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恐龍如何送秋波:炫耀美麗尾部羽毛

可能不只孔雀喜歡晃動自己美麗的尾巴來吸引異性,最近一項化石研究顯示,一種遠古恐龍也愛這麼干。在求愛期,一種被稱為竊蛋龍的雙足恐龍中的很多物種都喜歡搖動自己的肌肉、羽毛尾巴來獲得異性的關注。原來竊蛋龍不只愛“偷蛋”,也愛“開屏”。人們第一次發現竊蛋龍的化石時,同時發現了一窩恐龍蛋和一只原角龍的化石,考古學家認為它是在偷吃原角龍的蛋,所以把它命名為竊蛋龍,直到上世紀90年代這宗冤案才被洗清,其實這窩恐龍蛋是屬於竊蛋龍的,原角龍只是路過,但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它的名字卻不能改了。研究人員表示,證明它們炫尾求愛最主要的證據是,竊蛋龍短而 ...

成都發掘秦漢時期石獸 外形完整眼鼻不易分辨

1月8日,考古工作人員指揮吊車將石獸吊起“站”穩。 @華西都市報: 在天府廣場這麼寸土寸金,被挖了多次的地盤,居然還能夠發掘出石獸這樣的大家伙。像?豬?獅子?它到底是個啥子喃?! 記者王浩野林建平攝影楊濤 石獸長3米多,重8噸,外形基本完整,眼睛、鼻子不易分辨,像頭沒“角”的犀牛 和石獸一同出土的還有大量陶器、彩色小珠子、刻有文字的瓦當、南朝時期的瓷器 1973年,曾經能夠“重見天日”的石獸因為種種原因被回填 在天府廣場西側,原來鐘樓現在四川大劇院的修建工地中,一尊石獸已在地下埋藏了千年之久。 1973年,曾經能夠“重見天日”的它因為種種原因被回填 ...

最新研究顯示北京猿人穿著獸皮擅長制造矛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一個女性北京猿人頭像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北京猿人”,這一遠古人類祖先,穿著獸皮,甚至也是燧火專家。目前,科學家最新挖掘研究揭曉了這些早期人類的生活狀況,北京猿人生活在75萬至20萬年前。 他們正在研究1923年最初發現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的洞穴,此次挖掘地點位於北京附近的周口店,發現北京猿人遠比之前人們所想像得更加聰明。北京猿人“全副武裝”,身穿用石質工具打磨柔軟的獸皮。他們屬於直立人,能夠制造火苗,使用木制工具,出於某種未知因素在物體上鑽孔。 使用功能強大的顯微鏡,科學家正在檢查北京猿人曾 ...

科學家證實神秘“血手帕”蘸有路易十六血液

179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革命者送上了斷頭台 亨利四世的風干頭顱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兩百多年前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當時一位在場者用手帕蘸著這位死亡國王的血液珍藏起來,但是多年以來,這塊蘸滿血跡的手帕一直是科學家們產生置疑的謎團。目前,科學家通過與路易十六祖輩風干頭顱進行DNA對比,最終證實這些血跡來自於路易十六。 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台,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揭曉這塊據稱蘸有路易十六血液手帕的神秘面紗。 在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的當天,巴黎男子馬克思西米利恩-羅伯斯比爾是圍 ...

秦兵馬俑研究成果獲BBC 2012年重大考古發現

中新網西安1月2日電 (記者 冽瑋)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英國倫敦大學考古學院的合作研究被列入2012年最突出的考古研究成果之一,英國BBC網站在12月26日科技版率先報導。 2006年,在中國國家文物局和陝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英國倫敦大學開始合作研究,合作課題為秦時期手工業生產的標准化和勞動力組織模式研究。 眾所周知,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中出土了上千件兵馬俑和四萬多件青銅兵器,那麼當時在大規模制作和生產這些陶俑和兵器時,采用了什麼樣的生產和加 工技術?工匠又是如何組織和管理的?是不是流水線生產?此研究課題過去 ...

重慶發掘渝東南地區最大石室墓

新華網重慶12月31日電(記者蔣勵 張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彭水縣文物管理所近日對彭水縣山谷公園內的一座大型石室墓進行了聯合發掘,墓地年代可追溯到東漢晚期。這是渝東南地區發現的最大石室墓。這一石室墓的地上封土部分高2.6米,地下墓穴部分通長15.8米,高3.1米,最寬處達2.8米,是渝東南地區發現的最大石室墓,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才能修建完成。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推測,墓主人應有較高身份等級或大量財富。考古專家指出,石室墓的部分墓道由石條砌築而成,墓室後壁的一塊石條上還刻有北鬥七星等星像圖案,這些在重慶漢墓中均屬首次發現。由於 ...

陝西周原遺址考古發現手工業“作坊群”

新華網西安12月31日電(記者馮國)記者從陝西周原遺址考古隊獲悉,考古人員3月份以來對周原遺址唯一一處範圍和墓葬數量清楚的姚家墓地進行了考古勘探和部分發掘,除發現了兩座高等級貴族墓等墓葬之外,還在居址區內發現了制作骨角器、青銅器等手工業“作坊群”,為研究周原遺址“聚邑成都”的社會結構形態提供了重要資料。據了解,這處位於陝西省扶風縣的姚家墓地位於傳統上周原遺址(夏商周中周人的發祥地)的東部邊緣,是周原遺址目前唯一一處墓地範圍和墓葬數量均清楚的墓地。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周原博物館組成考古隊,對其進行考古工作, ...

維多利亞時代怪異發明:狗踩踏板式縫紉機

1882年著作《流行科學娛樂》刊登的一幅圖片,展示了法國商人M-理查德發明的狗動力縫紉機。1882年出版的著作《流行科學娛樂》描述了這種狗動力縫紉機,將其稱之為“一項充分利用動物體重和力量的革命性發明”1882年出版的著作《流行科學娛樂》描述了這種狗動力縫紉機,將其稱之為“一項充分利用動物體重和力量的革命性發明”。科技訊 1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實現機動化和數字化之前,我們一直讓動物幫助我們完成日常工作。雖然馬和牛是最常見的動物助手,但維多利亞時代的一名發明家卻獨辟蹊徑,發明了由狗狗驅動的縫紉機,利用狗狗踩踏板轉動縫紉機的輪子。這位發明家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