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

地理雜談

導讀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中文名稱:龍門石窟 英文名稱:Longmen Grottoes 龍門石窟於2000年11月30日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入訊世界遺產名錄》。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洛陽 ...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中文名稱:龍門石窟
英文名稱:Longmen Grottoes

龍門石窟於2000年11月30日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入訊世界遺產名錄》。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5公裡處,龍門峽谷東西兩崖的峭壁間。這裡香山(東)與龍門山(西)對峙,伊水於山間北流,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厥,史稱“伊厥”。 隋朝建都洛陽後,因宮城門面對“伊厥”而始稱“龍門”。龍門石窟就密布在伊水兩岸長達1公裡的兩山崖壁上。據龍門石窟研究院統計:龍門石窟現存2100多個窟中,有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余塊,佛塔40余座,造像10萬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龍門石窟同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其佛像雕刻群體美輪美奐,巧奪天工,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精湛的技藝。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公元495年),嗣後歷經西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在這裡形成了南北長達一公裡、具有兩千余座窟龕和十萬余尊造像的石窟遺存。在這歷時500余年的營造過程中,包含著北魏和盛唐這兩個造像的高潮階段。至今,保存在伊闕兩山的這些數以千計的像龕,絕大多數都是這兩個時期所營造的。其中北魏石窟占30%,唐代約占60%,其他時期窟龕約占10%。北魏時期的大型洞窟,主要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火燒洞、魏字洞、石窟寺及普泰洞、路洞等等。而唐代的主要洞窟有奉先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潛溪寺、敬善寺、萬佛洞、雙窯、惠簡洞、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看經寺、唐字洞、極南洞、淨土堂和麻崖三佛龕等等。

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等最有代表價值。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一個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經50多年的營造,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這些石刻作品代表著石窟藝術流入洛陽以後最早出現的一種犍陀羅佛教美術風格,因此,他們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彙融合的珍貴記錄。除此以外,這裡還有豐富的造像題記,為人稱道的“龍門二十品”,有十九品都集中在這裡。賓陽洞於公元500年魏宣武帝時開始開鑿,前後用了24年才完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高鼻大眼、體態端祥,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傑作。這些石窟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佞佛的歷史情態。

唐代石窟中,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大多數,這與她長期身居洛陽有關。歷時四年時間修建的奉先寺,其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堪稱第一。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盧舍那像龕一組尺度宏偉的藝術群雕最為著名。盧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為龍門石窟中的最大佛像。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頭部稍低,姿態可人,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整個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盧舍那大佛側旁還有其弟子阿難、迦葉、脅侍菩薩和力士、天王的雕像。這樣的一組雕像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了一個藝術整體,完美地烘托了佛教氣氛。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龍門石窟藝術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特別是雕刻、繪畫、書法、建築、服飾、樂舞、圖案紋樣以及時代社會風尚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珍貴資料。

遺產價值

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1點中對於文化遺產的說明:“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龍門石窟是一項偉大的雕塑傑作,其無論在歷史方面,宗教方面,還是在雕刻藝術方面,都具有豐富的獨創性和鮮明的典型性,因此符合文化遺產的定義。

龍門石窟不僅集中反映了我國北魏、唐代時期佛教的興盛情況,而且其雕刻工藝精湛,內容題材豐富,反應了自雲岡石窟以來我國雕刻造像技藝的變化情況。在它之前的石窟藝術均較多地保留了犍陀羅藝術的成分,而龍門石窟則遠承印度石窟藝術,近繼雲岡石窟風範,與魏晉洛陽和南朝先進深厚的漢族歷史文化相融合開鑿而成,堪稱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裡程碑”。龍門石窟由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營造,他們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條件,所主持開鑿的石窟規模龐大,富麗堂皇,彙集了當時石窟藝術的精華,因而龍門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龍門石窟的興衰,不僅反映了中國5至10世紀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變化,同時從某些側面也反映出中國歷史上政治動向和社會經濟態勢的發展,它的意義是其它石窟所無法比擬的。故龍門石窟符合文化遺產的真實性要求。另外,龍門石窟不僅包括了北魏、唐代時期塑造的佛像群體,體現了其自身結構的完整性,而且還能與所在周邊環境很好地融合,絲毫不顯得呆板。1500多年來,龍門石窟雖個別窟龕局部有圍岩崩塌,窟內壁面剝落、少數石刻藝術品被石灰岩凝漿覆蓋、少量文物近代被盜、局部石刻品受風化剝蝕脫落外,大部分窟龕造像及裝飾藝術等保存尚好,基本還保持著原來的規模和風格面貌,是中國眾多佛教石窟群中保存較完好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因此龍門石窟符合自然遺產的完整性要求。綜上所述,龍門石窟造像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存,它不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南北朝、隋唐時期皇家對於佛教的信仰狀況,有助於我國古代佛教史的研究,還體現出當時的手工勞動者精湛的雕刻工藝和無與倫比的審美觀,因此是一筆豐厚的文化寶藏,無愧於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


精選文章: 地理雜談

評論