墓揭秘—— 深埋千年 疑雲迭生 記者 盧 昱 通訊員 臧德三 李霞霞 十年前的4月30日,在臨沂市洗硯池街,王羲之故居公園擴建工程施工時,施工人員在開挖大雄寶殿東配殿地基,微微感覺到土層有些異樣,用鋼钎向下戳了戳,腳下土層突然露出一個洞口。待朝洞裡望去,隱約可以看見一些形狀各異的器皿。就在這樣一次巧合中,洗硯池晉墓一號墓重見天日。 6月7日,在施工過程中,又發現了二號墓。經過有關部門批准,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臨沂市有關部門展開了搶救性發掘。考古專家介入,解 ...

科學家稱恐龍滅絕可能是由兩顆小行星撞擊所致

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由兩顆小行星撞擊造成的 【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關於恐龍滅絕原因的說法有多種,但大多數科學家們偏向於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這一說法。近日,一項最新的研究給小行星撞擊這一理論猜測帶來了新的發展,這項研究認為,恐龍的滅絕並不是由一顆小行星所導致,而是兩顆這種致命的太空隕石撞擊所造成。在地球附近的外太空,有大約15%的小行星都是兩兩成對在太空中漫游,然而,人們普遍認為,在地球上,只有2%到4%的隕石坑是由這種成對小行星所造成的。負責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認為這一數字估算過低,因為成對小行星撞擊所造成的隕石坑可能 ...

河南洛陽孟津喬莊古村落保存完整 清朝車庫令人嘆

建於清朝時期的車庫,門很寬大。村裡這位磚雕師傅,已經80多歲了。風吹雨打,不少房子面臨倒塌。屋頂設計頗為講究□記者溫中豪 實習生李帥文 首席記者陳曉東圖閱讀提示 在中國八大美院的畫家眼中,位於洛陽孟津縣的喬莊,是隨處皆可入畫的天然古村畫卷;在建築專家眼中,喬莊建築選址、布局能充分利用自然循環資源,蘊含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游子心裡,躺在喬莊的窯洞裡,早晨聽著窯洞頂的牛鈴聲自然醒來,“一下子就勾銷了縷縷鄉情。”在喬莊,你能看到清朝的車庫,能感悟到依溝壁而建的窯院的神奇……【掠影】 A 古樹、碾盤、老宅…… 兩人亦無法合圍的皂角樹下,幾名老人 ...

上海出土2000件精品文物 珍貴唐代腰鼓首現

上海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宋健介紹此次考古發現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克倫查看一件早期的景德鎮瓷器2013年剛剛開年,上海考古就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海博物館和青浦博物館等考古工作人員在青浦區青龍鎮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中取得了顯著成果:發現唐宋房屋基址、水井、灰坑、鑄造作坊、磚砌爐灶等建築遺跡,出土銅、鐵、木、陶瓷器等近2000件,發掘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果。青龍鎮是上海地區第一個名鎮,位於青浦區白鶴鎮,建於唐天寶五年(746年)。相傳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曾經在這裡造青龍戰艦,之後大破曹軍於赤壁。到唐代,青龍鎮成為海防要地。由於它位於吳淞江下游的滬瀆口,地理位置 ...

護林員在冰川湖發現19世紀人類骨骼

【環球網綜合報道】羅奧普昆德是一個冰川湖泊,位於海拔5029米的印度北阿坎德邦。每當冰川融化,在水下或是在水面上可以看到數以百計的人類骨骼。據悉,該湖泊於1942年被當地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發現。傳說,有些骨頭從19世紀開始就一直躺在這裡。最初,有假設認為這些遺骸是滲入該地區的日本士兵的,因為當地環境“不歡迎”他們而在此犧牲。正因為如此,“二戰”時英國也曾向這裡派出一支分隊前去察看,看看那些日本人是否發現了敵人的某個秘密通道。然而,經過調查後發現,這些骨骼不可能屬於那些日本兵。羅奧普昆德是一個冰川湖泊,位於海拔5029米的印度北阿坎德邦。每當冰川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