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地理訊 4月1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這個月初出現的強太陽風,使大量帶電粒子到達地球大氣層,在加拿大境內和美國北部地區形成璀璨的北極光,下面是4月2日在這些地區拍攝的其中一些照片,它們顯示了極光的壯觀和美麗。1.威斯康星州極光威斯康星州極光威斯康星州的觀天愛好者布萊恩·拉爾梅4月2日夜到室外散步時,他發現北極星附近發出微弱的光。他通過手中的照相機捕捉到彭拜恩上空的彩色極光,這比通常出現北極光的位置更靠南。拉爾梅說:“當我看到這些光柱變得越來越亮,然後像它們出現時一樣慢慢消退時,我感覺無比興奮。”除了威斯康星州和明尼蘇達州等美國 ...
日本媒體6日報道,3月11日大地震導致日本東北部沿海地區許多地方發生地面下沉,沒入水中,面積相當於大半個東京。 工廠碼頭沉入海中 “日本可能變得更狹長,地面下降被水淹沒,地圖可能也要修改。”當天,《朝日新聞》以這樣的標題,報道大地震引發的“領土損失”。報道稱,在受災嚴重的宮城縣志津川港,此前繁華的工廠、碼頭已經完全不見蹤影,惟有一片海水。當地政府稱,地震和海嘯後,志津川港的地面普遍下沉,最多下沉了75 釐米。 據日本國土地理院的調查,此次9級地震和大海嘯,導致日本東北部由北向南、大約443平方公裡的陸地被海水吞沒,總面積超過東京的七成。盡管一些地 ...
31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檢測人員正在駁船上提取海水樣本。(圖片來源:Japan Maritime Self-Defence Force via Reuters) 4月2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並引發海嘯,雙重打擊導致位於東岸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事故。專家們表示,如果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繼續流入海洋,海洋生物的生存將面臨威脅。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過去一周時間裡,研究人員對核電站附近提取的海水樣本進行檢測後發現,包括銫137和碘131在內的放射性同位素濃度升高。
輻射可導致變異
陸地和海洋的所有生物都暴露在天然水平的電離輻射環境下,高頻輻射足以改變DNA。這種 ...
這塊就是采石場挖出的巨石,敲碎的一角露出來,顏色和其他岩石明顯不同。
這塊巨石引發各種猜想,專家稱億萬年前這個采石場周邊就是火山群業界已認定,東陽城下藏有“恐龍王國”,火山石和恐龍蛋屬於同時代產物
昨天上午9點多,東陽讀者張先生致電本報《浙中城事》熱線0579-89111111報料:近日,東陽的一個采石場裡,挖出了一塊很奇特的石頭,石頭很大,而且與周邊其他石頭的材質完全不同。“大家都覺得很好奇,也不知道到底是啥石頭,你們快過來看看吧。”
怪石又重又硬
張先生所說的采石場,位於東陽市白雲街道書院路附近,是一個上千平方米的采石常幾輛工程車正在賣力地鏟 ...
尼拉貢戈火山是地球上最致命的一座火山,但是由於它位於飽受戰火蹂躪的地區,人們對它的研究很少。
攝影師卡斯滕·彼得正在檢測隔熱服,他要借助它靠近熔岩湖。
一名探索隊成員正在火山口變涼的熔岩地面上行走,在熔岩湖發出的光線的映襯下,這片熔岩呈現出可怕的紅色
尼拉貢戈火山的鳥瞰圖,它是位於維龍加國家公園維龍加山脈裡的一座活火山。
3月31日消息,尼拉貢戈火山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一座火山,據科學家說,位於山下的城市戈馬重蹈龐培古城的覆轍是遲早的事。但是由於它坐落在飽受戰亂蹂躪的剛果東部地區,科學家並不了解它的兩個2英裡(3.22公裡)高的大熔岩“爐”, ...
3月3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讓那些嚴重依賴核電的國家重視面臨的地震風險。研究發現,世界上幾個核能大國面臨的地震威脅有很大不同。
1.美國沿海成關注焦點
美國沿海成關注焦點
美國核電年發電量:7987億千瓦時
盡管美國自1979年三哩島核事故發生以來再未建設新的核電站,但它無疑是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生產大國。美國的104座核反應堆生產的電能,比法國和日本的核電總產量還要多。但是由於美國的用電量很大,這些核電站提供的電量僅占美國電能總產量的20%。看一看美國的地震風險圖,難怪在日本大地震後,加利福尼亞州的兩座核電站會成為美國政府 ...
美國地質調查局制作的地震活動圖(1990-2009)
3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的特大地震將不會引發其他地區出現類似的大地震。
在美國加州門羅帕克(Menlo Park),美國聯邦地質調查局(USGS)的地質學家們說:“地震就像是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仙台外海的地震確實會引發一系列的余震。但是根據對過去30年間積累的數據進行考察,可以發現這些余震震級不斷變小,並且發生地點相對靠近主震發生的地域。”
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林晶(Jian Lin,音譯)說:“如果加州發生了大地震,那是因為本來這裡就要發生大地震,而不是日本的大地震觸發了加州的 ...
全國輻射環境自動檢測站空氣吸收計量率
3月28日,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就環境輻射監測情況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環保部門繼3月26、27日在黑龍江省東北部監測點的氣溶膠樣品中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之後,今天又在我國東南沿海江蘇盛上海市、浙江盛安徽盛廣東盛廣西壯族自治區部分地區的監測點氣溶膠樣品中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濃度均在10-4貝克/立方米的量級及以下。結合近年來當地輻射環境監測數據分析,初步確認所檢測到的碘-131來自日本福島核事故。由於檢測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帶來的附加輻射劑量極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