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2100年海平面或將上升1.6米淹沒沿海城市

北極氣候變化包括格陵蘭冰原融化,這會導致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多達1.6米。如果海平面照這種速度繼續上升,從孟加拉國到佛羅裡達州,從倫敦沿海城市到中國上海,全球將有很多沿海地區面臨被水淹沒的威脅。科技訊 5月5日消息,科學家3日晚發出警告說,未來90年海平面將會上升5英尺(1.52米),世界各地的很多沿海城市將會洪水泛濫成災,數百萬人被迫逃離家園。這項最新末日預言是根據對北極氣候變化進行研究得出的,它預測的海平面上升高度是聯合國的正式評估結果的兩倍。這項國際性研究發出警告說,北極目前的升溫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都更快。據總部設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的北極監測和評 ...

詳細3D宇宙圖描繪110億年前星系初生情景

迄今最詳盡的3D宇宙圖景:科學家們對宇宙中一些最明亮的天體進行研究,繪制了這一圖像。紅色顯示光線穿過了較多的氫氣物質,而藍色則顯示相對較少 這樣的研究將有希望幫助科學家們了解宇宙如何膨脹,並可能提供神秘的暗能量的研究線索,暗能量被認為是宇宙膨脹的推手 5月5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們近期通過對宇宙中一些最明亮天體的研究,繪制出了一幅迄今最詳盡的宇宙3D圖景。專家將這一成果比作“透過雲層看月亮”。你本來看不到黑夜空中的雲層,但有了月光的照亮,你便能分辨出這些雲層,並對其進行研究。同樣的,當遙遠的星光穿越廣袤空間抵 ...

探秘冰島火山岩漿房:礦石生鏽呈現怪異紅色

一名科學家下降650英尺(198.12米),進入冰島休眠火山Thrihnukagigur的岩漿房裡。這些科學家認為,他們的研究工作將大大提高他們對火山的了解。這些火山學家正在研究Thrihnukagigur裡的一塊岩石一名科研組成員正在沿著岩漿房的主井下降冰島火山Thrihnukagigur的外部景觀,這掩蓋了它擁有的神秘地下奇景。5月5日消息,最近科學家進入到650英尺(198.12米)深的冰島火山Thrihnukagigur的岩漿房裡,這是有史以來科學家首次進入岩漿房。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美圖片,顯示的是一名探索隊員慢慢下降到這座休眠火山的心髒地帶的畫面。Thrihnukagigur火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因為它隨時都有可能會蘇醒過來,人們認為 ...

美國夏威夷出現雙龍吸水龍卷風罕見奇觀

人們停下車,給高聳入雲的龍卷風拍照,這些巨型水柱從夏威夷的海面上一直延伸到高空的雲團深處。暴風襲擊夏威夷,形成龍卷風,導致電力中斷。它們持續了12分鐘,期間緩慢向西移動,最後消失在海上。旋風在河流、湖泊或者海洋上發生時,就會形成龍卷風。這場龍卷風是由暴風雨引發的,它導致檀香山發出洪水預警。海上龍卷風在佛羅裡達島鏈 (Florida Keys)更常見,這裡每年發生4到500次此類龍卷風。 5月5日消息,上周大自然向人類展示了它發怒時可怕的一面,美國南部地區遭遇龍卷風襲擊,大量市鎮被毀,數百人喪生。3日,夏威夷州檀香山海港出現“雙龍吸水”的罕見景觀。 兩條巨大的水柱 ...

揭開巨型魷魚死亡之謎:海洋噪音污染損害平衡

2003年,西班牙阿斯圖裡亞斯,工作人員用擔架搬運一具雌性巨型魷魚屍體。(圖片來源:Fernando Camino, Cover/Getty Images)環球地理訊 5月5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在大約10年前於西班牙沿岸發現巨型魷魚屍體時,科學家便懷疑來自船只的強大聲脈衝將這種動物推向死亡。現在,他們發現了相關證據,證明這一推測。根據一項新研究,人類活動產生的低頻聲波不僅影響鯨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同時也會影響魷魚以及其他頭足類動物。長久以來,科學家便認為包括鯨魚在內的海洋哺乳動物容易遭受聲脈衝影響。揭開巨魷死亡之謎?研究領導人、巴塞羅納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海洋聲學家米切爾· ...

美國一個月300次龍卷風打破歷史紀錄

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外烏雲密布。 深圳特區報訊 據報道,美國氣像部門指出,從22日開始,美國各地已經出現300次龍卷風,打破美國史上一個月內的龍卷風數量最多紀錄。 報道稱,美國全國上一次發生龍卷風最多的月份,是1974年4月,總數是267次。有網友對龍卷風不斷議論紛紛,並憂心忡忡。有氣像學家也表示,這個現像確實不尋常,但目前也說不上與什麼異常現像有關系。(綜合) ...

四個新崛起近海石油鑽探區:北極蘊藏大量石油

環球地理訊 4月2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海洋深處隱藏著大量不為人知的寶藏,下面是4個深海油田,其中包括北極波弗特海的近海油田和巴西盧拉油田。1.融化的北極冰下蘊藏著大量石油融化的北極冰下蘊藏著大量石油阿拉斯加州波弗特海的海面上漂浮著大量冰,下面蘊藏著豐富石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北極的石油總量占世界上還未發現的石油總量的13%,通過現有技術在北極大約能開采900億桶石油。但是在這種極端環境下,還不清楚傳統石油開采方法是否管用,還需要進行檢測。科學家認為,北極大部分還未發現的石油位於深不超過1640英尺(500米)的近海區域,它們是世界上最偏遠 ...

美地質學家:地球迎來第二次“巨震時代”

全球迎來了巨震時代? 美國地震學會(SSA)的於14日舉辦年度會議,當中有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表示,自1900年後,我們正經歷第二次的“巨震時代”,此說在學界引起相當大的爭議。 2004年,蘇門答腊發生規模9.1的巨震,隔年緊接發生一個規模8.6的地震,智利則在2010年發生規模8.8的地震,日本則在今年3月11日發生9.0的強震,也就是說,在過去的7年間,已出現4個超過規模8.6的大地震,而距離上次出現如此頻繁的大地震已有將近50年。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布菲以及柏金斯表示,蘇門答腊,智利以及日本接連出現的大地震絕非尋常,事實上早在2005年,他們就曾在論文中提及1952年至1964年間所密集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