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民小巷裡的宮廷小食

遊記

導讀口感細滑的宮廷奶酪 極受歡迎的南鑼鼓巷奶酪店 小食雖然不能令你覺得飽滿,卻比正餐牽引著你的味蕾,更容易勾起兒時回憶。看一個地方的小食,就等於看出當地的歷史文化及風土人情。 走進南鑼鼓巷,兩旁斑駁的古老磚牆,彌漫著一陣古雅的氣息。仿照老北京紅門牌匾的門窗,上面刻著秀麗的“奶酪店”,沒有花巧堂皇的裝飾,在花多眼亂的古典建築群裡,走過了� ...




口感細滑的宮廷奶酪


極受歡迎的南鑼鼓巷奶酪店
小食雖然不能令你覺得飽滿,卻比正餐牽引著你的味蕾,更容易勾起兒時回憶。看一個地方的小食,就等於看出當地的歷史文化及風土人情。

走進南鑼鼓巷,兩旁斑駁的古老磚牆,彌漫著一陣古雅的氣息。仿照老北京紅門牌匾的門窗,上面刻著秀麗的“奶酪店”,沒有花巧堂皇的裝飾,在花多眼亂的古典建築群裡,走過了也不足為奇,但擠擁在門前的人群正正提示你有必要駐足停留,否則枉來南鑼鼓巷。

跨過門坎,店內裝修十分簡樸——小小的兩個冷凍櫃,兩張傳統中國茶店的木桌子及木板凳。老板娘從冷凍櫃中拿出一碗奶酪,微笑地遞上小鐵匙。晶瑩 剔透的奶酪配上清白瓷碗,更顯得宮廷奶酪的高雅樸實,加上幾粒瓜子仁、葡萄干和金糕屑,成了妙絕的點綴,滑嫩之余更多了咀嚼的層次感。

奶酪用大量的牛奶,加入特制米酒酵制而成,再冰凍數小時便可食用。入口奶味濃郁、香甜醇厚,牛奶的香純與米酒的濃郁交錯地徘徊在舌尖上,不花數秒,奶酪已完全融化,細膩滑嫩,加上冰鎮效果,整個人也頓感清新,確是炎熱消暑的佳品。

以奶味獨特、口感細滑、色澤光亮、潔白如脂為賣點的宮廷奶酪,相傳是在清光緒14年,奶酪魏第一代傳人魏鴻臣從一位在御膳房做事的朋友那學會了 宮裡做甜奶酪的手藝。在民間推廣後,魏鴻臣的奶酪贏得了顧客的一片贊譽,人送美名“奶酪魏”。而奶酪真正的起源地為內蒙古,清代時,蒙古族的飲食文化開始 傳入紫禁城,但也只限於宮廷內享用,後來才成了民間甜點。

老板娘說,老北京的奶酪比較濃味和稠身,南方人可能會吃不慣,而該店的奶酪酸味較淡,更適合初嘗者。北京奶酪,較香港一般的奶品更濃郁而細滑,但點點米酒的純香中和了牛奶的甜膩,比香港類似的牛奶布甸或燉奶更有層次,吃起來特別清新香濃。

另外,相比西方的奶酪,北京奶酪較健康,主要材料為鮮奶、白砂糖及米酒,不加防腐劑及添加劑,必須每天新鮮制造,工序繁復,難以保存。北京的奶酪專 門店不多,而且奶酪每天售完即止,吸引不少當地居民及游客慕名而來。不少旅客會因遲來空“口”而回,要吃宮廷奶酪也要早點安排時間。

離開時,一名剛放學的小朋友跟著母親興奮地來到奶酪店前,個子矮小的他,端起腳尖把10元錢放到冷凍櫃上給老板娘,大叫一聲:“奶酪1等待老 板娘拿出冰凍雪白的宮廷奶酪後,小朋友露出一臉滿足的笑容,拖著母親的手回到胡同裡。感受民間小食的確要走出旅游區,才能吃出當中的古老味兒。

只要有心的話,老北京的小食並不難找,除了老北京的宮廷小食,更有不少外地傳入的食品,例如:土耳其烤肉餅、日式章魚小丸子,甚至香港的撒尿牛丸、咖哩魚蛋也有。但大部分外來小食只限於在王府井和東華門等旅游區的游客小食街。

當地人大多對外來小食興趣不大,而且在旅游區,小食的味道都已經因應旅客的口味改變了。要吃正宗北京味的小吃真的要花花心機,走到橫街窄巷,一嘗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味。


精選文章: 遊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