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海底地震經常會引發海嘯。 (圖片來源:physorg)
美國和日本科學家近日通過分析采集來的三維地震數據,揭示了太平洋底南海海槽下地殼的結構。這一發現有助於科學家深入了解為什麼地震在海底有些地方會引發大規模海嘯,而在其它地方卻不會。相關論文11月16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志上。
此次研究由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地球學家Nathan Bangs領導完成。研究人員利用搜集的三維地震數據重建了岩石層和沉積物隨時間破裂和漂移的情況,結果發現了兩個會相助產生大規模海嘯的事件。第一,研究人員證實了一個主斷層(major fault)的存在,該主斷層來自一個被認為會釋放 ...
在地震史上,地球的南、北極地區還從未發生過任何級別的地震,這一奇異的地質現像一直是地質學界的一個未解之謎。 美國的科學家經過30多年的觀測研究認為,巨大的冰層是造成南極大陸和北極的格陵蘭島內陸地區沒有發生過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據多年觀測統計,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的冰雪覆蓋面分別達到90%和80%,且冰層厚度大。由於冰層的壓力,其底部幾乎處於“熔融”狀態。同時,由於冰層面積大且份量重,在垂直方向產生強烈的壓縮,而這種冰層形成的巨大壓力,與地層構造的擠壓力達到了平衡,因而不會發生傾斜和彎曲,所以分散和減弱了地殼的形變,因而南北極不可能發生地震。 ...
我們知道,海洋中的鹽分都是彙入大海的江河在漫長的歷史中一點點累積起來的。因此,從海水中的含鹽量可以間接測定海水的年齡,目前科學家們比較認可的海水的年齡約為45億年。人們普遍認為,海底的年齡應該大於45億年才對。可是,科學家們多年來對太平洋深海鑽探取得的岩芯進行年齡測定,至今也未發現過太平洋底有早於1.5億年前的任何樣品。也就是說,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太平洋底的年齡超過了1.5億年。這好像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怎麼會有這種令人費解的情況出現呢?
原來,在海洋的底部,有一條峰巒綿亙的雄偉山脈,它起自北冰洋,穿過冰島,縱貫大西洋,繞過非洲,沿印度洋西 ...
中國科學院院士、冰川學家秦大河10月31日透露,“一號冰川”的消融將對新疆綠洲的氣候產生影響。
秦大河表示,冰川就像大自然的硬盤,記錄著氣候、水文等豐富的環境演變信息。目前,冰川萎縮的主要原因是氣候變暖,冰川周圍及內部溫度不斷提升,形成強烈的消融現像。尤其是近二十年全球溫度急驟升高,致使冰川大面積消融。
“一號冰川”是中國最缺水城市烏魯木齊的重要水源地,該市人均占有淡水量僅四百七十五立方米,“一號冰川”的消融將對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的綠洲產生一定影響。
新疆是中國的三大積雪地區,新疆的冰川占到中國冰川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一號 ...
新華社訊,從黃河河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汛期由於黃河來水偏大,黃河北向自然改道入海,入海口北移2280多米,並在三角洲附近形成了兩個四面環水的小島。
最近,黃河河口管理局和黃河三角洲保護區有關人員在野外調查時發現,黃河在距原入海口約8.7公裡處開始向北偏移,形成新的入海河道。
據了解,由於近幾年黃河持續調水調沙,大量泥沙在河口地區沉積,汛期黃河在泥沙沉積地帶衝出新的河道,隨之形成新的小島。新形成的兩個小島,一個面積為7.3平方公裡,另一個為10.6平方公裡。
專家介紹,上世紀末,由於黃河來水減少甚至頻頻斷流,導致入海沙量大減,黃河三角洲出現蝕退。國家 ...
克盧德火山
印尼火山專家最近警告,種種跡像顯示克盧德火山(Mount Kelud)可能即將爆發。印尼當局上個月已把位於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西南部90公裡的克盧德火山大爆發的警報提高到第二級。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印尼火山與地質災害防災中心主任蘇洛諾13日接受采訪時說:“我擔心克盧德;克盧德已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蘇洛諾說,克盧德的火山地震已經增加到每天多達23次;相比之下,該火山上一次於1990年爆發之前,每天最多只發生15次火山地震。
此外,海拔高達1731公尺的克盧德火山膨脹的情況增加,氣體和化學物質泄出量上升,而火山口湖的溫度也迅速上升,從8月間的32攝氏度,攀 ...
據毛漕采石場負責人余長生介紹,這對形似眼眶的大漏鬥,原來埋藏在地表之下,是他們近日開采石料時發現的。這對漏鬥之口系爆破形成,邊緣裂縫很多,內部口徑至少在30米以上,坑深莫測,他們曾向坑內傾倒泥石近千立方米,仍未探測出坑底的深度。“我們每次投進大石頭,其下墜撞擊坑壁的‘咚咚’之聲,要在兩分鐘後才消失,這說明天坑特別深。”
在利川市謀道鎮東風村毛漕采石場內,一對形似眼眶的喀斯特大漏鬥近日被發現。
背景資料:
“漏鬥”是喀斯特地貌中一種奇特的地質景觀。我國近年來相繼發現多個特大型的漏鬥,僅長江上游就有四川興文縣小岩灣,重慶雲陽龍缸,奉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